APP下载

《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1-07-31张素君

现代交际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思政目标

张素君

(许昌学院商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从中共中央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开始,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讲话[2],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的目标及根本任务。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现状透视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第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关键环节,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和根本任务的直接体现;第二,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路径。通过课程思政,切实有力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优秀传统文化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第三,课程思政建设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的有力推动。探寻并体认课程思政之美,创新教学方法体系及教学评估体系,进一步协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及专业思政等多元化元素,实现思政教育入脑入行目标;第四,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二)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区别与分野标准需要进一步厘清;第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及学科体系未进行充分协调衔接,缺乏充分耦合,其“交汇”性及协同性有待提高;第三,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功能难以测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多停留于表层,思政教学成效测评机制不完善;第四,思政教育的育人属性与政治属性界定不清,缺乏双向互动性实践。

(三)影响高校课程思政有效开展的因素

第一,高校课程思政缺乏嵌入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深层次建构。第二,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党中央已经明确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学校层面、部分教师及学生思想深处仍存在轻视课程思政的错误认识。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课程思政改革多停留于表层,理论知识讲授不够接地气——与社会现象及时政热点结合不到位。第四,大数据、信息技术、新媒体与教学的融合不及时,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手段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对接。第五,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效度不高。目前,高校课程思政效果检测缺少多元化评价机制,思政理论知识入脑入行的效果缺乏深耕。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及内容重点

许昌学院的定位是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以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适应地方发展需求,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坚持立德树人,本课程实现如下目标: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1.本课程的专业目标

(1)系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培养能力。了解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为从事相关研究打下基础;具有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组织行为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结合实践解决管理中涉及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各种问题,在实现组织目标中,成为优秀的员工和合格的管理者;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不断尝试理论或实践创新。

2.本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价值引领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能够自我感悟,在此基础上对本课程融入的思政元素和内容能自然接受,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从而坚定学生的理想信,润物细无声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挖掘本课程中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思政元素;在本课程中嵌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内容;将《组织行为学》课程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专业知识向人文素质培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多维度延伸;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之中。

三、《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是本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挖掘思政元素。《组织行为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内容中本身就蕴含着思政育人素材,探究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是本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第二,嵌入思政元素。通过信息媒介、参观体验、课堂讨论、考核方式等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手段,在教学中融合嵌入思政元素。第三,测评预期思政教学成效。设置本课程育人目标具体成效的测评机制,力争育人目标具有可观察性、可评估性、让学生有获得感。

依据上述课程思政改革的三个方面的核心要素,《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见表1。

表1 《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新增思政改革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在组织行为学的导论中新增个人和集体、组织的关系。第二,在个体行为章节新增每种性格类型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四种气质类型的人相处以及如何塑造自己的气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三观和心理去认知和看待自己的需要;让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澄清和排序,知道如何取舍;让学生学会负面情绪的疏导。第三,在激励行为章节新增通过激励理论的运用,提高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对社会、国家意义的思考。第四,在群体行为章节新增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五,在群体行为章节新增团队精神,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认知与培养。第六,在领导行为理论中新增中国人的领导智慧,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工商管理的专业精神和领导艺术。

四、结语

坚持思想性教材的教学要求,紧扣思想者工作者的培养目标,启迪大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笃定凿实大学生未来家国情怀的人生境界。《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必然进一步点燃大学生崇高人生境界之魂。

猜你喜欢

组织行为学思政目标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