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T理论的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组织探析
2021-07-31陈曼倩
田 野 陈曼倩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校国际化办学的不断深入,与“走出去”企业深入合作的高职院校招收国际学生开展技术技能培养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通过语言学习、文化交流与技能培养,为企业培养本土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而促进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输出,已经成为高职国际办学的重要方向,也对作为“语言先行”的国际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汉语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国际学生文化背景不同,对中国文化、汉语的认知理解不同,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会经历与跨文化适应中克服文化休克的相似过程,即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蜜月期”(对汉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危机期”(语言学习出现困难,产生抵触情绪,学习速度放缓)、“恢复期”(对语言习得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克服困难,尝试改变和适应)和“适应期”(接受并适应新的文化环境,语言学习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处于“危机期”的国际学生存在“学不会”“反复错”“用不准”等学习问题,在语言接受、理解和应用方面出现停滞、倒退、厌学的现象,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班级学生语言能力分化。这一方面由于国际学生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在汉语词语运用、语句结构表达等方面存在学习认知难点;另一方面,教师偏向于认可高职层次国际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设计上更多关注知识的含量和语言应用的“速成”,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接纳、加工、吸收过程,导致学习疑难的累加,形成发展阻碍。
上述教学难点体现了二语习得中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外在因素主要指二语习得的环境、母语的迁移作用、语言的输入形式等;内在因素主要指学习者因素,即学习者的年龄、性格、性别、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因素。[1]用二语习得理论分析、解决国际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难点,认知规律,制定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结合教学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是化解学生畏难心理、打破学习壁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
二、ET 理论的教学实施过程
ET理论,即精细加工理论,基于认知心理学,强调了学习过程从建立整体概念框架到建构内容知识的序列化设计。该理论围绕“一二四七”框架(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个策略”),主张通过教学目标和组织策略的分析,精细加工教学内容,将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相关联,实施递增细化的教学,直到达到预期目标。
(一)ET理论的目标确立与过程设计
ET理论的核心目标是依照认知学习理论最合理而有效组织教学内容。这一目标通过两个设计过程来实现:一是“概要”设计,二是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概要,即教学目标,是在整体学习目标内容中选取的最基础、最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或者学习任务,可以是概念性内容(说明“是什么”)、过程性内容(说明“如何做”)或原理性内容(说明“为什么”)。[2]“概要”设计就是明确学习任务、确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加工,对选择的“概要”进行逐级、逐层的关联扩充,每一个等级的精细加工都是对前一级呈现内容的深入与扩展,形成网状知识链条,使教学内容越来越具体、深入、细致、完善,以达到教学目标。
精细加工理论中关于目标确立和教学内容细化的要求对国际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高职国际学生的汉语教学多以主题(话题)为学习单元,单元内容相对独立。教师在教学中以单元内容设立教学目标,虽突出了主要学习任务和知识点,但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缺少相关联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横向间缺少精细化的关联分析,造成学生对于汉语语言知识的内在联系及知识构架认识不清;而教学目标与内容在纵向上没有进行有效的细化延展,很多语言要素知识只是在涉及时“点到为止”,没有建立新、旧知识的接点,知识层级间出现断层,使学生在进行意义建构时发生混淆,不利于学生获取新的知识。
由此,关注教学目标间的关系,围绕目标,精细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帮助学生搭建语言知识关系框架,在精细加工过程中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内化新知识,有助于学生理清汉语的语言使用规则,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和认知加工能力,降低母语负迁移影响和汉语习得的感知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二)ET理论的教学环节设计与策略
为了保证精细加工过程的一致性和系统性,ET理论提出了选择(selection)、定序(sequencing)、综合(synthesizing)、总结(summarizing)四个教学设计环节。选择是指确定教学目标,并对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案例进行筛选,从而为“概要”设计和精细化设计做准备。定序强调了教学内容按照合理的次序(如“从一般到特殊”“从易到难”等)来组织和安排。次序的设定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考虑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以提高学生对目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综合是指确定、呈现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梳理学习目标与课程总体结构的关系,构建课程整体知识脉络。总结是对学习内容的回顾和整理,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是对整个单元内容加以总结,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为知识的迁移和新旧知识的关联打下基础。
ET理论的四个教学环节涵盖了课程教学里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安排,强调了知识的输入存在先后顺序,知识的输出以从点到面的大量积累为前提,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是帮助学生扩展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汉语教学中,对“非汉字圈”的初学者而言,由于没能建立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语言系统框架,学生在汉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对关键知识的认知不足,词语运用、句法结构是语言学习存在的普遍难题。选择、定序、综合、总结教学环节,从汉语初级教学开始,建立字、词、句、意的内在联系,拆分难点,细化每个知识点的关联用法,帮助学生分辨词义,总结句子结构,加强语用理解,对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兴趣、改善汉语教学质量有一定实践意义。
在设计宏观教学组织的过程中,ET理论融合了七种策略:整门课程的顺序细化、每堂课的内容设计确定、综合、总结、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建立、学习动机与认知策略激发、学习者自我控制。策略与教学环节设计相互融合,使教学过程呈现以下特点:
1.教学设计突出精细化加工
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逐层细化学习内容,将复杂知识剥离为多个关联的知识点并整合和序化,形成系统、连贯的学习内容,降低学习难度。多个细化知识指向同一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整体认识。
2.教学过程突出新旧知识的衔接
精细加工是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的过程。通过知识间的网络连接建立学习的思维图谱,在旧知识基础上进行延展,学生在知识的复现中探索、思考新的知识,有效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学习过程激发学生个体潜能
精细化加工的基础是认知储备,在以往学习经验、理解和认知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信息联系,激发新的学习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知识重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自我调控,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的组织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组织管理的作用。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内容、活动的教学设计,组织和监控课堂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一)定位教学目标
在每堂课课前,教师确定好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根本指向。依据ET理论,将学习难点进行拆分,细化目标,形成若干个子目标融入课堂教学中,形成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例如,在初级汉语教学中以“购物”为主题的教学单元,教学目标围绕商品价格询问展开,涉及量词、数字描述、疑问句用法等知识点。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进行精细划分,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基础,设计教学活动。
表1 教学目标内容划分表
教师准备教学时,应充分关联所授内容的延展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教学目标的扩充,也是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创建学习挑战、激发学生兴趣的储备元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递进层级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检测,促进更高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组织课堂教学
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围绕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师生关系来确保各教学环节任务的顺利实施。基于精细加工理论,教学活动的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先导,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知识的应用实践中内化学习重点,提高教学的质量。仍以“购物”教学单元为例,结合教学目标,组织多样课堂活动。
1.课前预留学习任务
学过的量词有哪些?用这些量词说说你的房间里都有什么,以任务的方式回顾已学知识,搭建与新知识衔接的桥梁,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畏难感,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2.分享作业导入新课
请学生分享课前任务完成结果进行学前热身,并通过学生的举例扩展当堂课要学习的新量词和新词语,导入新课重点知识内容“多少钱一斤”。国际学生在汉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具有较高的表达与参与热情(即处于语言学习的“蜜月期”),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启发引导、设置问题、下发任务等方式,激发、鼓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建立师生间良好的关系,制定学习的要求,帮助学生适应跨文化行为规范和纪律,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
3.模仿与创造
将询问商品价格的句型进行讲解,并进行词语替换练习(低难度)。以图片展示,变化商品类别,鼓励学生通过模仿替换,掌握不同量词、商品的价格询问表达,并用数字做回答(中难度)。学生较熟练掌握句式后,创设购物情景,学生两人一组表演询问价格和回答练习(高难度)。在表演过程中,针对报价高的商品,抛出问题“太贵了,能便宜点儿吗”,引出扩展学习内容“砍价”(进阶难度)。在不同环节的活动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习接受程度分配不同的参与任务,变化练习的形式(如看视频回答问题、模拟表演、配音等),关注知识的复现和启发引导,结合生活常用语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学习目标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模仿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运用视觉、听觉手段鼓励学生模仿、应用,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进行语言再创造,逐步体会汉语表达的规则,加深语用理解。
(三)课堂教学反馈与评价
教师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准确反馈学生的表现,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3]在教学组织中,教师要营造尊重、理解、包容、合作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参与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听取学生的独特创新思维意见,解答学生疑问,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增强学习自信。[4]评价、反馈的形式不拘泥于口头评价,可以通过书面评价(便签、微信)、图表评价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建立反馈沟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