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争鸣,驳论争锋
2021-07-30杨群
杨群
摘 要:思考与辨析,可以让学生抓住事物本质,对复杂关系问题做出客观的推理、辩证、分析和判断。文章立足于思辨性和深度学习理念,从学生思维品质与核心能力的发展角度入手,提出了《道德与法治》融合“思”“辩”的深度教学路径,以期通过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和辨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解释、论证中,掌握丰富的知识技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以理解、领悟为目标,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主动衔接已有知识经验,批判性地探究知识要点。为了培养学生客观、缜密、全面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围绕学科特点,融入“思”“辨”两个核心要素,引导学生在多样、深刻的学习体验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细致谨慎的推理、分析和论证,让学生在内省、反思与建构中,能够基于自身的逻辑性推理和判断,透过事物复杂的表面现象,辨别是非善恶,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获得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发展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一、寻求解决方案,深层理解推导
《道德与法治》作为培养学生德性品质、法治观念、科学精神的价值观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逻辑性、思想性和人文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思维习性,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穿过事物表面,从本质规律入手展开深入探索。
例如,教学《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什么是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广泛应用的原因”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塑料制品的性能,认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巨大破坏。“思辨”核心在于探索、质疑、反思和论证,解释问题不能浮于表面,教师巧妙设置话题,如“怎样让塑料从生活中消失”“学校、家庭如果没有塑料制品会怎么样?”启发学生结合真实经验,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探索“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问题:“你能为减少白色污染做出怎样的贡献?”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自主制定“污染减速方案”,促使学生在层层递进问题探索中,找到切实降低污染的有效方法,形成深刻的环保印象,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二、主题情境探究,条理分析判断
思辨的基础是正反,是矛盾,课堂中有辩证,有思想,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才能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机融合情感态度,把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将学生置于真实、有意义的探究情境中,引导学生在现象和本质的整体反思、探究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例如,教学《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时,教师为学生展示“行人闯红灯”“有序的交通”“安静的图书馆”等具有鲜明对比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在从交通、社区、商场、公园等特定的情境中,比较、讨论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教师:“设想一下社会生活没有了秩序,会出现什么后果?”“安静的图书馆吵吵闹闹会怎么样?”让思想道德观念进入精神世界,推动学生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去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不文明的行为?”“怎样保持舒适文明的公共生活?”“你可以列举出遵守公共秩序的清单吗?”组织学生反思、分享生活经历,以“文明行为践行者”的身份,将知识转变为素养,树立遵守社会公德,共建美好家园的理想信念。
三、呈现真实案例,逻辑推理验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呈现一则真实报道或案例材料,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从逻辑层面找到问题隐含因素,让学生在整体性、逻辑性的案例推理分析中,将各种因素与自己的经验、知识融合,拓展思维广度和深度,抓住事物现象内在本质规律。
例如,教学《应对自然灾害》时,教师向学生提供泥石流、滑坡、洪涝、旱灾、病虫害等对我国影响最广的案例材料并问:“哪些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比较大?”“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有哪些?”为学生建立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引导他们在一连串的问题推理中,分清生活与事物之间的相关联系,学会应对自然灾害措施,树立用行动保护地球、预防自然灾害的环保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思辨是学生对原因推理、分析、判断的思维活动,如果仅从生活经验、认知层面展开思考,学生只会形成浅显的认识,难以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融合行动能力、逻辑推理、知识认知,引导学生在自然灾害案例材料的调查、搜集中,不断衔接整合经验,扩大认识,从气候、土壤、地形、河流、植被、废水、废气、滥砍、滥伐、乱扔垃圾等角度,了解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并由此归纳得出问题结论,树立减灾、防灾意识,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四、聚焦时事评论,增强法律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组织一场关于社会热点的辩论,让学生在热情、激烈的观点碰撞中,论证、检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手机的作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结合学习要点,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论据,丰富知识储备。
例如,教学《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时,教师组织开展“面对校园欺凌是否应该反抗”的辩论会,在学生进行充分辩论之后,教师参与其中进行互动,总结最后的辩论结果。甲方:“面对欺凌,要勇敢反抗,向校园欺凌说不!”乙方:“不应该反抗,要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甲乙双方经历了一番唇枪舌剑后,共同陈述观点,归纳、总结经验,深刻认识了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
五、情感角色互动,质疑反思评价
教师要以事实为依据,注重互动、体验的思辨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感性经验,主动参与课堂探究,联系理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辨”是学生对已有观点、信念再反思、再判断的过程,它质问已有的知识和决策,强调学生再次经历逻辑和辩证,探寻公正、合理的决定。
例如,教学《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时,教师将教学内容剧情化,指导学生组成“浪费现象调查小组”,分别扮演群众、调查员、记者等不同角色,通过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法调查身边“潜伏”的各种浪费现象。教师设计调查问题:“我们看到有哪些浪费现象?”“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怎样减少这些浪费,说出我们的建议。”引导学生从水、电、气、饮食、衣物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认识与观点,正确认识浪费,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教师:“请设计一幅宣传标语,把你关于勤俭节约的观点传达给大家。”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操作性、实践性角色活动中,相互传递信息,主动联系理论知识,反思、分析、质疑,将思想认识转化为文明行为与道德素养。
总之,《道德与法治》包含着道德、法律、心理、国情等多领域知识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创设多元、思辨的学习话题,引导学生在深入参与、体验和反思中,对复杂问题进行讨论和辨析,主动建构思想道德认识。深度学习是学生基于内部动机的参与性、主动性学习,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情境素材,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热烈、积极、活跃、深刻的思考体验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具备高尚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希杰.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J].环球慈善,2020(1):1.
[2]程顺义.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222.
[3]路云.基于學科思维能力下的思辨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4(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