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低位小切口手术与经胸乳传统手术患者的预后分析

2021-07-30杨飞凤陈鑫吴书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低位复发率切口

杨飞凤 陈鑫 吴书琴

甲状腺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以颈部变粗、肿块为主,且甲状腺质地坚硬、表层不平,患者常出现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吐障碍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疼痛等不良情况[1,2]。该病还会影响呼吸系统和肝肾功能,颈静脉受压时面部会出现水肿,继而影响面容外观[3]。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明显提升,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之增多。经胸乳传统手术因存在切口大、瘢痕明显、并发症多等缺点,导致患者接受度差,临床应用受限[4]。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医学的发展,甲状腺低位小切口手术在临床中获得了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对手术部分美观的要求,且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5]。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甲状腺低位小切口手术与经胸乳传统手术患者的预后情况,就本院9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 2019年9月住院治疗的9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45例。A组男18例,女27例;年龄32~68 岁,平均年龄(48.62±6.4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2.90±1.71)年;病灶直径2~ 5 cm,平均病灶直径(3.02±0.67)cm;疾病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37例,甲状腺腺瘤8例;病灶部位:左侧25例,右侧17例,双侧3例。B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32~67 岁,平均年龄(48.60±6.14)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2.93±1.70)年;病灶直径2~5 cm,平均病灶直径(3.05±0.66)cm;疾病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甲状腺腺瘤9例;病灶部位:左侧24例,右侧18例,双侧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历完整;②经 颈部CT 检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满足甲状腺疾病诊断规定;③符合手术指标,SAS 分级为Ⅰ~Ⅱ级;④自愿签写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甲状腺手术史;②血 液传染性疾病;③全身免疫性疾病;④主要器官的严重疾病;⑤凝血功能障碍;⑥精神疾病;⑦妊娠、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A组行经胸乳传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于胸骨切迹上方作一个8 cm 左右的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分离颈部皮瓣与肌群,有效暴露甲状腺,切除病灶;冲洗术区,有效止血;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术后常规予以抗感染治疗。

B组行甲状腺低位小切口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取头高脚低位;于颈部前方作一个3 cm 左右的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置入鼻腔镜,分离气管、喉返神经等;结扎并切断甲状腺临近区域的血管,有效暴露甲状腺;切除病灶,撤出鼻腔镜;冲洗术区,有效止血;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术后常规予以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美观度、复发率以及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炎性因子。①手术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②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术前1 d 与术后1 d 晨起运用肝素抗凝试管空腹采集肘静脉血3 ml,于4℃下运用沉淀器以3000 r/min 的速率进行离心处理,10 min后取出,置于-80℃冰箱中储存,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③炎性因子指标包括C 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术前1 d 与术后1 d 晨起运用肝素抗凝试管空腹采集肘静脉血3 ml,于4℃下运用沉淀器以3000 r/min 的速率进行离心处理,10 min 后取出,置于-80℃冰箱中储存,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C 反应蛋白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检测。④并发症:咽部不适、颈前疼痛、暂时性声嘶、切口感染、术后出血。⑤切口美观度:运用VSS 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瘢痕颜色、厚度、柔软度、不适感、规则等,满分14 分,得分越高提示瘢痕外观越差,即切口美观度越好。⑥复发率:随访1年,记录复发例数,计算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B组的切口长度(2.76± 0.21)cm小于A组的(7.43±0.65)cm、术中出血量(25.12±4.34)ml 少于A组的(37.03±5.59)ml、住院时间(5.13±1.75)d 短于A组的(7.60±2.28)d,手术时间(73.17±8.43)min 长于A组的(57.56±6.70)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注:与A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术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75.38±6.90)×103U/L高于A组的(70.54±7.42)×103U/L,丙二醛(3.57±0.83)μmol/L低于A组的(5.01±1.06)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注:与A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C 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C反应蛋白(15.67±4.76)mg/L、白介素-6(6.03±0.98)ng/L、肿瘤坏死因子-α(11.76±1.05)ng/L均低于A组的(20.34±5.23)mg/L、(7.76±0.96)ng/L、(14.04±1.25)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A组比较,a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A组的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n(%)]

2.5 两组的切口美观度比较 B组患者VSS 评分(2.35±0.65)分低于A组的(4.17±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65,P=0.000<0.05)。

2.6 两组复发率比较 A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9.52%,B组0例复发,复发率为0,B组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6,P=0.041<0.05)。

3 讨论

甲状腺临近区域的解剖结构复杂,气管、食管、迷走神经、喉返神经等环绕,导致术中的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对相关解剖结构的保护成为手术操作的重点与难点[6]。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效果确切,目前临床常用的术式较多,包括经胸乳传统手术、低位小切口手术、腔镜下超声刀微创手术等。经胸乳传统手术经胸乳入路,颈部不作切口,能够达到颈部无瘢痕的目的,满足了患者对美容效果的要求,但术后患者常有胸前紧迫感,且这种症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7,8]。甲状腺低位小切口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微、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势[9]。临床实践表明,该术式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复发率[10]。不足的是,低位小切口手术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学习曲线长,需要经过严格培训与刻苦练习方能掌握。

本研究对比甲状腺低位小切口手术与经胸乳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B组的切口长度小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是评价机体应激反应的相关指标,本研究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均较术前有所变化,但B组的变化幅度小于A组,提示B组患者的应激反应较A组轻微,由此证实,甲状腺低位小切口手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小于经胸乳传统手术。机体应激反应同时也会引起炎症反应,促使机体释放炎性因子,导致炎性因子水平上升。另外,C 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作为临床评价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本研究对比发现,术后,B组C 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组患者的炎症反应较A组轻微。并发症对比结果显示,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甲状腺低位小切口手术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切口美观度评价发现,B组患者VSS 评分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组患者的切口美观度优于A组,分析原因,与小切口引起的伤口疤痕较小有直接关系。随访1年的复发率对比显示,A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9.52%,B组0例复发,复发率为0,B组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甲状腺低位小切口手术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甲状腺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效果优于经胸乳传统手术,具有切口长度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口美观度高等优势,且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随访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低位复发率切口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