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认同: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催化剂*

2021-07-30王军旗徐亮

观察与思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个体空间情感

王军旗 徐亮

提要:情感认同是以认知认同为前提、主观上乐于接受思想的传导并积极地进行转化、从而在个体内心深处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它充分实现肯定情感和主动选择的统一、稳定情感和自觉选择的统一、坚定情感和必然选择的统一。微空间情感认同的流变性、层次性和效能性,使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他者存在、自我呈现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极大地影响认同的深度和广度。要积极适应微空间场域为情感认同带来的变化,通过提升归属感、增强幸福感、引发共鸣感等路径,加大正向情感因素的价值研究,注重关照现实群体的切身利益,实现网上网下交流互动,从而推动情感认同的进一步提升,实现从内化于心的情感向外化于行的行动的价值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既要体现高度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又要有坚决的维护定力和能力。”①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9 年第21 期。情感认同是以认知认同为前提、主观上乐于接受思想的传导并积极地进行转化、从而在个体内心深处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它充分实现肯定情感和主动选择的统一、稳定情感和自觉选择的统一、坚定情感和必然选择的统一。意识形态在微空间传播时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更有利于个体产生思想价值层次上的认同共鸣,从而有助于推动实践认同的形成,实现从内化于心的情感向外化于行的行动的价值超越。

一、情感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动力

情感认同是建立在个体全面系统理性认知的前提下,情绪相对平稳的情感体验。它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情绪表现形式,每一种选择都与行为的实践正相关。情感自身的非理性因素特点,在微空间得到了最大的释放,它营造的情绪氛围渗透在情感认同的全过程,容易产生逆反性的情感隔阂和鸿沟。微空间个体自身情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善变性,极大地影响着认同的深度和广度。认同主体在情感认同过程中,释放积极情绪有助于促进认同;反之,则会阻碍认同。

(一)情感的流变性

作为有血有肉个体,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认同主体的情感会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产生自然的流变。从现象上看,它是承认运动的,是“不死”的,但它用范畴的运动取代现实的运动,从而也就根本否认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和社会思想的不断变化,因而它实质上是“死的”。“不死的死”,是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唯心主义色彩和形而上学实质的真实写照和反映。当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进行实实在在生产活动的时候,客观世界也从外向内转化为人的思想、观念。因而,人在完成现实生产的同时,也完成了思想、观念、情感的生产。情感作为一种特殊的观念形态,其流变性较社会关系来说更为剧烈。在历时性的维度,个体因为心理的需求程度差异,呈现出情感的瞬时性和永久性两种时态。当个体的情感需求得到短暂的满足,情感就会呈现出瞬时性,当个体的情感需求得到连续的满足,情感则表现为稳定的信念。显然稳定的信念在维系人们选择能持续满足自身需要的客观事物上更具能动性,而短暂的情绪无助于保持选择的连续性。只有当情感是肯定性质的情绪,稳定程度的信念才能形成坚定的信仰,进而成为持续促进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行为驱动。因此,情感也就成了衡量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的内化性指标和关键性因素。

(二)情感的层次性

个体情感系统具有科学严谨的逻辑层次结构,其层次结构的划分在根本上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层次结构。情感作为价值逻辑关系层次在大脑中的主观能动反映,其核心目的是满足个体的价值需要和精神需要。情感能级的高低呈现出逐级递增的趋势。低能级在经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能量体验后,方可顺利开启高能级的情感。低能级是高能级的基础,高能级相对于低能级来说,表现出极强的主观能动性。价值从低能级向高能级的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价值系统的势能差。价值系统在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逻辑关联性,价值能级的因变量发生变化,其能级产生的自变量也会发生改变。价值能量呈现形式和手段的多样性需要较强的主动性、前沿性和创新性作支撑,从而为个体主观思想提供更多交流平台,为理性思维提供更大的空间。在情感能级的区分维度上,高能级情感具备更强的振动性、更大的互异性、更复杂的干预性。高能级情感具备极强的振幅的波动性,不同社会环境和现实情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价值能级情感的启动升级、运行机制、续航时长、目标定位和精确制导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当低能级情感的能量值达到转换的临界值后,并不能立即实现能级的转化过渡,它需要经历一定续航时间的缓冲。在这期间,低能级情感也存在着转换失败的情形;同理,转化成为高能级情感后,在面对情绪低落或情感重创时,高能级情感不会立即下降到低能级的情感,它也会经历一定时期的情感缓冲,回落到低能级的情感。明确认同内容情感目标的能级结构,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注重将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和培育主流意识形态三个能级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形成肯定的、稳定的、坚定的情感状态。

(三)情感的效能性

情感的效能性是指情感转化为行为驱动力的动力特性。对于同一种情感,不同个体之间会产生不同强度大小的行为驱动力,这种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之间的效能差异性,通常可以采用单位情感强度刺激下,行为驱动力产生的大小进行区分。个体在进行行为驱动的过程中,在情感的维度上首先要进行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然后根据价值判断的结果,决定行为驱动是否开启以及驱动进行的量级和程度。在行为驱动进行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情感和心理图式的动态变化,始终保持情感张力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内,从而让行为驱动在相对理性中进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转化。情感效能性在某种程度上同群体的行动,有着一定的逻辑相关性。每一次生活场景的互动,每一个时空剖面的集聚,每一次思想动态的捕捉,每一次心理图式的感应,每一次情感效能的变化,都会对情感的认同度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微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情感认同的影响

微空间场域在改变个体认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传统的情感认同模式,可以实现个体在身体不在场的情况下,跨越地理空间的障碍,通过信息沟通实现情感间的交流互动。传统的靠血脉、种族维系的情感纽带,在微空间逐渐被兴趣、爱好和业缘等群体所取代,微空间个体之间情感关系呈现出弹性化的特征,时而牢固,可以吸引大量的粉丝;时而脆弱,可以瞬间被大量粉丝取消关注。微空间反向认同、自我呈现、从众心理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都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影响。

(一)微空间从众心理对情感认同的影响

微空间群体从众心理逻辑结构,强烈冲击着传统社会个体经验逻辑结构,个体情感的认知和积累,并不随经验的增加而呈现出明显的提升。相反,这种传统意义上经验的失效,正逐步降低现实社会物理空间个体情感交流的频率,加剧了个体之间情感的冷漠程度。微博、微信等微空间自媒体的出现,为增进个体之间情感交流,弥补个体情感缺失,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更加广阔的媒介空间场域。在现实生活情境下,一些突破价值底线的事件毫不遮掩、以近乎全裸的形式、全方位展现在个体面前时,个体传统固有的情感认知体系几乎被完全瓦解,惊讶、孤立、颠覆、毁三观成为了个体情感体验的真实情绪反应。微空间个体情感的变化,会通过信息的形式变换、拷贝与更新等多种方式进行加固与强化,并加剧微空间个体的从众行为,使之对群体产生更为强烈的归属感。微空间群体行为不会受到人群、时间、地点等传统因素的限制,同时实时性、匿名性、兴趣性等特点,又加剧了个体主观参与度,使其在无意识下产生从众心理,进而引发集群行为。在热点敏感突发事件中,微空间个体的评论、转发等行为,就带有明显的从众心理。在现实语境中,微空间大V 在没有对事件真相进行充分调查前,为了博取访问流量和关注度,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制高点,肆意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这种多对多的群体传播流言导致了微空间集群行为的发生。微空间自媒体信息匿名性的特点,致使网络管控难度逐渐增大,大部分个体缺少辨别信息真伪的来源渠道。

(二)微空间他者问题对情感认同的影响

传统个体身份认同大多是采用血缘、地域、种族或国家等符号,而微空间个体身份的认同更多的是采用以自我为中心的符号,如兴趣、爱好等。微空间构建的自媒体社交平台,在不远的将来会完全吞噬掉自我中心主义的思维领地空间。这种传统工业时代的思维理念在其根本价值属性上是排斥他者的,它更多强调的是一个封闭狭窄空间内的自我感受。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世界中,他者仅仅被认为是一个单纯外部的存在,自我在同他者的对抗中,始终处于失眠、孤独、焦虑、挣扎的状态。微空间即使他者心不在焉、漠不关心地被动应付,也会消耗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习惯在朋友圈发表观点、设置议题、提供链接,意图自身成为微空间话语的主导者。然而,对于空间场域中的他者而言,其主动寻找群体并成为群体中一分子的核心动机是探寻新的交往互动模式的刺激点,感受新的群体在思想层面给予的心灵归属感。微空间自我将朋友圈视为个人展现自我的平台,随心所欲发表个人感受,要求群体中的他者第一时间进行呼应,他者在交流互动中感到明显的被边缘化,自我话语权上的过度强势让自我和他者之间无法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

(三)微空间自我呈现对情感认同的影响

在微空间的自我呈现中,表演主要是个体在微空间场域内一系列的交往实践行为及其外在的表演形式;观众主要是个体的好友和粉丝。台前主要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刻意扮演的角色属性所产生的实践行为场域,其在台前尽可能地诠释自身完美的角色属性。个体主观上习惯把某一固定区域标定为台前和幕后,但实际上,台前和幕后的标定是动态变化的。在微空间的自我呈现中,台前和幕后所代表的内涵和寓意同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内涵截然不同。在现实世界的空间维度内,个体潜在的思维意识里习惯把正常工作中产生的一系列交往实践行为视为台前;在虚拟世界的空间维度内,则习惯把通过用虚拟化、遮蔽化的个体身份属性进行的实践交往行为视为幕后。微空间个体日常生活从后台走向了前台,日渐成为群体关注和评论的焦点,这种中心舞台的光环效应会激起个体强烈的暴露欲望和表演欲望,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个体自身的伦理范围,在空间内对其他个体形成了过度的空间挤压和占有。微空间打破了个体作为生命体的客观局限性,拓展了个体实践活动的半径范围和表演舞台。当个体陷入“表演—关注—反馈—表演”这个需要博得粉丝和周围个体不断刺激的表演恶性循环时,也间接地将个体极度碎片化的生活空间场景逐一暴露在大众面前,这种由个体狂欢化表演建构的碎片化空间和个体真实社会的现实空间实现了完美的无缝对接,共同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时空版图。微空间自我呈现介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线上与线下之间,其强烈的狂欢意识和表演意识,加大了掌控个体思想变化趋势和社会心理动态的难度,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度。

(四)微空间反向认同对情感认同的影响

微空间个体行为,在文化传承维度上延续了现代自由主义提倡的叛逆精神,对生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与否定,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调侃与讥讽,在个体实践维度上完成了对现代自由主义的超越,更加注重瞬时性、快餐化、独立性、情绪化的、非理智的、盲目随意的情绪波动历程。微空间个体野性的一面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不辨是非、不明觉厉①不明觉厉,网络用语,是用于表达菜鸟对高手的崇拜,但也用于调侃楼主语言行为夸张和不知所谓。、疯狂吐槽,单纯的追求自身感官刺激和心态狂欢,后现代文化在微空间获得了最丰富的土壤,这种后现代的感官审美方式和表层意义上的自我陶醉,极易引发个体的反向认同。在思维反向认同的助推下,微空间发表正能量言论的个体常常遭到群体恶语围攻,而发表负能量的个体则会更加容易获得支持和认同。线上的反向认同会影响线下的行动,它冲淡了人心情感的温度,压抑了正能量情感的释放空间,助推了实践行动的不作为。在逻辑思维和理性认知上,微空间个体更容易具有批判性、反抗性和片面性,常常在不经过深入思考和论证的情况下,对负面新闻或信息作出不理智的回应,在微空间评价、关注、转发各种社会负面新闻成为彰显个性的行为,成为一种乐趣和偏好,这种负面偏好在缺乏正确引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更容易放大负面情绪,引发反向认同,严重影响情感认同的正向输出。自媒体平台的显微镜放大效应,会在加速微空间负面信息快速传播的同时,导致负面消极信息无限放大。这些信息在经过别有用心的个体、组织或国家的生产加工和包装后,会形成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爆款信息,以病毒式的传播分裂速度迅速泛滥,对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和凝聚力造成严重威胁和挑战。个体的逆反心理和猎奇心理被别有用心的个人、组织或国家充分利用,成为了他们思想的传声筒,在微空间广泛的传递负面信息,编造各种谣言,企图迷惑大众,进而攻击主流价值导向,极大降低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度。

(五)微空间领域差异对情感认同的影响

20 世纪60 年代末期,亨利·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对微空间场域如何形成群体认同,开拓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范式。在特定的场域内,个体的意识形态、情感、信仰或兴趣与某一群体的意识形态、情感、信仰或兴趣相适应或相一致时,这一个维度的领域差异就会被激活调动,从而引发群体积极的心理认同和后续的情感认同,个体在角色的认同中就会更加清晰地了解在这一场域中的“我是谁”。在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情况下,个体认同始终随着价值观念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某一个体价值体系与某个群体价值高度一致时,价值维度上的领域差异即被激活,从而个体相应的价值观念也会被“激活”和“调动起来”,就会在重新“产生我群体、他群体分类以及积极、消极的评价”中确立“我是谁”的新认同。微空间自由的氛围为多元化思想的生长提供了最适合的土壤,曾经隐藏在空间缝隙中的现实社会的黑暗面和丑陋面也因微空间碎片化的全景呈现,完全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这对情感认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信息内容的建构模式来分析领域差异机制,微空间信息呈现的图片、文字、视频三者自由排列组合的新模式,更容易吸引个体的注意,从而触发领域差异机制。从信息内容的效能属性来分析领域差异机制,微空间话题信息过度偏向于娱乐属性和经济利益属性,会间接地影响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在个体启动领域差异机制,寻找认同群体的过程中,无法辨别内容的真伪性和信息的有效性,在价值取向上形成错误的共识。从信息数量的离散分布来分析领域差异机制,其海量数据信息分散在微空间的各个缝隙和角落,造成了信息链条的大量割裂,对个体的信息选择取舍和加工转化能力素质要求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领域差异机制中的元认同。对于生活在微空间的个体来说,由于对很多领域不熟悉,很容易被微空间的虚假信息所蒙蔽甚至失去理智,从而产生错误的群体归属认知和情感。尤其是在西方国家或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诱导刺激下,更容易对个体的情感动机和心理图示产生强烈的冲击,个体处于信息碎片化的汪洋之中无所适从,从而加剧个体思想情绪的波动,动摇情感认同的稳定度和忠诚度。

三、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

作为价值认同最为正向的情感因素,幸福感、归属感、共鸣感的实现必然对价值认同产生积极作用,它们所体现的就近性、相似性、荣耀性、外表性、动力性,是对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情感认同最本质的反映。在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路径上,应积极适应微空间场域为情感认同带来的变化,加大正向情感因素的价值研究,注重关照现实群体问题,实现网上网下交流互动,切实提升情感认同。

(一)提升归属感

第一,突出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文关怀。提高情感认同的归属感,必须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联动作用,深刻分析现实社会个体思想变化特点,切实了解个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大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与客体自身需要的融合度和契合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微空间社会意识形态产品的有效精准供给,创新微空间文化思想宣传的方式方法,动态跟踪微空间各类群体的情绪波动周期,准确掌握情感认同的变化峰值和频率,真正关注社会成员心理起伏,了解群众思想实际需求,让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内容能够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找准文化与认同之间准确的交叉点,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微空间的每一个缝隙角落,真正实现微空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二次创新和转换,真正在人文关怀中凸显中国底蕴、中国精神和中国血脉,更容易凝聚微空间个体对主流意识形态情感认同的共识,提高个体自身在空间和时间,在线下和线上的归属感,增强个体在微空间场域的情感认同。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切实解决群众思想上的困惑和实际困难,用真情的服务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认同客体实际需求情感零距离。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内在的、隐性的魅力,它应该是成体系、全方位地给个体提供人性的温暖和依靠,利用其价值体系的包容性、政策制度的科学性、理论话语的温暖性、逻辑演绎的完备性、解惑答疑的及时性,言传身教的模范性,引导个体相信并认同主流意识形态。

第二,构建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情感认同的信任接受机制。微空间主体信任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是清楚热点、敏感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事情发展的真相。对待微空间的负面新闻事件或评论,不能一味地采取删帖、屏蔽等方式手段,应牢固树立尊重差异的思想,敢于直面问题,对于热点、敏感问题,在第一时间让微空间个体了解事件发生的完整链条,在政策法规授权的范围内,最大限度还原事情的真相,让网络受众及时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让网络受众真正听得到、看得见、信得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微空间网络受众的信任,使他们在第一时间相信官方的声音。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政府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微博、微信平台。这对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改善官民关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着信息推送周期长、更新速度慢、主题内容陈旧、回应问题牵强附会、含糊其辞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信息跟踪机制,在热点、敏感问题上,第一时间发声亮剑,及时澄清事实,利用最快速的方式消除网络受众的疑惑,同时注意整个信息链条的公开透明,切实让受众了解事件的全过程,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度。

第三,突出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交往互动。在微空间这个特殊的“湿世界”,群体之间凝聚在一起更多的是靠兴趣和情感。微博、微信等微空间自媒体场域完美契合社会黏性理论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在微空间交往互动中,个体习惯以我为主,始终将焦点聚集在自身建构的关系链条中,在交流互动沟通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而对于他者则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交往怪圈,即微空间中的个体只关注积极回应者,并不断跟进、制造各种话题吸引或强迫对方继续回应,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交往暴力。这会直接降低受众的互动频率,影响情感认同。在当前价值多元、文化多元、信息多元的时代,无论是在国家的场域谈个体认同,抑或是在世界的维度谈国家认同,都采取存异求同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①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年版,第45 页。在线上,要主动关注民意,实时了解舆情动态,及时对于困惑网络民众的热点、敏感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在线下,实地走访群众,真正融入到百姓中,真正摸清主流意识形态同百姓思想的共鸣点,同生活息息相关的交汇点,真正踏踏实实接地气。因此,在微空间应积极引导个体营造良性的、健康的、科学的交往互动模式,不断扩展自身的人际关系,累积交往的社会资本,按照“六度分割理论”,以自我为中心的良性社交圈重新进行扩散、裂变和链接,让鲜活的个体,在微空间突破时空的交往限制,以更加融合多元的社交手段进行交往互动,在满足个体社交互动愿望的同时,提升个体的情感认同。

(二)增强幸福感

一是供需对接,认知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微空间思想异常活跃、观点持续碰撞、文化深入交融,传统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形象逐渐消解,主动传播的新型受众形象逐渐形成。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必须实时动态了解受众需求,不断优化微空间传播效果,持续强化受众思维。一方面要优化供给内容。必须直面供给上的深度缺位,进行深层次的供给制改革。积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供给与个体受众需求相互良性的互动交流。在供给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群体的利益需求,细致周密了解掌握各自的幸福指数和区间,及时调整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和理论宣传内容的针对性、趣味性;在需求端,充分激发个体寻找幸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尊重受众权力,面向社会生产。只有让受众参与到微空间意识形态内容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去,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生产出符合受众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要优化供给链条。微空间应注重在主流意识传播上的独到阐释,更加关注受众的需求。克拉伯指出,微空间个体对信息的处理流程具有鲜明的选择性,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信息的选择上经历一个注意—理解—认同的过程。以怎样的传播形式表现和丰富同一主题,对传播效能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针对微空间粉丝群体,可以利用粉丝对明星的崇拜心理,选用明星或偶像拍摄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微视频,强化粉丝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延续粉丝热度、发酵情感认同。造型新颖、追新求异、休闲娱乐作为微空间受众的心理结构特征,创新叙事手段、改变叙事手法、营造叙事话题、软化表现手法,有利于提高受众的情感认同。

二是情感体验,感受幸福。微空间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不同情境场景产生了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强烈的自我意识容易激发个体的情绪,使其产生激烈的行为反应。微空间个体的心理承受力比较差,对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心理准备,在挫折困难面前,容易滋生烦躁、焦虑、孤独的情绪,这对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认同主体通过微空间设置相应的情境体验,促进个体积极健康情感的形成。在具体空间交往体验情境的设置中,应结合微空间不同兴趣群体的爱好、学历层次和思想道德基础,科学设置情境,充分调动个体积极性,积极融入情感体验之中。在微空间开通微信公众号,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多渠道,有意识地培养个体的积极情绪,加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感知。同时,关注特殊情境下的情感体验。微空间的反腐行为,从信息传播的视角来进行审视,实质上是公共空间领域多元信息的一种表达方式。公共领域空间的开放,让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敏感问题有了讨论的空间。热点、焦点、敏感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其讨论的走向直接决定着个体幸福感的程度。微空间对于教育、医疗、腐败等问题的持续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关注点。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增强人民的幸福感,特别是重点关注民生领域的焦点问题和社会敏感问题,充分开启群众参政议政模式,全方位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从这些既定场景中收获内心认同,真正让个体在微空间感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

三是切中肯綮,提升幸福。幸福感的提升,最终实质的落脚点是利益的满足。幸福感的提升,必须坚持切中肯綮,切实找出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真正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去进行理论研究和对策思考。一方面应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微空间引导个体科学区分各种利益关系,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正确处理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应实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坚持在微空间走群众路线,提高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必须把提升幸福感的落脚点放在为群众谋利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真正把群众的幸福放在自己的心上,方能永葆理论的生机和活力。

(三)引发共鸣感

一是形成重叠共识。微空间个体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共鸣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形成重叠共识,在价值多元的当今社会,如何让各种价值理念、利益诉求、理论学说最大程度消除分歧,在一种理论制度范式引领下和谐共生,从而达成价值共识,已经成为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罗尔斯的重叠共识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在微空间的架构具有重大的理论借鉴意义,这一理论认为,程序公平正义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求同存异的方法,避免价值争论矛盾的持续激化,从而维护价值多元化格局的制度性规范,平衡公共领域空间话语支配权,避免信仰之间的互相压制和世界的单一化趋势。微空间各种意识形态、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主流意识形态应积极寻找价值体系中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力争达到最大限度的认同。

二是注重柔性引导。微空间传播伦理的主体缺位,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客体相互之间无法建立充分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具体表现在焦点、敏感问题的处理方面,其处理方式不但没有成为主客体之间修复裂缝、创造共识的有利转折点,反而因主客体二者信任的缺失引发分歧和矛盾激化,共识撕裂和消解。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质是政府和民间两个舆论场的民心之争。“我们”和“他们”作为价值指向的象征符号,已经成为微空间丰富内涵底蕴和隐喻话语特征的意识形态代名词。从空间转向的关系与实践视角出发,全面审视分析微空间,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传播主体从权威媒体机构扩展到非权威媒体机构和个人;内容传播渠道从彼此互相隔离发展到跨界交叉融合;内容传播对象从沉默的受众发展为信息生产和消费的高度集合;内容的传播范围从物理坐标相近的受众发展到心理距离相近的受众;内容的传播效果从传播主体可控的单一反应发展到传播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的复合反应。

采用柔性引导,就是实现从传统的、刚性的灌输方式向柔性的、引导的互动方式转化。传统的信息传送方式,单纯的注重信息自上而下的命令式权威式的传递,忽视了民众个体的感受,造成民众在传递内容和传递方式上的全面疏离。空间转向在信息时代个体的思想深处都留下了深深的空间烙印,微空间充斥着各种多元思想意识,观念和思维在进行相互交锋碰撞的同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也在经历从建构到解构的研究范式转化,它为个体带来空间位置变化的同时,也加速了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从接收到传递位移的转变。因此,在微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应实时了解个体的情感需求,动态掌握情绪的波动曲线,注重开展舆论场之间的深度融合,注重在引导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个体的感受和体验,注重采取更加丰富的引导方式,比如: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可以用最接地气、最汇聚情感的表达方式或图文方式,为个体传递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温暖,切实提高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的可接受性,注重提供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话语引导体系的建构,在情境中引导个体在精神维度上实现理性的生产消费,主动创造自己美好生活世界的愿景,在赋予个体同愿景一种崭新的空间关系的同时,提高柔性引导的质量和效益,真正让个体在无声无息中感受到主流价值体系的正能量,从而在情感的升华上得到最大的满足。

三是建立沟通机制。微空间作为多元思想和多元主体共同建构的空间场域,为微空间不同利益群体展开对话、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各种群体可以在微空间场域进行观点交锋和思想碰撞,以达到用自身逻辑思维和感性方式说服对方、赢得信任的目的。理想状态下政府所代表的主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之间的互动建构逻辑是:敏感、焦点问题发生→微空间民间舆论场代表的各种个体或群体相继发表观点→对事件发生的某一环节或某一问题集中产生质疑→政府的主流舆论场针对质疑迅速作出回应→民众对回应中出现的后续问题再次形成质疑→政府再一次对质疑进行回应→最后实现两个舆论场最大程度降低分歧点,初步形成共识。

协商和对话是解决微空间舆论场之间冲突的最佳途径,也是引发主流意识形态情感共鸣的前提。公权力和私权力之间必然要经历从对抗向对话的过渡,强化树立“在场”理念,在热点、敏感事件讨论中,政府应主动在场进行对话;在新闻议题的设置上,主流媒体应主动邀请草根媒体在场一起进行相互探讨,只有主动了解群众的需求,只有主动展开对话和协商,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度。积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创新沟通交流机制,积极修改并完善信息披露公开的制度规定,培养处理信息危机的专业人才,平时定期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回应民众关切的敏感问题;紧急状况下第一时间迅速实时公开和披露信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真实的回应,消除民众的困惑和焦虑,防止事件演化成舆情热点,以此赢得群众对政府的充分信任,间接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积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强化网络对话能力,与时俱进创新新时代的网络对话沟通思维方式,实现舆情管控从线上被动地删帖、屏蔽向主动地回应、对话沟通转变。同时,注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自身能力、素质和形象,使其在线上积极与微空间个体进行有效互动沟通,通过个人的微博和微信平台,主动答疑解惑,在充分展现领导干部个人形象的同时,也能更容易赢得群众的情感认同;在线下经常深入基层民众之中,关心民众疾苦,对焦点、敏感问题主动进行面对面的理性沟通和良性互动。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双轮驱动,疏导缓解微空间的逆反心理,化解消除民众的对抗情绪,真正实现全方位、无死角、多维度的互动沟通,有效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猜你喜欢

个体空间情感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情感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