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2021-07-29杨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融合

杨静

摘 要:在当前新《课标》日益深入人心,以及高考模式持续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的部编版教材以崭新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1+X”的教学设计正在引发对传统教学的革新。如何凸显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价值,如何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扬弃,值得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本文就以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为核心,致力于创新教学理念,着力探索在实际教学中将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融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4.037

关注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的融合是教育界实现“与时俱进”的一个必然趋势。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落到实处,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命题。但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未能重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始终未能摒弃“以本为本”的理念,此举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以新《课标》为方向,在优化组合中融注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一门关乎学生成长的基础学科,“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生长……”,新《课标》里关于“课程性质”的这番表述提醒我们: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用教材教”,更要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打造,更要致力于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首先,需要从概念上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理念上强化对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回首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并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适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语文教师在应用传统文化时要注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底蕴深刻、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内驱力,才能真正为学生“净化”心灵,帮助学生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颗纯洁健康的心灵,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其次,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特性,从学理上讲,“传统”主要指具有稳定结构的组织形式与思想元素,只有流传至今并且仍对现代发展有着影响力的那部分“形式与元素”才能被称为“传统”。而“文化”则更多代表着社会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沉淀物,是符合社会发展理念的产物。所以,“传统文化”一词中的核心要旨是“传承、发展、影响”,这是我们在审视传统文化时应该秉持的科学精神。

二、以文本言语智慧为抓手,在涵泳体悟中滋养爱国情怀

上文中提及“注重二者的融合”,从宏观层面上看,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以宣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原动力,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铸造一个大写的“人”。在微观层面上,我们应该从分析现阶段中学语文教材入手,找准实施融合的切入口。

笔者以部编版教材八(下)第一单元《灯笼》这一新课文为例,谈谈具体操作方法。此文看似写得散淡,内容庞杂,实则是“文学放言的典范”(《教参》中“教学重点”语),更是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最佳读物。所以本文的教学高阶目标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从而对“生于斯,长于斯”热土产生眷恋之情。由于此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痕迹,在艺术手法上作者吴伯箫采取了散文“形散意聚”的笔法,选取了自己早年与“灯笼”有关的一些生活轶事、场景及景象,展现了旧中国所特有的农村风俗,慢慢品读,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弥漫在字里行间。

我们面对这样文质兼美的作品,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致力于通过吟哦讽诵的方式,以鉴读、美读等技巧来体悟文章所描绘的“吾土吾民”群生相,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深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富有感情、形式多样的朗读,初步体会文章的情感基调与主体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出示表格让学生梳理文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内容,指引学生将这些与“灯笼”有关的事件进行分类,以此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归纳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点拨学生对贯穿于众多事例中核心要素—“灯笼”进行探究,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即作品以“眷恋乡土”的主情感为经,以“灯笼”这一意象为纬串起众多看似孤立的情节、事件,为训练学生掌握“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的散文技法做好铺垫。

三、以言语形式为路径,在品析鉴赏中浸润真挚情感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以“崇德弘毅”为核心,加强对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例如,在进行《背影》一文(部编版教材八上)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即作品中“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和“祸不单行的日子”的由来)进行蓄势,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动机及初始心理产生一个初步而完整的认知,在梳理完课文主要情节后集中精力以“车站送别”为背景,以“作者(儿子)眼中的父亲是什么姿态”为文本切入角度,用教师范读,学生倾听,进而美读精华段落,再结合学生品析,教师评点的方式,这样“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始终以品析鉴赏文本“言语形式”为依据,体会字面之下作者蕴含的情感起伏(即“厌恶父亲—应付父亲—观察父亲—理解父亲—怀念父亲”这一复杂的进程)为教学主旋律,以感受“好的文章大抵平淡,非真平淡,乃‘绚烂至极”这一文学格言为终极归宿,当作者笔端所刻画的至诚“父子”亲情如涓涓柔波奔流于学生心头最柔软之处时,学生对父母之爱、长辈之情定然会产生全新的理解与认识,远胜于说教式的道德灌输,可谓“润物细无声,细节见真情”。

四、以情境创设为依托,在感同身受中捕捉丰富意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诗歌的国度,古诗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能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对这些精神瑰宝进行情感、意蕴的挖掘,不仅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还能促进学生领略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所以我们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情景再现和感情投入,做到“披文以入情”。

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就很注重引导学生捕捉作品内在的情感脉络,即对“意脉”的寻觅。作为一篇受友人所托而创作的劝勉型作品,《岳阳楼记》是一篇优秀的写景状物、抒发情怀的文章。首先,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情境的创设。范仲淹基于自身遭受朝廷贬谪的痛苦经历,对藤子京急于得到认可,不甘心被贬的焦虑心态洞若观火,于是“感性中富含理性”“平静描摹中蕴含强烈情感奔突”式的言说方式成了这篇文章的重要特点,使此文“鹤立于同类,烛照于千古”。所以在导入时,可以先从岳阳楼的历史价值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谈起,同时展示岳阳楼的风景,这个看似“闲笔”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将身心投入到作者想象的氛围中去,使学生对古代文人宦海沉浮的真实心态产生感性认识。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浸融合是非常必要的,二者的融合不仅可以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促進学生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以新《课标》为指引,以学生学情为基础,以生命成长为终极诉求,以此来立体、多维地进行教学设计,实现学科教学与文化熏陶二者的科学融合,让学生真正认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为造就全面、坦诚、真实的“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高世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必修教学的融合》,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2] 《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