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策略研究
2021-07-29时小云
时小云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摒弃以往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策略活动。更好地契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参与性强的性格特点,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综合学习能力。笔者根据目前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制定了有效开展综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教学 核心素养 方法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4.025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教师一定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小学生的天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制定综合性学习方法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部分语文教师还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思想,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能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在教学中一味填鸭灌输,无法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学习氛围也无法得到改善。并且,一些学生的阅读视角和阅读视野相对狭窄,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引导。这不利于学生语文成绩及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师生、学生之间的日常互动也较少,无法满足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1.结合古诗开展中华传统节日学习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古国,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华特色的傳统节日,也流传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古诗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小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及相关教学内容,制定多元的方法策略。如结合古诗开展中华传统节日学习活动,不仅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对古诗的热爱,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譬如,语文教师在教授《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时,就可以与之前学生学过的古诗《清明》充分结合起来。《清明》这首古诗由唐代诗人杜牧所写。诗人通过清新自然的诗句,将感受到的春雨意境、路上行人的神绪展现出来。语文教师在对古诗内容及创作背景进行系统讲述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引导。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的祭祖节日,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节期处在仲春及暮春之间。在这一天中,人们不仅会扫墓、追怀祖先,更会与家人一起踏青郊游、迎接春天。在这个节日中,凝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师通过综合性引导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知识的了解,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
2.利用多媒体进行综合性引导教学
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热情活泼、喜欢新鲜事物和探究问题的天性特点,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推进教学实效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譬如,教师在讲《难忘的小学生活》一课时,就可以依托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视频,激发小学生好奇心,进而更好地促进其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开始,教师在简要概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后,就可以为学生放映预先设计制作好的与小学生活相关的视频。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还活跃了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且,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内容,积极回想个人小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事情。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观看视频,同桌间偶尔还会小声交流,脸上不时会因视频中画面引发的共鸣而产生会心的微笑。
待学生观看结束后,教师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进一步启发学生,将小学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有了之前的视频做引导,学生们对故事交流跃跃欲试。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显得神采奕奕,其他倾听的学生脸上更是洋溢着轻松快乐的神情。尾声时,教师还要求学生各自写一篇题目为《难忘的小学生活》的作文,字数不需多,但文章整体要自然,可结合多媒体视频或各自讲述的真实经历进行创作,务必要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语文教师将多媒体和学生天性充分结合,运用到综合性教学活动中,既符合小学生的天性特点,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3.通过阅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综合性学习的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更要引领学生开展积极的阅读交流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其阅读视野;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热情,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比如,教师可以将每周星期五放学后的一小时作为班级的固定阅读时间。其中学生们阅读的书籍大多由他们自己带来或者由教师在学校图书室借阅,阅读书籍的范围则应包括口语交际、日记作文、古诗词及故事类等多种类型。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会依据其书籍类型,给出一定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并且,在学生对书籍内容有了较好地掌握后,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各自发表读后感。
4.利用角色饰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摒弃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和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自然天性等特点有效结合起来,并展开相应的角色饰演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增进课堂互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也会产生推动作用,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综合素养。
譬如,当教师教授《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就可以开展角色饰演活动。首先,语文教师为学生简要概述这篇科学说明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一个初步的印象。随后,要求学生独立诵读整篇课文,对于有趣的内容和语句可以做出标注,认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学生们对文章有了充分了解后,在班级中选一位活泼的学生饰演“蟋蟀”的角色,声情并茂地为其他学生介绍自己家的结构以及如何认真建造家的情景。与此同时,教师要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结合重点内容插入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课堂尾声,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对生活中的其他昆虫进行介绍。
5.以诗文诵读及竞赛形式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将学生的活泼好动和竞争参与意识结合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多组织诗文诵读和知识竞赛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古诗水平及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将每周五的午休时间设定为诗文诵读和知识竞赛时间。引导学生将诗文课件悬挂在教室的空旷位置,并播放悠扬舒缓的古琴琴曲。规定每一次参与诗文诵读及知识竞赛的学生只能有10名左右。余下没有参加的学生则安排到下周进行比赛。学生们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每个人都显得兴致勃勃。比赛结束后,将学生的现场表现及知识竞赛得分综合起来,选评出最终的竞赛冠军。
又如,语文教师可以在每周三放学后延长40分钟时间,开展生动有趣的语文知识比赛。比赛开始,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将其科学分组,其中每个小组为一个参赛整体。在竞赛活动进行期间,各小组成员齐心协力,积极动脑。经过紧张而激烈的比赛,决出最后的优胜小组。
综上所述,笔者论述了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状况,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多元化综合学习引导策略。将学生心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差异等因素纳入教学方案的制定计划,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满足素质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许巧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探究》,《新课程导学》2019年第27期。
[2] 孟存娟《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思考》,《科学咨询》2019,年第27期。
[3] 潘蔚贤、李彦彦《单元整体理念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基于第一学段语文统编教科书》,《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27期。
[4] 夏细荣《初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策略》,《中外交流》2018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