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和优化策略

2021-07-29周红伶

参花(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新时代创新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在逐渐改善,对于音乐的要求也变得更高,社会也需要更多的音乐人才。学习音乐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拓宽人的视野,提高音乐素养,因此,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模式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 高等院校 音乐教育模式 创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创新方式。比如电子音乐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音乐视野,激发了人们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創新音乐教育,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

一、高校音乐教育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所以,高校在优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实现人才培养为主,即人才培养也是高校实现教育优化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时代在不断发展,市场的人才需求也会有相应的提高,所以,高校音乐教育要做出相应的完善,从而保证自身更好地适应社会潮流,学生的就业率与发展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高校在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方面,不仅要增强其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音乐教育也是推动中国音乐发展的基础,实现音乐领域专业人才的输出,进而实现对我国音乐发展的有效推动。[1]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课程设置落后

当前,高校音乐课堂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带来一定的阻碍,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规律,就需要全面改进音乐课堂教学方式,达到相对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当前面临的一种情况是,学生辨别能力较弱,其一是学生自身能力就比较弱,其二是教学方法的错误应用,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无法实现对音乐的辨别。当前,部分高校音乐教学依旧存在创新力不足的问题,给教师执行力带来一定的影响,音乐教学的效率也不高,其根本原因还是缺乏教学理念的创新。只有针对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方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音乐知识的吸收,更有可能创新音乐,迎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相对较慢,其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建构不够完善,有关人文方面的课程配置也相对较少,对此需要对教学课程配置进行相应的规划,进而得到较为理想的课堂效果。因为音乐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还需要配置相应的艺术课程,比如美学欣赏等,以便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了解到高校可能面临资源短缺等问题,其中不仅存在音乐设备稀缺的问题,同时还缺少师资力量的支持,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以及学校的发展,所以,这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学校的负责。[2]

(三)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高校的资源设置等条件相对较弱,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足,所以,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不断进行学习,增加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对现阶段各大高校进行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的音乐教师都不具备创新能力,即无法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不能吸收课堂上讲授的相关知识,也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音乐教师的创新能力也是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进行了解。通常情况下,教师忙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导致对学生的关注不足,无法结合学生的需求合理讲授音乐知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需要加强音乐教师的创新能力。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和优化策略

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具备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对音乐等娱乐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相应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音乐教育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现阶段,国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素养也是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所以,各大高校需要加强音乐教育。结合现阶段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各大高校加强自身的教学力度,争取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的音乐人才。首先,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音乐理论知识,利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实现对知识的传播;其次,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其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作为铺垫,还需要教师具有生动的讲解能力,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最后,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水平,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将情绪与自身更好地进行融合,所以,需要教师充分完善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传达的内容,结合学习的知识一步一步代入情感,进而深刻地表达音乐情感。[3]

(二)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

当前,高校依旧沿用较为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其不仅会受到学生的排斥,也无法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优化教学方式,进一步实现对学生音乐兴趣的有效激发,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占据主动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学习兴趣,所以,需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知识进行具体的讲解,即注重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换,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更好地营造课堂氛围,得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除了基本的课程设置之外,学校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其他类型的音乐知识,更好地普及多方面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而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当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例如,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情境当中。音乐的学习是涉及多方面的,所以在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另外,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学习的音乐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自己积极主动时,才会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自主探究可以带动学生积极讨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进而提高音乐素养,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课堂上的自主探究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都是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体现,主要为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单一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耐心与兴趣,所以各大高校要丰富教学方式,从而得到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更好地起到服务社会的作用。[4]

(四)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学课程

高校确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更好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全面地应用教学方式。以往设置的统一教学方式只是适合部分学生的教学手段,而具体的教学应用需要结合学校、学生等因素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在合理的情况下,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还要注重创新课程,创新要实现对以往问题的有效解决,所以不仅需要完善相关的音乐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实现对课程系统的完善,加强对音乐专业的整体管理,以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设置相应的考评机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衡量学生的一个标准。

(五)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師资力量建设,更好地创建和完善学生的培养机制,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能培养出更好、更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填补相应的空缺,也能进一步证明学校的师资力量。现阶段,各大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发展问题,所以,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应用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以及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这是学校成功的体现,所以,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师资力量建设。[5]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高校段音乐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改进,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空间比较大,在要求上也有了提升,但是高校的音乐教育仍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所以无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对此就需要各大高校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争取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高校音乐教学的相关影响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对此要详细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对社会音乐人才的培养,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志昆.略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语言优化策略[J].南方农机,2019, 050(019):206-207.

[2]杨金亮.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管理学家,2019, 000(012):124-125.

[3]杨颖.探析新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优化策略[J].电子工程学院学报,2019, 008(009):228-228.

[4]谈震, 李倩男.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发展之策[J].智库时代, 2019, 193(25):212+292.

[5]孟鹏涛, 陈延华.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优化策略探析[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7):13-16.

(作者简介:周红伶,女,本科,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高校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新时代创新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