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类院校开展微生物学慕课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1-07-29吴大强汪长中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知识点临床

吴大强,王 艳,汪长中,官 妍,邵 菁,叶 树

(安徽中医药大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12)

慕课英文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翻译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随着全球互联网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也不断在形式和内容上革新与发展,已深深影响了全球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运行形式。慕课引进我国时间较早,我国于2012年首次组建了慕课平台[1]。近年来,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慕课的同时在线学习人数增加,突破了学校和地域的限制,我国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慕课教育体系,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知名院校的慕课教学资源已在线向所有人开放。慕课的出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传统的教学环境相对封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产生一种多对多的多元复合网状知识传播。因此,慕课目前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2-3]。

本课题组所在教研室为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在新冠疫情发生期间,在学校党委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要求下,开展在线教学,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已取得较好的成绩[4-6]。但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导致课程准备得不够充分,在实际授课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些教学内容的授课效果,存在师生互动不足、教学方式较单一和考核方式不理想等问题。因此,笔者所在教研室在前期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以慕课平台为形式的微生物线上教学形式,并在本校2019级中医临床等专业1 200余名学生开展了教学实践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并产生了一些思考。

1 立足课程特色和学校定位,开展前期课程准备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又是紧密联系实际的交叉型应用学科,目前其理论和实验技术发展迅猛,成绩斐然。由于微生物学是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医药学课程的学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培养合格的医药学本科毕业生以及更高级别的医药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校为地方省属的中医药大学,微生物学课程开设于1959年,主要面向中医临床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针推专业、护理专业、中药及药学专业授课,每年学习本科学生达1 600余人。教研室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助教1名。其中3人获得博士学位,1人博士在读,5人获得硕士学位。课题成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已形成经验丰富的多层次教学与科研团队,为微生物课程慕课平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员和物质基础。

对于中医临床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深入学习中医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知识,也需要学习现代医学的一系列基础和临床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性与微生物学等。因此,中医类院校的中医临床专业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对于现代医学的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向与西医院校的临床专业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存在较大不同,如课时数目和掌握理解内容的缩减等。所以,在中医类院校直接照搬现在已经建立的面向西医院校临床专业的微生物慕课课程开展微生物学在线教学是不科学和不可行的。

在前期教改的成果基础上,本教研室根据新修订的临床类专业的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要求,首先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为:①提高学生临床常见微生物感染类疾病的诊断能力及探索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思想和思维模式,提升专业自信心;③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以致用。进一步,我们树立起课程的设计原则:①基于临床和生活实际讲专业基础知识;②通过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③思政融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结合每位教师的授课特点和专业特色,本教研室各位教师分配了相应的授课内容,并设计相应教学课件,共同完成录制了以下章节内容:微生物学概论、生物安全与消毒灭菌、细菌形态及结构、细菌生理、细菌遗传变异、细菌感染、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学总论、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狂犬病病毒和真菌学。每个部分分为若干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视频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录制完成后,学校教务处发布于手机App上(图1A),可以供本校相关专业学生使用手机利用课下时间随时开展课程学习。此外,本课程还设计了相应章节的复习和测试题目,以方便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检验自己的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水平。

A 微生物慕课平台界面

2 课程运行阶段

2.1 课堂授课

因为本慕课是首次建立运行,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所以本课程采取先课堂讲授重要章节,然后课程班级学生在线学习的方式开展深入的在线自主学习,完成每一章节的平时测试和平时的课程讨论,最后通过在线期末考试,完成整个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过程。本次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本校中医、护理及针灸推拿等相关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共1 263人(图1B),已经开始了难度较大的专业基础课学习。由于所学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这批学生本学期的课业负担较重,基本周一至周五全天有课,并且周末也经常安排实验课,导致学生课余时间不足。因此,微生物学慕课开展过程中的课堂授课对于学生掌握学科的重难点内容是有益和必要的。理论授课时间一般为10次课共20个学时,讲授的内容为大纲要求的必须掌握和重难点内容,如绪论、细菌细胞壁结构、热力灭菌、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病毒的复制周期等内容。选用的教材为袁嘉丽等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本教材微生物学部分难易适中、文字生动易理解、插图丰富,适于本次授课使用。

B 慕课运行基本情况图1 微生物学慕课平台

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本教研室强调首先做到:化繁为简,反复强调。医学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偏向形态描述的医学基础课程,内容较为抽象繁复,包括彼此独立的细菌学、真菌学和病毒学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包含总论和相关致病微生物的各论部分。首先,本课题组在授课过程中,举出大量的事例和图片,举一反三,力图将繁复的课本知识,化成易懂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理解基础内容,并为后期的在线学习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和支撑。其次,本课程的课堂授课过程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授课教师还需要做到突出重点,言简意赅。医学微生物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内容,即便在去掉一些复杂的机制之后,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仍然不易理解。这是因为刚接触到新的较为复杂抽象概念和理论,学生会陷入思维的死胡同,无法真正地理解掌握。此时,授课教师应当避免过多的讲授相关的细节和推导的过程。而应当突出强调知识点的重点内容,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才能让学生首先产生正确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后期的自主在线学习达到理解贯通相关难点知识点的课程学习目的。

2.2 在线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

现代慕课的教学理念不是单向的教师向学生传递课程知识,而是多对多的多元复合网状知识学习和传播过程。慕课视频以知识点为单位,将复杂的课程内容分割为几十个知识点视频,视频内容精致短小,内存资源占用少,方便学习者利用移动手机端等设备,在多种场合下进行观看,实现时间的充分利用,适应网络时代的知识传播和更新的需求。在前期课堂授课的基础上,本课程教师敦促授课班级按时完成相关内容的慕课学习。通过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较佳,没有将微生物学慕课课程的学习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学生对于一些较为复杂难懂知识点如细菌的遗传变异、细菌的感染和病毒的感染等,可以利用平台反复观看3遍以上,从而做到完全的理解与掌握,这是普通课堂授课无法做到的。

同时,在完成观看视频的同时,学生还利用手机App平台积极开展互动提问和小组讨论,对感兴趣的章节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了他们对于本门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增强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情况的目的。此外,授课教师也利用平台提出开放性的专业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按自己对于专业的感性或理性理解畅所欲言,加深对于授课知识的深层次思考与理解。因此,在互动讨论话题设置方面,需要注意这些互动话题的时效性、引导性和专业性,并提示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的必要性。课程完成后,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收获,师生互动情况各方面的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表明本次慕课实践获得了参与学生的良好评价,并使学生更好地收获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见图2)。

图2 慕课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

2.3 在线测试考核情况

本课程截至目前在运行期间共有21个班的中医临床、护理、针推等专业的约1 300余学生进行了学习,均通过手机或电脑完成了所有内容的在线学习,并完成相关章节的在线测试和课程的在线期末测试。在本次微生物学的慕课教学内容中,设置了18个章节测验和一次期末测验占到了课程理论部分成绩的90%。为了便于学生的答题和课程的自动化评分,测验题型为客观题,同时规定完成时间,限定提交次数,保证测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从各个章节单元测验的得分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单元测验的得分为满分10分,说明学生通过本次微生物慕课学习,掌握了课程的基本知识,对于课程有了一个较好地掌握。部分单元学生的得分率较低,如第4和第8单元,可能是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掌握不够,需要增加相关内容的学习投入。期末测验是采用了80道客观选择题的考核方式,在前期较好的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测验学生也大部分取得了接近满分的成绩,提示了参与本轮微生物学慕课授课学生较好的学习掌握成果,证明本次慕课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由于本次测验对于学生的课程掌握情况考核的成绩高分满分较多,成绩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存在区分度不够,无法有效发现学习掌握课程知识较差的学生。

3 慕课课程教学的思考

在2018年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而高等教育的关键功能之一就是开展科学研究,创造对人类理解和利用自然和自身有益的科学知识,因此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对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能是增强我们中华民族创新原动力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增强高等教育阶段特别是大学本科阶段教育的创新和创造性,最终激发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性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正在努力奋斗的关键方向。本课题组对于本次微生物学的在中医临床专业的慕课教学实践产生了以下几点思考。

3.1 精简讲授时间,节约师资投入

慕课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传统的教学环境相对封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且角色定位明显,而慕课不是单一的施教者向受教者传递知识,而是多对多的多元复合网状知识传播。不可否认,慕课正在我国高校不断开展教学实践,并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7]。慕课的课程内容视频以知识点为单位,长度一般在10~20分钟,必须要求授课教师以最简练和精确的语言完成知识点的讲授,显著缩短了相关知识点的讲授时间,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利用效率得到大幅的提高。此外,虽然第一次录制慕课视频的过程精力和时间投入较多,但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不必在多个平行班级重复讲授相同的内容,节省了时间的投入,并且可以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工作,提高慕课的质量水平。

3.2 线下课堂可转变为启发学生创新性的课堂

医学是处理人类的健康问题,是以预防和治疗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的一门学科,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理科学科”[3]。因此,医学也是一门对于人民大众至关重要的学科,而且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于日后的临床服务和自身专业水平发展至关重要[8-9],中医药院校里的中医临床相关专业学生尤其如此[10]。“探究式教学”对于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辩证思维能力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线慕课的开展可以大大节约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理论教学时间,为线下课堂可转变为启发学生创造和创新性的课堂创造时间和空间的条件。此外,慕课的开展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相关课程实验操作的时间,为学生全面理解课程精髓,产生创造和创新性思想创造有利条件。

3.3 存在的问题

在线慕课作为一种网络化学习模式,可能始终无法完全代替面对面的课堂交流授课。我们认识到教育应当是一种全方位交流的过程,是教育主体间心灵和情感的互动[11]。高等教育中的医学教育更加如此,其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是体察生命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人的灵魂,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通过课程内容、教师人格、师生关系、同学影响等来塑造,仅仅通过在线的机械化的授课和碎片化的内容是很难完成这一目的的。因此,本课题组认为完全脱离课堂师生交流的教学形式不是正确的教学方式,而应当保留和加强适当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师生的交流与互动,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此外,本次微生物慕课课程的在线测试,也存在题型单一,区分度不高,考试纪律不易掌控的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对于课程部分知识点掌握不足情况的不及时掌握,降低对于所学课程的理解水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题型,加大题型的区分度,并设计更加合理的在线考试和测验流程,为考核慕课教学的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慕课在线教学将传统课堂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授业”部分精简化、模块化,为创造和创新性教学和学习增加了可行的时间。虽然,本次微生物慕课在线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本课题组在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改进下,最终将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实践中,尤其是中医药大学的中医类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知识点临床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