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5+3”一体化医学人才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2021-07-29商豫凤张俊超魏永长喻亚兰陈志桥杨宇飞周芙玲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学生创造性创新能力

刘 银,商豫凤,张俊超,魏永长,罗 萍,喻亚兰,陈志桥,杨宇飞,雷 红,周芙玲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1)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临床医学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临床治疗技术使许多难治性疾病取得重大突破,提高了我国的国民健康水平。这些进步得益于国家和高校对临床教育模式的不懈探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医疗方面我国已由从前的紧跟先进国家步伐逐渐转变为强调自主创新的新形势,对临床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因此,如何引导临床医学生在轮转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锻炼出一双善于发现科学问题的眼睛,并结合临床和科学知识寻找解决办法,是每个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提升医学生们的科研创新素养不仅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

2014年11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将临床七年制全面调整为“5+3”一体化培养模式,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硕士培养全面结合,并于2015年招生开始正式执行。“5+3”模式旨在更短的培养周期内为临床输送高水平医学人才,不仅掌握扎实的临床技能,同时也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善于发现、研究和解决临床问题。然而如何保证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同步发展,是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教师在学生的创新力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的热点议题[1-2]。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是指,教师积极营造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教学环境,运用各种教学材料和策略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临床医学教育的角度来说有很多表现形式,例如在课堂上利用课本和视频讲解科学研究方法,组织学生参观重点实验室,邀请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平台,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创新项目和比赛等。事实上,许多高校都在采取这些措施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然而收效似乎低于预期[3-4]。为了调查现状以及探索原因,本文结合“5+3”一体化医学人才科研能力现状研究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其影响,并以此为培养临床科研创新型人才提出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汉大学医学院2015-2018级的“5+3”一体化学制医学生。

1.2 研究方法

采取自愿和匿名的形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从科研创新训练参与意向、科研实践情况以及对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的需求等三方面评估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次调查共收集120份问卷,剔除4份无效问卷,最终获得116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2015级16人,2016级36人,2017级38人,2018级26人,男生59人,女生57人。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李克特五度量评分表等对结果进行量化,统计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科研创新训练参与意向的年级与性别差异

纳入统计的116份问卷中,较低年级(2017级和2018级)与较高年级(2015级和2016级)分别占比55.2%和44.8%,男生与女生分别占比50.9%和49.1%。将调查对象对科研创造性训练的认可程度和参与意愿程度以李克特五度量表形式评分,“非常同意”为5分,“非常不同意”为1分。如表1所示,在创新训练的认可程度和参与意向上,较低年级和较高年级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调查对象整体得分情况均接近或大于4分,表明被调查学生群体对科研创新训练持较为肯定的态度。

2.2 科研创新实践参与度与成果

尽管“5+3”医学生参加科研创新训练的意愿很强烈,但通过统计发现实际参与度并不高,被调查对象中共有37名学生参与过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挑战杯”、导师课题研究等)。其中2015级9人,2016级10人,2017级12人,2018级6人,各年级参与比例依次为56.3%,28.6%,31.6%和23.1%。

对37名参与过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进行成果统计,包括:①是否已发表核心期刊或SCI论文;②是否熟悉所研究领域并撰写综述;③是否有申请专利的经历;④是否参加过创新项目并获得奖项;⑤是否能设计和承担课题。“是”为1分,“否”为0分,总分5分。结果表明,参与训练后的学生均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图1显示了不同年级的得分情况,2015级(3.33±1.12)分,2016级(1.9±1.29)分,2017级(1.92±0.90)分,2018级(2.00±0.89)分。2016,2017和2018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2015级相较于低年级的创新成果得分显著更高(P<0.05)。

图1 参与过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的学生成果得分

2.3 参与过科研创新实践的学生的自我评价

37名参与过科研创新实践的学生的自我评价评分见表2。“帮助很大”为5分,“没有帮助”为1分。如表2所示,各年级得分均为4分上下,说明实践反馈效果较好。

表2 有科研创新实践经历的学生的自我评价

2.4 “5+3”医学生对课堂相关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的需求

课堂相关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于提升课堂外学生创新实践参与度有直接的作用。为了了解“5+3”学生创新实践参与度较低的原因,我们从医学前沿知识、教师个人研究、学术讲座、科研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等方面调查学生对当前课堂相关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的需求。“非常需要”为5分,“完全不需要”为1分。如图2所示,较高年级学生在医学前沿知识方面的需求比较低年级学生更强烈(3.02±0.85 vs. 2.72±0.81,P=0.04)。而在教师个人研究内容、学术讲座、科研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等方面的需求上无年级差异(ns.)。结果还表明,“5+3”学生对科研理论与实验课程的需求更加明显。

图2 学生对课堂相关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的需求

3 讨论

以上结果表明,“5+3”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整体意愿比较强烈,且参与实践后的学生反馈较好,均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但是,实际参与率偏低的问题不容忽视。除了课堂外的创造性教学行为,课堂相关的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也应当得到重视。课堂内的前沿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培训对于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具有关键作用。“5+3”一体化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仍有可改善空间,只有与时俱进、积极转变和适应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5]。

3.1 尽早开展“5+3”医学生的创新训练

缩短医学生培养周期使之尽早投入临床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使我国医疗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必要条件,二者皆不可忽视。当前的“5+3”教育模式中“重临床、轻科研”的特点较为突出,需要在科研创新培训上投入更多[6]。而从学生个人意向上来说,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不仅有科研实践经历的高年级学生支持尽早开展创新训练,较低年级的“5+3”医学生也对早期参与创新训练持认可态度。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锻炼学生扎实的临床技能,也要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会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并以科学的方法解决临床困难,是“5+3”医学生们的发展方向。

3.2 丰富课堂相关的教师创造性教学形式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3”医学生对当前课堂相关的创新培训内容满意度不高,凸显了课堂中前沿知识传授的匮乏以及科研课程安排的不合理之处。作为身兼临床重任的高校教师,医学院的教师时常存在备课时间不足的困难,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当今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教师可以顺势采用新时代下的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运用网上视频、微课、医学App和微信公众号等[7]。利用新科技缓解教学压力,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形式,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使用网上医学文献数据库(如pubmed、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等)进行前沿知识的学习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8-9]。此外,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既能促进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激励学生勇于探索。

3.3 适当增加科研理论与实验课程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传授前沿知识和启发创造性思维以外,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极为重要。然而,科研技能的训练并非易事,需要高校、导师和学生的协调配合。本次调查发现“5+3”学生对科研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需求强烈,提示高校应适当地增加相关课程的安排。作为导师,应当做好早期的科研“传、帮、带”工作,为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其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0-11]。而作为学生,应当主动与导师及实验室师兄师姐交流学习,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只有三者相互合作,才能提升“5+3”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4 结语

培育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宗旨,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加先进和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模式。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灵魂人物,其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不可忽视。“5+3”一体化医学生作为高水平医生的储备选手,其培养任重道远,如何平衡好其临床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学习是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和携手探索。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医学生创造性创新能力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