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理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方法

2021-07-29孙晓润张建平陈苹苹李翠轻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评价

孙晓润,张建平,陈苹苹,李翠轻,张 璇

(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河北 石家庄 050200)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的过程性评价[1],因其可显著提高医学课程教学效果和医学生能力素质而成为近年来教改热点,与终结性评价共同构建合理完善的评价方式[2-3]。药理学作为医学课程体系中一门承前启后的学科,知识点密集琐碎。对学生而言,其学习的复杂程度尤其体现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性,即对两个阶段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既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于此,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节点较晚,不能及时动态地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4-6]。然而,当前广泛开展的药理学形成性评价,普遍存在理念深入但方法、手段落地不足的问题。在教学时长、教师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科学选择形成性评价方法以获取教学收益最大化?结合药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多年来教学经验,我们总结梳理了药理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多种形成性评价方法,并将其整合为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素质养成和实践教学四个维度,旨在为教师开展药理学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提供可操作性较高的全景式参考,也可供其他基础医学学科教学参考之用,同时为进一步构建药理学形成性评价指南的研究奠定良好的素材基础(见图1)。

图1 药理学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四个维度

1 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是教学活动主阵地。除正常讲授外,教师还可采用考勤、提问、课堂讨论和PBL教学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充分互动,对其表现进行实时评价,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学生知识盲区并加以弥补,以取得更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1.1 考勤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很多药物认知和知识背景的铺设仅靠自学难以达到培养要求,药理学的学习极为依赖教师的启发引领作用。再加之学习动机、自控能力等导致的学习自觉性差异,药理学课堂必须严格考勤管理。通过考勤督促提高到课率,评价学习态度,促进有效学习。点名并在期末按一定权重计入学科成绩是考勤管理的常规做法,对学生出勤率有直接促进作用[7]。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考勤可以更高级的方式实现[8],如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二维码签到[9-10],我们使用的超星学习通App签到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快捷考勤方式。当然,考勤管理终究只是辅助,教师更应着力用内涵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把思想真正留在课堂。

1.2 课堂提问

提问是非常传统的检验学生课堂状态和新旧知识建构的有效方法[11]。提问内容至少可以源自三个方面:①前次课的知识点。复习性提问有助于了解学生对既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解决普遍性问题并调整后续教学方案[12]。②本次课堂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反应随机提问,学生回答情况是教师实时调整课堂节奏的重要判断依据[13]。③交叉相关知识。这类提问主要用以评价学生对交叉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和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判断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14]。学生为跟随课堂节奏所做的思考,是听课效果的有力保证。课堂提问可实时纠正学生在教师“一言堂”听课模式下容易出现的思维懈怠,是简便易行的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方法。

1.3 课堂讨论

古云:“诗书讨论,相求以益”。适度引入课堂讨论作为形成性评价,能够充分检验和调动学生思考表达的主动性,通过思维碰撞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可供药理学课堂讨论的素材包括:①当堂重点内容。安排在每次课的最后进行讨论,通过学生发言情况评估教学效果。②综合性问题。针对一些重点章节或药物,在课堂讲授完毕后设定综合性问题开展分组讨论,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并对其专注程度、表达协作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进行评价。甚至可以讨论形式授课,讨论内容提前发给学生自行学习查阅,课上分组讨论后由教师总结重点内容[15]。

1.4 PBL教学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有助于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和开展建构性学习,是当前很多医学院校教改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极有价值的形成性评价方法[15-16]。成功组织PBL教学,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逻辑思辨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等。例如在心血管系统药物教学中,PBL 教学可围绕生理学中已经学习过的心血管生理展开,使学生在一系列问题引导下对疾病的病生基础、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拓展[2]。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进度,及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根据学生对前述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评分[12]。然而,PBL并不适合大班教学,如有专门的PBL教室作为教学场地更为理想,这也从另外的角度佐证了医学教育确实当属精品教育。

1.5 测验

测验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收集教学反馈方法。通过测验题目中涵盖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检验学生的领会程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习兴趣,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测验可根据时机分为随堂测验、阶段测验(含期中考试)等。随堂测试有利于学生对当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阶段测验可以考查学生对一个阶段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及时改进学习方法。测验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知识点,更有目的地改进教学[17]。测验形式可以是口试、笔试,或借助微信、学习通、问卷星和雨课堂等平台进行在线测试,条件具备的学校还可依托自主校级网络平台建立题库对学生进行网上测验。

2 课外学习评价

课堂教学并不是课程教育的全部。特别是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内容多、学时短,课外非正式环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续。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专业外语训练和撰写读书笔记等形成性评价方法,对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外语水平和培育终身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2.1 课后作业

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不会像理工科课程那样布置大量习题性质的课后作业,针对普遍存在的“平时看书少,考前突击背”现象,完善策略是布置一些开放性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供学生学习思考,巩固知识点[17]。药理学的课后作业,应引导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网络资源等来完成,注重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做出评价和教学策略的调整[6]。

2.2 自主学习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自主学习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方便易得的虚拟学习环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载体。疫情背景下,网络教学平台得以充分建设和完善,使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疫情之后的这个学期,我们的教学方式也随之进行了有益的调整,线下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同步展开,对学生持续开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训和引导。平台的内容组织是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学习内容不仅要有明确的理论知识,还要适当提供药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必须设置师生互动区,学生的问题和意见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答回馈。学生在平台的学习、互动记录均可作为自主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依据[13,22]。

2.3 专业外语训练

随着医学领域国际交流日趋增多,英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学生在专业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本科阶段是专业外语素质养成的最佳时期,然而受限于师资、教材等,各校医学专业外语开出的课时非常有限,覆盖学科也不够全面。鉴于这种情况,医学专业课教师在专业外语训练方面应有所担当,安排学生阅读英文经典专业原著及高水平英文文献,布置一些阅读翻译训练,对提升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兴趣及促进个人发展很有意义。提交的译文可作为形成性评价依据,既评估学生当前水准,也为其找到进步空间。条件具备的学校还可引入双语教学以提供更多专业外语训练的可能[14]。

2.4 读书笔记

精读和泛读的阅读质量与收获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应鼓励学生在教材之外,精读教师推荐的相关参考书籍,并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感兴趣的内容撰写读书笔记,通过学生提交的读书笔记,可以评价其内在的专注程度与收获并给予相应指导[12]。通过撰写读书笔记精读书籍,有助于挽救知识快餐时代学生日趋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学科内涵的理解,尽早完成专业框架的构建,同时引导学生深度感知阅读乐趣,提升阅读品味。

3 素质养成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发展依托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不但要多角度评价提升学生在课堂内外的知识获取和掌握程度,还应着力考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养成。

3.1 PPT演讲

PPT应用是现代职场中重要的综合技能,既要求能对内容进行深入领会和精炼整合,也需具有一定的设计制作技巧和演讲能力。学生阶段开展这方面的训练,对以后职业和学术发展大有裨益[18]。适合训练学生PPT演讲的内容有:①部分难点较少适合自学的章节。例如解热镇痛抗炎药、消化和呼吸系统用药、抗过敏药等,由学生课下分组自学,以PPT形式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可对PPT的内容、制作和现场表达等进行综合评价[15]。②综合性问题或病例分析。由学生课下分组研读文献学习讨论,课上以PPT形式分享小组学习成果,教师对此做出评价,还可安排进阶版的学生自评与互评[11]。③药理学相关资讯进展。这个评价方法我们坚持了很多年,学生反响良好。由教师选择药理学相关资讯进展等作为专题,布置给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研究并制作PPT,每次课安排大约10分钟的学生讲解时间。一个学期的话题信息量足够丰富,水滴石穿地让学生感受了教材之外更加鲜活生动的药理学世界,既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又能提升PPT应用能力,课时允许的前提下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形成性评价方法。

3.2 学生辅助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所承载的强调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等教学理念对高校教改具有启示意义[19-20]。借鉴翻转课堂的形式和理念,药理学教学中可引入学生辅助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选择内容相对简单的章节,布置给学生通过预习设计课堂教学,并在课上把内容讲授给大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其进行评分和指导[14]。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辅助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增强知识内化,使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高,同时还能有效利用课堂思政,因材施教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另外教学相长,教师可从学生思路和视角受到启发,更好地改进教学。

3.3 综述论文撰写

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初步具有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撰写综述论文就是很好的基本功训练。我们的做法是精选一些药理学相关主题在学期初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兴趣做出选择,查阅资料撰写综述论文期末之前提交,并对论文字数和参考文献数量提出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查阅、整理文献的能力和综述写作水准做出反馈和评价。在综述论文写作中,学生能够获得比被动学习更多的成就感,教师的适度鼓励也使其学习自信心和动力大大增强[14]。

3.4 科研初步训练

学生科研成果的集中呈现一般是在硕、博阶段,但科研兴趣和方向在本科阶段就已展露。这个阶段可以建立一些课题小组,选择教师布置的科研课题适当安排科研初步训练。教师可对学生设计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性等进行评价和指导,有助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训练其综合素质、初步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7]。我校中药药理教研室的做法是,从教师科研项目中遴选内容作为学生科研选题,由教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并协作完成,以这样的方式评价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等,收到理想效果[21]。当然,受教师时间精力限制,科研训练并不适合面向全体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兴趣意向有所选择,否则流于形式反而有悖初衷。

4 实践教学评价

药理学的实验方法适用于各个生命科学相关学科,其实践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育。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密切接触,是对学生开展形成性评价、以考评促学习的重要形式[22],见图2。

图2 药理学教学中的多种形成性评价方法

4.1 实验操作

实验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并记录各组学生动手及配合情况,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操作过程是否有独特的见解或创新,能否取得预想的实验结果等可作为评价依据。同时引导学生相互监督和评分,实验结束时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总结发现的问题。通过日常实验操作,可以考察评价学生的实验态度与认知、动手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等[11,14]。

4.2 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是对整堂实验课的梳理和总结,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诊断反馈学习薄弱环节,同时帮助教师选择更加合理全面的授课素材[14]。教师根据实验报告书写、实验结果和结果讨论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对学生分析表达和学习再加工能力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12]。

4.3 实验口试

教师可将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编成试题形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随机安排抽考,由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口述答案,这种评价要求学生短时间内迅速思考分析,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1],对提升学生素质、改进实践教学也具有积极意义[14,23]。教师通过这种良性互动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根据每个学生状况给予个性化引导和激励,并适当调整实践教学进度和方法等。

4.4 开放性实验

与验证性实验相比,开放性实验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验选题可由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提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教师对设计性实验提出原则和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验室条件设计可行性实验方案并在课堂开展实验。开放性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实验情况,及时发现指出问题,实验完成后对实验过程、结果和实验报告进行打分并反馈给学生[12]。

5 结语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夯实医学生理论基础、搭建临床思维以及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4]。为科学开展药理学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有效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我们采撷了大量已有报道的药理学形成性评价方法进行遴选研究,并从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素质养成和实践教学等四个评价维度进行了梳理整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环境、设施和授课对象等分别加以调整选用。与很多形成性评价方法的具体实验研究相比,我们的研究是在其基础上的提炼与升华,试图呈现的是可操作性较高的形成性评价全景式参考。科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大量教改实践基础上并在实践中修正和完善,我们也将在这个方向不断深入研究,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药理学教学形成性评价指南,在课程日常教学点滴中努力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教育是良心事业,医学教育则更是关系着健康中国的未来。在这个层面上,所有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而进行的教改实践探索都意义非凡。

猜你喜欢

药理学实验评价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玄参-麦冬药对治疗焦虑症作用机制
药理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