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缺氧”教学中的探讨

2021-07-29饶玉良严钰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政实验课程

饶玉良,严钰锋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上海 20003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准确把握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精神和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科、专业和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协同创新,转变观念,将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切实提升功能学科实验课程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使课程学习转化为学生主体的价值追求和理念建构,引导与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的意义

1.1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概况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有机融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2-3],主要探究机体机能活动规律、病理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课程[4]。功能学科实验有丰富的育人元素,在课程实施中,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课前预习、教学实施、拓展延伸等主要教学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功能学科实验的有机融合,立德树人、思政育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严谨作风,培养新时代医学科技创新人才。

1.2 缺氧实验

缺氧是因组织的氧气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临床各种疾病中极为常见。根据原因和血气变化的特点,缺氧可分为四种类型: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和循环(心源)性缺氧四种。

1.2.1 缺氧实验基本原理

缺氧实验采用小鼠为实验动物,通过五个实验模拟了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和循环(心源)性缺氧等四种不同类型的缺氧。设置装载等量的钠石灰和玻璃珠的两个不同密闭环境,小鼠进入密闭环境后,氧气消耗会造成所在环境中的氧浓度下降,引起低张性缺氧;通过吸入含有CO的气体和腹腔注射亚硝酸钠两种不同方式,影响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引起血液性缺氧;腹腔注射氰化钾,影响小鼠氧化呼吸链,引起组织性缺氧;密闭空间里放入两只年龄不同的小鼠,观察年龄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2.2 缺氧实验的教学目标

缺氧实验是通过小鼠模拟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观察小鼠在缺氧时呼吸深度、皮肤黏膜、血液颜色和活动情况的改变,分析各种类型缺氧的发生原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缺氧实验通过缺氧相关案例的有机融入,引导学生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关注国家发展,提升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用科学的视角发现科学问题,提升科学素养;强调珍爱动物、尊重生命,关注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严守法律、生命至上,提升生命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2 课程思政案例有机融入缺氧实验

缺氧实验模拟了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和循环(心源)性缺氧等四种不同的缺氧。每种缺氧都有很多思政素材,深入挖掘素材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到缺氧实验,在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同时,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2.1 低张性缺氧

2.1.1 中国机长

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川航3U8633航班紧急迫降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等多重考验,川航机组面对突发威胁,临危不惧、默契配合,圆满化解危机,机上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无一人受伤。调查发现,执行本次航班的B-6419号机右风挡封严可能破损,外部水汽渗入并存留于风挡底部边缘,电源导线长期浸泡后绝缘性降低,在风挡左下部拐角处持续电弧放电,电弧产生的局部高温导致双层结构玻璃破裂,风挡不能承受驾驶舱内外压差从机身爆裂脱落。

课程思政融入:高海拔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诱发低张性缺氧,但全体机组人员凭借着临危不惧的专业素养、娴熟过硬的专业技能、坚决果断的专业作风、顽强拼搏的信念意志以及为生命负责、为人民负责的担当使命,克服种种困难,顺利返航。而本次事件的起因仅仅是细小的封严破损,提示细节决定成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培养学生专业严谨、细致认真。

2.2.2 攀登者

电影《攀登者》以1960年与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事迹为背景,讲述中国攀登者怀揣着最纯粹的梦想集结于珠峰,肩负时代使命勇攀世界之巅的故事。结合2020年重新测量珠峰高度、华山医院登顶珠峰的首位中国外科医生吴劲松的故事,充分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强盛,经济科技水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拓展到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深海下潜等和缺氧相关的重大工程,更多地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课程思政融入:登山是挑战性极高的高海拔极限运动,涉及低张性缺氧,只有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实现。相关案例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感悟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激发爱国主义精神[5]和民族自豪感,拓展了我们医学生的担当使命,我们既是国家发展的受益者,同时,我们也将努力学习,更好地促进国家未来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2.2 血液性缺氧

2.2.1 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

结合最新一氧化碳中毒新闻案例,分析归纳常见非生产因素一氧化碳中毒原因:①燃气燃烧时,如果氧气(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并随烟气一起排出。②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时间太长,门窗禁闭通风不良,空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中毒事故发生。③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或未安装烟道,热水器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在浴室或房间室内。④热水器烟道安装不规范,与热水器接口处连接不严密或者有裂缝,不能将烟气有效排放到室外。⑤烟道室外部分管道安装不规范或者没有防风帽,致使大风天气时,烟气倒灌进室内等。⑥在密闭空间使用木炭取暖,吃炭火锅、点炭火盆。⑦开车时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在车窗密闭、开着空调的车内睡觉等。

课程思政融入: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非常常见的血液性缺氧病例,尤其冬季高发。通过案例的融入,深刻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情形,有利于今后医疗实践中的健康宣教,做到更好地预防。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科技的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能够更好从源头上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的概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2.2.2 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的不恰当甚至违法使用,容易造成中毒事件发生。事实上,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多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亚硝酸盐急性中毒最常见于下列情况:①误将工业盐当食盐使用;②不法商贩为图便宜购买工业盐来代替食盐;③肉制品、泡菜及咸菜腌制不当或腐败变质;④投毒。亚硝酸盐可以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而导致中毒的发生。

课程思政融入:加强科普教育,严肃法治观念,健全规章制度,源头做好有毒有害物品监管[6],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3 组织性缺氧

结合网上购物平台销售含有氰化钾的药箭致人死亡的新闻,分析氰化钾致人死亡的机制。

课程思政融入:加强科普教育,增强法治观念,加强剧毒物质源头管理,严格把控剧毒物品的销售、运输环节,提高民众防范意识。结合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制度,强调完善制度、遵守制度的重要性,强调危化品管控工作的要求、规范和重要性。

2.4 年龄因素对于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思考年龄因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影响。

课程思政融入:珍惜时光、加强锻炼、维持机体良好状况。同时,在临床实践中,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因素,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2.5 辩证思考低氧的好处和临床用途

白血病人到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后,病情会有所改善。上海交大医学院陈国强院士据此推测,低氧对白血病可能有正向作用,启动了“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新机制的提出与发展”研究,发现低氧和低氧模拟化合物能够有效诱导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在内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分化,为诱导分化治疗模式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以外的其他白血病的突破奠定重要理论基础。另外,低压舱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

课程思政融入:缺氧并不都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阴阳学说,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学会用科学的视角发现问题,展开系统科学研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思考问题,形成科学的哲学思维。

2.6 新冠确诊患者供氧有效保障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大量的确诊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肺部损伤,多伴有胸闷或轻度的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需要给予氧疗,俗称吸氧。面对大量患者短时间需要大量供氧的严峻挑战,武汉各地医院紧急调配,全国各地医疗物质空运武汉,相关工业生产企业尽快改造转产医用氧气,有力地保障了临床氧气需求,挽救了无数生命。而对比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大量患者死亡的惨痛事件,引发学生思考。

课程思政导入:氧气是临床常用医疗物资,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量需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淋漓尽显。国家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健康,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表现出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等充分展现出中国人的担当、情怀、责任和精神,激励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担当。强大健全的工业体系,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满足国内各种医疗物资需求,并支持其他国家抗疫工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气度、中国精神!

3 课程思政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功能学科实验综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一系列综合性试验帮助同学们将单科教学相互独立、分散的相关知识在实验教学中得到有机的联系和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弥补了分学科教学的不足[7-9]。功能学科的实验教学一般会分成四个环节:预习环节、讲解环节、实验环节、报告环节。缺氧实验的教学流程见图1。

图1 缺氧实验教学模式图

3.1 预习环节

缺氧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病理过程,涉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相关知识较多,要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在学生预习阶段,通过网络方式提供上述与缺氧密切相关的思政融合素材,例如敬业精神、爱国情怀、科学精神等思政案例,学生以小组方式学习,分工协助、合作交流,讨论相关素材,将这些思政教育元素与缺氧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初步认识。

3.2 讲解环节

结合预习阶段的思政融合素材,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探讨研究,进一步强化和挖掘思政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缺氧知识有机融合,进一步深化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训练辩证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3.3 实验环节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伦理要求,注重动物福利,善待实验动物,尊重生命。严格规范实验操作,认真观察缺氧小鼠的呼吸深度、皮肤黏膜、血液颜色和活动情况的改变,客观严谨记录数据,科学系统分析各类缺氧的发生原因和病理生理变化,严格训练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报告环节

客观系统全面记录实验数据,规范严谨科学地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作风,避免实验记录不完整、不规范行为,拒绝实验数据造假的伪科学行为。牢固树立科研诚信意识,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4 结语

缺氧是临床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脑、心脏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易导致机体死亡。缺氧实验通过五个不同内容模拟了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和循环(心源)性缺氧等四种缺氧类型,学生观察小鼠缺氧时呼吸深度、皮肤黏膜、血液颜色和活动情况的改变,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整个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素材帮助同学们树立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强化仁心仁术和求真务实的意义,激发敬业奉献的精神以及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通过哲学思辨的方式启发和训练科学思维。实验动物的牺牲和奉献,激发同学们动物福利的意识,敬畏生命、护佑生命、保障健康的担当。思政融合的缺氧实验教学实现了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溶盐入汤、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思政育人的目的。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除需要掌握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精神和品格意志[10]。大学阶段,通过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境界非常有必要。在功能学科实验课程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素材,发挥实验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夯实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培养有温度、有情怀、有理想、有担当的医学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实验课程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