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究
2021-07-29于影赵冉
于 影 赵 冉
(长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教育部颁布的〔2018〕2号文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强调:“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助力学生在参与、互动、实践中理解与掌握政治知识重难点,巩固思政学习质量。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要勇于创新,注重高校学生知识的内化与技能的体验习得,助力高校学生构建人生“三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及意义
(一)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的“三观”构建有关,具体可分为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法律观。[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对学生“四观”的实践教育。
1.人生观的实践教学
人生观是高校学生对生命、对个体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的一种观点和态度。积极的人生观引领高校学生健康成长。[3]高校可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加强对生命价值等内容的宣传;采用名人效应、榜样作用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咨询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2.道德观的实践教学
道德观是高校学生的道德素养。在素质教育时代,“立德树人、德育教育”成为教师研究的主流方向,学生道德观低下会产生多种不道德、不文明、不友好的现象。教师可让学生观看不文明视频短片、观察路人不文明的习惯,引起反思。通过道德案例分析、辩论、交流研讨、座谈会等,学生能够感受道德的重要性。
3.政治观的实践教学
政治观是高校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学生对国家政策、国家方针等表现出的坚定的、正面的、认同的观点和态度。教师可借助案例、讲座、影音观看了解我国红色历史,在实践中体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开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政治文化的交流研讨活动等。
4.法律观的实践教学
法律观是高校学生对于我国律法的认知、对律法知识的了解、对法律活动的观点态度。法律观的实践教学可借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影音视频观看、社会热点现象研讨、社会调查等,可使学生感受法律观培养的重要性。
(二)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有以下几点:一是实践教学满足了学生的互动性、参与性、讨论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二是实践教学将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使学生在真实的参与、体验、实地感受中学习、认知,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得到内化与熏陶;三是实践教学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途径,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社团组织、实地参与、影音观看、案例研讨、户外实践等,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四是实践教学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再单一地考查学生知识的积累,开始关注学生技能素养的习得,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效率。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
为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和教学现状,笔者借助问卷星对吉林省5所高校共200名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具体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一是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视度不足。题1有61.4%的学校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从题2、题3、题4来看,有36.7%的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完善的考评标准,有11%的学校拥有专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老师,有19.2%的高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立了专项的经费。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较少、质量一般。结合题5、题6能了解,43%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在3—5种,有27%的学校实践教学形式在3种以下,32%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收获较大。
表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表
从表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情况调查表”能了解到以下问题: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并不符合学生需求。结合题1、题2能了解有65%的学生期待三下乡活动,62%的学生期待社会调查,48%的学生期待青年志愿活动,学生期待的实践教学形式排行前三的是三下乡、社会调查和青年志愿活动。实际上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形式是课堂讨论、辩论、报告、讲座、知识竞赛等,并不符合学生预期。二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安排不合理。结合题3、题4、题5能了解有27%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较多,27%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教学,49%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负责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表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情况调查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策略探究
(一)加深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从表1第1、2、3、4题可知,部分高校并未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践教学的优势和作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三观”,在负面新闻、案例的影响下,部分学生思想受到侵蚀,出现了政治立场不坚定、价值观功利化、道德水准下降等问题。高校要重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常态化工作,使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队伍建设
从表1第5、6题和表2的第4题可了解,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存在专业能力较低的问题,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收获不足,且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问题。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一支科学、专业、理性、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可从培训、外聘、毕业生留校这三方面入手;二是不断补充年轻教师,将资深教师与年轻化教师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促使思政教育队伍更新思政教学观念、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为思政教育带来活力;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验,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兴趣,与时俱进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能契合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需求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形式,以趣味、创新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
(三)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
结合表1第6题和表2的1、2题可知,目前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上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向往的是参与、体验、实践、趣味的三下乡、社会调查、青年志愿等实践活动,但教师也不能放弃讲座、知识竞赛、课堂研讨的形式,教师要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信息手段创新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
1.构建“新媒体+思政实践教学”形式
教师可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教师要利用慕课的广泛性和覆盖面广的优势,推广思政教育短视频和课程,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限制,随时、随地开展思政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质量;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创设符合本校特色的有关思政内容的App,通过微博、微信、抖音、豆瓣等新媒体的影响力,创设“校政App”,满足学生需求,设置“新思想”“要闻”“党史”“学校介绍”“论坛交流”等多个板块,学生可从中学习、观看、了解时事新闻。
2.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践体验
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联系社会机构,定期组织、安排学生前往周边的社会场所展开青年志愿活动、社会调查和三下乡等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要求学生习得对应的思政学分和积分,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讲座、报告、知识竞赛、课堂讨论、辩论等都有对应的积分,学生修满规定的积分才可申请三下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以此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
(四)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
结合表1第2题和表2第4题能了解,目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没有科学、完善、系统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学生的思政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监督,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教师可结合“互联网+”技术,创设一个“互联网+思政实践教学+考评”的思政评价机制,在以“积分”约束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技能习得和素养培育。如教师可根据思政课程规定分数并为实践教学活动设置积分。如阅读文章一篇1积分;视频观看5分钟以上1积分,重复观看不计分,低于5分钟不计分;在视频、文章最底端的“交流栏”发表一篇2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经过审核后可得2积分;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按活动情况加减分,如知识竞赛5积分,讲座、辩论、研讨2积分,三下乡、社会调查、青年志愿活动10—15积分等。借助积分制提高学生“刷积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浏览文章、观看视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塑造思想品格、提升行为修养。
四、结语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存在若干问题。结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与学校重视、教师素养、实践教学形式、考评机制等有关。学校要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以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助力高校学生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