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型照护退休社区规划营建探析
——以美国CCRC社区为例

2021-07-28知罗文婧王玥周亚雷

华中建筑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活型组团养老

裘 知罗文婧王 玥周亚雷

1 研究背景

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相比2018年增长了439万,增长了0.25%[1]。人口数量大、增速快导致对医疗资源需求量激增、养老需求多元化等难点,养老可持续化被提上日程:《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提出了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制与政策法规体系的目标,因此综合养老设施营建刻不容缓[2]。

单一对象的养老设施存在照护对象不细化、护理不可持续的问题,而过度照料会降低老年人主观能动性,加剧身心衰老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逐步展开养老服务体系的结构性调整,细化老年人群分类对应不同要求的养老服务,并以公共福利政策支持社区养老。在此之后逐渐出现囊括了各衰老阶段老年人的“可持续照护”社区理念,强调通过提供从健康到临终的不同阶段对应的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以实现养老生活的持续性。

该理念发展出的混合社区在各国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日本2001年确立长期照护制度覆盖多年龄段照护人群[3],并全面施行“小规模生活单元照护”,落成多座持续照料型养老社区[4];英国的“去机构化”社区照顾模式主要分为“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两种形式[5],并通过家庭照顾、居家养老服务、老人公寓、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将社会养老服务引入家庭和社区[6];美国的持续型照护退休社区CCRC模式,为养老者提供各衰老阶段的照护服务,在此模式下养老的用户余命年龄是其他老年人的1.5倍[7]。因此,美国CCRC社区的规划设计经验较广泛地被各国持续照护社区参考借鉴,且对我国园区类综合养老设施规划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 美国CCRC社区规划特征

美国CCRC 持续型照护退休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大多数营建于郊区[8],源于其地理社会背景特征——充裕的土地资源与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相对于均质化排布的普通社区,美国CCRC社区将所有老年相关居住、娱乐、医疗设施集中配置(图1),因此,总体布局实际上是生活与配套服务组团的规划考量。

图1 整合养老资源的CCRC社区模式示意图

2.1 业态分区组团化

CCRC社区的功能业态按老年人居住、娱乐、健康需求分为三类[9]。

居住组团: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分组团规划生活区,相似病理程度的老年人集中居住,由此形成独立生活型、协助生活型、专业照护型和失智护理型四类居住组团[10],并散点布置服务设施满足日常需求。

公共活动组团:根据社区规模、老年人健康状态配置高频次、集中式、多业态的公共娱乐设施如SPA、泳池、俱乐部、图书馆等,建设为社区公共活动中心,鼓励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外出活动交往,同时吸引潜在住户客群。

医疗护理组团:CCRC社区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保障住户的护理需求:在具有护理需求的协助生活型、专业照护型和失智护理型组团内安置护理站,并于三类居住组团周边建设护理疗养院或与社区附近大型医院合作。

2.2 规划组织结构化

居住组团、公共活动中心、医疗护理组团在平面规划上依据排布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递进式布局与向心式布局两种。

递进式布局由对公共设施的需求程度依次递进排布三类居住设施,身体机能越差的老年人居住离护理区越近;向心式布局集中布置公共活动空间,各个类型生活单元围绕中心排布,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此外,在高密度都市圈中有高层建筑的不同楼层设置护理区与生活区从而解决老年人的持续型照料需求的做法[11],是CCRC社区在垂直方向上的变种,但由于其不具备园区型养老设施布局特征,因此本文不作详细展开。

(1)递进式布局

在大型CCRC社区中,居住组团无法均质共享活动与护理中心资源,因此将公共区规划在中心区域会导致资源浪费。在由自理空间向护理空间过渡的过程中,老年人活动性减弱,生活重心由娱乐向医护转移,因此此类规划中多采取平面布局“自理-介助-介护-护理院”的层级性过渡的做法,由需要照护的程度决定其排布位置,从而达到社区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化(图2a)。在该类社区规划中,除活动中心和护理院外,老年人日常起居生活所需由散点分布于各个居住组团内部的小型服务设施满足,形成多个“类村落组团”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增强组团间联系的目的。

图2 左:递进式布局(维多利湖之乡间别墅)范例 右:向心式布局(列辛顿退休人士社区之堪达尔)范例

(2)向心式布局

对于小于200个居住单元的CCRC社区,需要满足的功能需求统一、规模更小,多为集中化布置。如图2b所示,不同生活居住单元围绕活动空间、中央公园分层展开以组织功能,避免居住空间与公建过于分离、自理老人距离公共活动区域太远导致资源分裂。其中,由于医护空间交流性弱、针对性强,大多邻近介助介护组团作为配套设置或与活动中心相邻而建,一般不会作为规划中心存在。

3 社区功能配套组合模式

CCRC社区三大功能组团衔接老年人从自理阶段到临终阶段的需求实现衰老过程照护的持续连贯。针对老年人生活能力衰减,CCRC社区功能组成可细分为表1。

表1 各阶段老年人群体对应产品类型

3.1 全龄段覆盖的居住组团

老年人的居住空间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生活起居的宅内功能及户外花园,位于住宅组团内部适宜各龄段人群的公共活动与单元化的照护空间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针对健康老人的独立生活型组团

在CCRC社区中的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三类人群对应的居住单元比例一般为12∶2∶1[12],其中独立生活型组团内老年人身体健康,因此功能方面不植入医疗模块,单元数最多的独立生活型组团以单元组合类型与空间独立属性可以划分为集中公寓、集合住宅与独栋别墅三大主要形式(图3)。

图3 左:集中公寓模式 中:集合住宅模式 右:独栋别墅模式

集中公寓采用功能一体化设计与通廊型平面布局高效利用空间,在整栋楼中分布两列居住套间,依需求细分为单卧室套间、起居餐厅合用套间与双卧室套间等类型。户型除卧室外可容纳小型厨房与完整卫生间,并在适当位置配有服务空间:部分功能如起居间移至公共区,因此单户居住面积较小,在保证隐私的基础上增强室外共用性、促进交流。

独立住宅常见于大规模CCRC社区,可分为集合住宅单元与独栋别墅两种形式,居住面积较大且功能完整。集合住宅为一梯多户单元型,一个核心筒配备2~4个住宅单元,每个户型具有完整的卧室、起居室、卫生间、厨房、餐厅,能在室内完成日常活动,因此隐私性强;独栋别墅一般有2~4层,内含地下室与车库,单个住宅单元即为一栋建筑,除集合住宅包含的房间配置外,独栋别墅另配备独立院落与露台,因此具有良好的景观性,是居住质量最佳的住宅模式。

(2)针对介助老人的协助生活型组团

协助型组团建筑多采用酒店公寓型空间组织流线与集合住宅形式保证使用效率(图4):将服务护理、公共空间移至房间外,方便护理人员提供日常服务;在住宅楼的低层或顶层集中设置读书、棋牌、影视、运动、餐饮等公共活动站点,分楼层设置生活型组团不具备的日常护理服务站,核心化老年人的活动范围便于照料[13]。

图4 独立住宅与集中公寓居住模式归纳

由于介助老人行动能力有限,因此相对于自理老人的集合住宅,该组团的居室功能简化,采用配置智能化设备、提供三餐并缩小厨房面积或将厨房与其他房间合并、减少卧室数目或降低使用面积、限制电器功能、增加智能管家服务与健康监控设备等做法,使老年人在居住单元内保证基本起居需求。在居室空间外,8~10居室为一个小规模护理单元,于标准层中心或拐角设置护理站,满足日常照护需求。

(3)针对介护型老人的专业照护型组团

在介护式居住组团中,护理单元各自有独立出入口,并以中心的护理区与公共服务区为核心进行联结形成护理组团,包含护理、公共、办公、辅助等配套。老年人居住空间以家庭化病房布置,分为单人间和多人间,用隔墙将床位隔开保证私密性,并安排床位与独立卫浴,部分户型有小起居室。居室外的公共空间设有接待、交往、休闲场所,并于护理单元中设置护士站与餐厅[14]。

小型护理组团的护理区与公共区集中设置使服务更为集中,而大型护理中心为保证服务半径,将护理区与公共活动区散点布置于各个护理单元中。照护单元的放置根据建筑平面布局的不同发展出了核心、散点两种基本类型,由不同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和变形,可衍生出多元化的平面造型,例如“品”、“P”型等,满足不同管理需求(表2)。

表2 专业照护型组团中常见基本平面类型

(4)针对失智患者的失智护理型组团

失智患者由于认知功能持续衰退症状难以自理,因此居室内部的家庭化布置与介护组团类似,空间尺度较小以减少患者的压力和焦虑;其次由于患者无法参与大规模集体活动,单个护理组团一般控制在10床以内,患者活动范围集中在建筑内。居住单元的平面组织主要有两种排布流线:一种是通过内走廊将各个居住单元联系在一起,并与公共管理与护理区域并置于组团内;另一种是居住单元围绕餐厅活动室护士站等公共空间展开平面布局(图5)。由于识路障碍症状,建筑内部需要以闭合环游回廊连接避免患者迷路。

图5 与公共区域并置的居住单元示例以及以公共区域为中心并相连的两个组团示例

3.2 分层级的公共服务配套

CCRC社区的公共服务组团提供的健身休闲、聚集人气、对外展示等系列功能是老年客户选择是否居住在该社区的考量因素之一,因此多位于项目资源较好的区域;如果社区规模较大,则优先靠近协助生活型组团,并于独立生活型组团内散点分布公共服务模块(图6)。配套业态和多样化程度与社区规模、定位有关,因此各类规范没有给出明确的功能与面积配比,而在实践项目中一般由动至静分为五大类:体育、交际、文化、工艺、餐饮[9]。

图6 公共服务与各类居住组团的构成关系

体育类包括高尔夫、游泳、健身等运动;交际类可分为棋牌、舞会等形式,针对活动范围大且有交流与运动意愿的独立型生活组团老人,距离其住宅有一定距离;文化类主要指艺术熏陶类功能业态,如音乐厅、博物馆、老年大学等,而工艺类囊括各类需要手动参与的体验类项目,如编制、绘画、陶艺等,协助生活型组团与独立生活型组团的老年人均可参与,且考虑部分人群活动不便的情况,协助生活组团内也会散点分布少量文化工艺类休闲模块[15]。而静态的用餐空间对所有身体阶段老年人开放,但可达程度有所不同:介护老人需在居室内就餐,因此采用送餐服务。

3.3 发散式的康复疗养

康复中心与疗养院有两种建设模式:第一种是集中布置于居住组团外的“护理疗养院”,提供日常体检、疾病初步诊疗与配药、慢性病康复与急病抢救服务,并提供少量床位供患者短期住院康复;第二种是分散在协助生活、专业照护组团住宅中的“护理站”,监测老年人的体态特征并保证在突发情况时护理人员能够快速采取应对措施。护理站经常与该层的公共空间相邻设置达到节省空间和方便看护的目的。

康复疗养业态适合园区中各类组团的老年人,但服务形式有所差别(图7):独立生活型组团在正常情况下不需专门设置护理点,住户需要时需自行前往护理中心接受服务;协助生活型组团每1~2层设置一个护理区进行日常身体检查与药品派发;失智护理型与专业照护型组团不仅在建筑内设置护理区,其组团位置亦靠近护理疗养院设置便于疾病照护与专业复健。此外,部分CCRC社区与所在城镇的市政配套相互依托,并与当地医院达成合作关系,在保障康复治疗需求的同时节省园区土地成本与运营管理资源,其社区平面布置普遍表现出“以护理中心为核心,护理站与医院为补充”的发散型功能布局结构。

图7 康复疗养配置关系(黄色为公共服务,蓝色为康复功能)

结语

在老龄化背景下,中国需要发展大体量的养老产品以解决养老负担,并根据老年人主观愿望和客观需要合理安排疾病干预措施、发展养老产品。针对我国国情,美国CCRC社区营建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在规划布局上,由于CCRC社区功能的多样性,各业态整合到不同养老建筑中,以软硬件的形式相互协调,从而在社区内形成完整养老产业链;在功能上,CCRC社区衔接不同健康状态的需求,拥有从自理到失能阶段老年人的各类生活形式,在“一站式”功能基础上满足需求的动态衔接;在目标人群上,CCRC社区拥有大量接纳高龄亚健康状态老人的居住容量,缓解现存的养老压力。

因此,我国刚起步的全龄段养老社区规划产品可借鉴美国CCRC社区模式的规划布局、医护经验,在此基础上发展营建适应我国土地政策、建筑规范、生活习俗与审美观的本土化可持续照料社区。

资料来源:

图2:作者根据《美国建筑师学会.老年公寓和养老院设计指南》 [M]绘制;

表1:作者根据资料集进行整理归纳;

表2:作者整理自《老年居住建筑》及《老年公寓和养老院设计指南》;

图3~5:作者根据资料集进行整理绘制;

图1,6~7: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生活型组团养老
养老生活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社会力量如何“组团”——蓝田推行“六融六共”
养老更无忧了
论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学模型
兵器组团“打雪仗”
云中山南岭栲群落的生活型与叶特征研究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特征及演替趋势分析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