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21-07-28关于旺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生化

关于旺

梁山县人民医院临床检验,山东济宁 272600

糖尿病作为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一种,就其诱因进行分析,主要因为胰岛素分泌缺失而呈现出患者机体生物作用丧失现象,特征表现为高血糖以及机体消瘦方面[1-3]。往往合并有高血压疾病,对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并且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环境下,会使患者机体诸多系统功能受到损伤,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威胁程度进一步加重,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展开糖尿病患者合理诊断,意义显著[4-6]。该次研究将该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分别行生化检验以及常规检验;将该院同时间段收治的58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组;通过对比组间疾病检出率,糖尿病同非糖尿病患者之间尿葡萄糖阳性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以说明生化检验于糖尿病诊断中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临床分别采用生化检验以及常规检验方法针对58例糖尿病患者展开疾病诊断。同时间段,将该院收治的58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组;研究组(58例):女20例,男38例;年龄区间为35~82岁,平均为(59.29±2.29)岁;病程区间为7个月~11年,平均为(4.23±1.26)年。参照组(58例):女21例,男37例;年龄区间为36~83岁,平均为(59.33±2.35)岁。纳入标准:①研究组患者均表现出多饮、多食以及多尿症状;②均接受生化检验以及常规检验工作;③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类疾病;②表现出肝肾功能不全现象;就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所有研究对象合理展开常规检验操作,就患者10 mL尿液进行采集,合理完成检验标本采集,主要利用尿液分析仪完成疾病检验,针对尿液标本利用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法完成检测,获得结果为阳性,证明患者患有糖尿病。②对所有研究对象合理展开生化检验操作,对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实施采取,合理展开EDTA(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血处理以及无抗凝血处理,对于研究对象糖耐量试验以及空腹血糖等检测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完成;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则证明患有糖尿病。

1.3 观察指标

就生化检验以及常规检验的疾病检出率展开对比;就研究组糖尿病同参照组非糖尿病患者之间尿葡萄糖阳性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TC(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G(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展开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验方法的疾病检出率对比

生化检验的疾病检出率(98.28%)明显高于常规检验的疾病检出率(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验方法疾病检出率对比[n(%)]

2.2 研究组和参照组尿葡萄糖阳性率对比

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72.41%)明显高于参照组非糖尿病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临床对比[n(%)]

2.3 研究组和参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对比

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临床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临床对比(±s)

?

2.4 研究组与参照组TC、TG水平对比

研究组糖尿病患者TC、TC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TC、TG水平对比[(±s),mmol/L]

表4 两组患者TC、TG水平对比[(±s),mmol/L]

?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于中老年人群中多发。其特征体现为高血糖方面,表现集中于多尿、多饮、疲乏无力、消瘦以及发病前肥胖等,其出现对患者工作以及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较为显著,对于此类患者于初期缺乏典型症状,伴随病情严重后,会呈现出蛋白质水平异常以及脂质代谢异常现象,从而对肝脏、心血管以及肾脏造成程度不同损伤,更为严重会使患者呈现出肾功能衰竭以及失眠等现象,对其生命安全以及健康水平造成严重影响[7-12]。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确定有效方法展开疾病诊断,对其预后水平会产生直接影响。以往在实施诊断期间,常规尿液检测方法运用难以获得理想诊断效果,较易呈现出漏诊现象。在此种情形下,生化检验方式有效运用,呈现出便捷、操作简单以及准确度高等系列优势,于患者中表现出较高接受度,并且其能够就患者糖耐量、血红蛋白等系列指标充分判断,就患者机体状况有效了解,从而使诊断有效率获得显著提升[13-18]。

具体在检验过程中,为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做出保证,于以下几方面需要给予充分注重:①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期间,需要保持空腹展开;②对女性患者在检验期间,需要将经期避开,防止阴道分泌物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③在实施尿液标本采集期间,需要确保>10 mL;④完成标本采集后,需要做到尽快送检,避免过长时间放置,使标本中葡萄糖表现出被分解现象,避免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最终确保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尿液检验,可使疾病检出率获得显著提升,并且就患者系列血糖指标水平可以充分明确,为临床治疗方案合理研究提供有力依据,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水平以及预后水平,充分发挥生化检验工作开展价值。

该次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生化检验的疾病检出率(98.28%)明显高于常规检验的疾病检出率(72.41%)(P<0.05);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72.41%)明显高于参照组非糖尿病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34.48%)(P<0.05);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46±1.06)%以及空腹血糖水平(9.26±1.23)mmol/L均明显高于参照组非糖尿病患者(5.43±0.76)%、(6.06±0.53)mmol/L(P<0.05),研究组糖尿病患者TC(9.85±1.95)mmol/L、TC (2.47±0.36)mmol/L高 于 参 照 组TC(5.05±1.09)mmol/L、TC(1.05±0.19)mmol/L(P<0.05),说明患者在患有糖尿病后,运用生化检验可显著提升疾病检出率,并且充分明确疾病特征。该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显著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增加程度明显,充分证明生化检验方式运用于糖尿病诊断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同常规检验比较,有效运用生化检验,可使糖尿病患者疾病检出率获得显著提升,并且糖尿病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也呈现出显著升高,最终对于糖尿病早期确诊提供有力依据及时治疗,改善其预后,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生化
采血为何要空腹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