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021-07-28段焕何
段焕何
摘 要: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本着更好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不管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模式都在进行改革,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阶段还是比较常见的,应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实现按照标准化的教学流程解决问题。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合理应用微课,强化学生的参与兴趣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重视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内容比较抽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大多由兴趣驱使,因此,在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通过微课开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的微课可以实现文字、图片、声音的融合,可以带给学生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使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感受到新鲜感。学生对教学感兴趣,参与度自然就会有所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融合,强化学生参与的兴趣。
例如,在小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统计问题进行统计收集,制作成学生比较喜欢的表格,还可以运用不同的颜色与动画的形式展现,通过这种多元的形式进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的讲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微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知识,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更容易掌握小学数学知识。
二、灵活应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學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往往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数学教学重难点知识没有进一步地细化和探究,使一些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表面上像是听懂了,但是实际上却没有深入地理解,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多不利的影响。这时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可以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重点知识的深入讲解,对小学数学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小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灵活使用,先来向学生讲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然后再利用微课图形动画结合的特点,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实现动态展现,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而且是细致并且全面地掌握。
三、巧妙应用微课,提升逻辑思维
学生往往感到数学有着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实现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想问题往往会比较直接。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和一些教学技巧的运用,利用更有针对性、形象性、直观性等多种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思维体系,使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小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公式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面积,这样的数学教学,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微课加以巧妙的应用,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原理讲解,一步步地推导出周长面积公式,实现逻辑思维的调动与应用。
总而言之,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傅清晨.浅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5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