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2021-07-28张宏林
张宏林
摘 要:在如今信息技术全面推行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行业也逐渐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力弱等发展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促进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
我国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与进步,使信息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一定推动作用。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方便、内容丰富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增强课堂的活跃度,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其他小学课程相比,小学数学内容较抽象,且该学科的严谨性与逻辑性较强,如果在教师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走神或有一部分知识没有理解,那么想要掌握之后的数学内容就具有较高难度,久而久之,小学生无法掌握基本的数学内容,甚至产生不想学习的念头,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利用新鲜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对于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内容用动图、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索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内容的意愿,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有利于提升教学成效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采用机械式的灌输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数学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融入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3.有利于增强学习氛围
在传统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升学率,因此学生拥有较高数学成绩,但无法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内容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技术的有效引入,可以为学生营造有趣味性、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例如,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地展现出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加大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
首先,相关教育部门应提高对学校建设多媒体技术的投资比例,同时学校对相关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完善,并及时补足缺少的教学器材。其次,学校应引进专业的数学教師,同时增加多媒体技术培训的次数,使教师在培训活动中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此外,数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丰富相关知识储备,从而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现阶段,部分数学教师不熟悉信息技术的使用,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另外,部分教师由于以往并不普及信息技术,因此几乎从来没有参与过信息技术的培训活动,所以教师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3.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实践平台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比起实践教学,数学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一定阻碍。如今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应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以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
[2]刘居康.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