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
2021-07-28俞秀萍
俞秀萍
摘 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主动吸收音乐知识,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之美,获得音乐的熏陶与侵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和谐的互动关系,更能增强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促进教与学的共同进步。可以说,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能促进学生发展音乐思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音乐;师生互动;现状;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成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礎土壤,师生互动拉近了彼此距离,课堂气氛得到活跃,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乐于接受知识,能
主动挖掘自我潜能,进一步体验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探析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热闹活跃,就能达到有效的师生互动。可实际上,一些热闹的氛围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转移,徒有形式却没有产生实效。有的学生参与音乐游戏,注意力集中在玩乐上面,并没有对音乐知识进行有效吸收,这种教学情景下的师生互动是低效或者无效的。再就是教师单方面认为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就产生了有效的师生互动。其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效果如何却不得而知,也有教师将注意力只放在个别理解能力好、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身上,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但是对班里的一些理解能力较弱、胆子较小的学生却缺乏有效的互动。在一堂有限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既需要与个别学生产生互动,也需要与全班学生产生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此外,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影响了有效互动,有的教师动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认为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知识的讲解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放在了次要地位。不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致喧宾夺主,影响了师生之间互动关系的建立,从而导致学生的音乐灵感难以被充分激发出来,无法获得正确的思考方向,得不到及时点拨,教与学效果不佳。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策略
1.营造氛围,促进师生互动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符合小学生认知以及心理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充分展示自我人格魅力,倾听学生发言,关注学生疑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呵护。为了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爱玩的特点,灵活采取教学形式,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情境,融入游戏、情景剧等,在寓教于乐的课堂形式中,学生身心感到愉悦,兴趣被激发,也乐于与教师互动,倾听教师的指导,认真思考问题,投入音乐作品欣赏中,富足心灵,丰盈精神。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动起来,教师不妨与学生一起做游戏、表演情景剧等,融入学生中,共同感悟音乐作品,共同创造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学生才会释放自我,释放天性,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积极向上、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的打造,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的音乐能力不断得以培养,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有效互动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创设也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为了避免简单的、毫无意义的问题,教师要切实研究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音乐认知上的一些重难点创设问题,进一步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同时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突破重难点,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拓宽视野。
3.搭建讨论平台,积极互动
要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沟通、交流、讨论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一些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不断进行思维与思维的碰撞,
激发创新火花。各小组围绕同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并选出代言人讲述小组的最终观点,教师综合评价下再进行归纳与总结,最终使学生在经历了讨论、交流、思想交融及沟通之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切实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也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尊重,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其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顾永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研究[J].华夏教师,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