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路径
2021-07-28薛怡君
薛怡君
摘 要:深度学习是指一种有利于鼓励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思考的学习情况。探讨了以提高深度学习能力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根据学生的认知体验进行渗透式教学,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教学,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深化整体教学,实现教学要素的有机衔接,建立信息框架。
关键词:数学教学;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在教授小学数学知识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多方面成长。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认真调整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
一、基于学生认知经验,开展渗透性教学
数学基本素质是数学课堂教学所创造的重要思维素质和关键能力,是数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一些教师十分重视知识教学,存在“只教知识”的现象,课堂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体验,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体验,根据学生的“深度学习”视角,将新知识与旧认知相结合和渗透,使学生能够内化、同化,创建清晰的信息系统,掌握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思维方法。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学习数学的态度,
使教学思想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教学。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系统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结合多媒体出示的主题和图纸提出问题:“张阿姨用18根1米长的木条围出一个长方形的花圃,要怎样围才能让花圃的面积最大?”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体验探索矩形区域,并允许学生结合多媒体图形进行探索。当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绘制适当的图形并计算矩形的面积时,教师让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沟通过程中,学生注意到有序列举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现有认知的局限性,并相应地调整学习方法。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列出正确的方法,并写下表中所有组合的可能性,以快速发现矩形的长度和宽度是多少,矩形花坛是最大的。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将新的数学知识融入原有认知系统,进行知识的再生和发展。这种渗透教学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数学素养。
二、巧借探究活动,渗透分类思想
分类思想是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对各类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分类观念,有助于学生养成具有逻辑性、综合性、规律性的数学思维习惯,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基本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时会出现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学生就能有条不紊地思考。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设计小组讨论活动,使学生在讨论分类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如有的小组以角度为分类标准,将直角三角形划分为一类,将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划分为一类,然后进一步分类非直角三角形,其中一类三角形有一个钝角,另一种类型的三角形全是锐角。让小组代表展示分类结果。“是否有不同的分类?”老师进行提问。除了角的不同,还可以按边进行划分:一种三边都相等,一种只有两边相等,还有一类是三条边都不相等。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小组能更好地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性。在研究分类方法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要给学生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与同龄人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碰撞,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思维,同时在知识技能的形成中,理解了数学思维的分类,积累了数学思维的经验。
数学思维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影响,教师必须继续研究和发展,渗透数学图形和几何、数字和代数、统计和概率教学过程,并尽最大努力应用其价值,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课堂知识,灵活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英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指导[J].学周刊,2018,372(24):87-88.
[2]喻平.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路向[J].教育视界,2019(4).
[3]趙静.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引领[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4]汤雪峰.概念沟通: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内容[J].小学数学教师,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