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探究
2021-07-28崔正红
崔正红
摘 要: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条理清晰地解决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和解决。不仅如此,学习数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在数学学科中,运算能力是基础,同样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策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初始萌芽阶段,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数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想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应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对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因此本文主要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对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进行培养。
一、注重学生的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锻炼和积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加大计算技巧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基本功,对复杂的数学题进行轻松计算,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數乘整数”这一章节内容时,让学生计算25×0.34这一道题时,其笔算的分解步骤分别是0.04×5和0.04×2以及0.3×5、0.3×2,但这种计算方法相对来说烦琐和复杂,学生很容易造成计算错误或失误,同时运算的难度随着数位的增多也会变大,如果学生在某个步骤中因为马虎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整个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口算训练,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培养。在口算训练的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接力比赛以及抢答训练的方式,对学生的运算热情进行有效调动,为之后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运用简便方法
在小学数学运算中,简便算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计算准确率和速度,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简便算法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1]。
例如,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这一章节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题目,让他们进行计算。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师的指导,通过具体的计算环节进行计算。通过掌握和运用简便方法,学生能对题目进行快速、准确的解答。不仅可以节省学生的解题时间,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
通常情况下来说,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创造学习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创设情境就是通过系统化设置情境来推动教学氛围,在情境中强调运用科学化和生活化的内容,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其中。将课堂情境和计算科学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数学计算内容,对计算规律进行准确掌握,通过实际训练帮助学生增强运算能力。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计算元素以及生活化举例等多种方式,对情境的直观和深度进行有效掌握,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四、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积累运算经验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因为缺少透彻的理解或运算能力,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情况。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错误,是因为他们缺少抽象思维,并没有在本质上对运算的性质和方法进行掌握。由于一些教师对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过于强化,导致学生的其他知识点较为薄弱,还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对运算的性质进行深入理解,正因为这样,学生只认识外形,并没有对其内涵进行有效掌握,在实际的运算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失误。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想要帮助学生对思维误区进行有效纠正,就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训练的机会,在训练中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运算经验,让学生在运算中能通过运用正确的思维,灵活地将题目进行解答。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培养,就要挖掘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要不断对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生涯中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金平.如何有效提升小学学生数学简便运算的能力[J].教学实践,2017(9):263.
[2]董万峰.如何有效提升小学学生数学简便运算的能力[J].学周刊,2019(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