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中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进行评价

2021-07-28马玉军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8期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信息技术

马玉军

摘 要:小学中年级信息技术课中,作品展示环节既是对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的反馈,又是学生互学、交流的平台。小学中年级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时,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利用给标准、给方法、讲技巧等手段,培养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作品评价;信息技术;小学中年级

一、背景

现实生活中,评价别人是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能否正确地评价别人,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也是道德修养和认识能力的展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评价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倡导在课程评价中利用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质化评价来最有效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每节课基本上都有学生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否得到他人的认可,别人的建议是否有利于自己作品的改进,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有效的作品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能帮助学生诊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能促进教师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无效的作品评价不仅浪费教学资源,还将导致学生不喜欢制作作品、不爱展示作品的现象出现。作品评价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更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可。为此,学生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中,作品展示环节既是对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的反馈,又是学生互学、交流的平台。小学中年级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时,存在很多问题:(1)思维混乱,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评价,不知道评价什么。(2)语言匮乏。由于没有评价的依据和内容,学生评价的语言不超过两句。如作品挺好的、好看、不错。(3)只看到问题,看不到优点。常表现为“他这不好……那不好……”,关注不到作品的优点,只看到别人存在的问题或是不合理的地方。

三、解决策略

根据新课标确定的三大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强调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此课堂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学会评价他人的方法,不光对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更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他人。

(一)给标准,学生有评价依据

学生评价存在盲目性,思维混乱,没有条理,想到什么说什么,很容易跑题。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评价什么,给学生一些评价标准,学生有评价依据,会更有针对性。我认为利用作品要求作为评价要素,有一定的可行性。我利用平行4个班进行对比。1班和2班的技术操作、语言表达等能力大致相同,3班和4班大致水平相同。其中将2班、4班分为一组,教师利用语言引导从不同方面进行作品评价,教师最少要示范性地引导三个学生评价后,班里其他学生才能够仿照着完成评价。1班、3班分为一组,这两个班将作品要求以大屏幕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按照作品要求来当作评价要素,就好像给了学生一个评价的框架,学生可以很顺利地将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经过一个月的实验,明显1班、3班组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在评价环节基本上不需要教师从评价要素方面进行引导,自己能够根据作品要求比较顺畅地评价;另两个班的学生在评价时,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余学生还需要教师提示评价的方面,以及注意事项。

例如,在“画图”单元中直线的教学内容,作品要求是“1.作品要以直线画法为主,线条要有粗细、颜色变化。2.最好能用到Shift键辅助画水平、垂直直线。3.构图要主体突出,冷暖颜色搭配合理。4.讲解清楚,声音洪亮。”评价的学生也同样借助这个标准从技术、布局、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下面是学生利用直线工具完成的作品。

1班的有些学生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中利用到今天学习的直线工具,还利用了前面学习的刷子工具,线条的粗细和颜色也有变化。小房子和机器人是主体,布局安排我觉得挺合理的,颜色也不单调,挺丰富的。他讲解声音有点小,有些讲的听不清楚,声音还应该在大些。我觉得这么短的时间他画得挺快的,但是还是有些单调,最好再有些汽车、树木什么的就更丰富了。”有的学生补充:“我觉得他的颜色搭配特别合理,绿色的背景衬着黄色的机器人,很醒目;蓝色和绿色是冷色调,小房子是暖色调,突出主体。如果还要添加内容的话,我觉得最好添加一些暖色调的,应该会更丰富。”(学生在二年级美术课中学习了冷暖色调对。)

(二)评价策略:先发现优点,再提建议

评价别人的作品,即使画得不好,也应该鼓励。这不是让学生回避问题,也不是教学生说奉承话,而是起码的做人礼貌,更是维持良好课堂气氛的需要。如果人人互相攻击、相互诋毁别人的作品,那谁还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呢?所以在评价和欣赏别人的作品之前,一定要有好的初衷,既肯定作品,又能表达出自己的不同想法。

审美标准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都能够接受的。所以评价时,应引导学生从尊重作品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有建设性的建议。就画图软件的作品来评价,如果是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审美标准来说,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引导,一幅作品首先是立意,主题要明确。然后是作品视觉效果(是否符合美的规律)长短大小、高低远近、深浅浓淡、虚实变化是否合适。再者是作品构图和细节搭配、颜色的搭配和层次等。最后看作品本身有没有创造性,有没有视觉冲击力。这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好像有些困难,但是每个人看到同一幅作品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在作品欣赏、评价中要以尊重为前提。

(三)评价技巧与讲解技巧相辅相成

在作品展示中,自己的辛苦力作肯定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为此自己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别人能明白自己的创作意图、使用的手段。评价他人作品和介绍自己的作品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评价要素很自然地也成为自己创作中的注意事项;自己创作中注意到的问题也会自然地成为评价关注的重点。为此,引导学生能够说明白自己的创意,也是帮助他厘清评价的要点。学生根据“我要制作什么主题,利用什么方法制作了哪些内容,哪些还没有处理完,还要制作哪些内容补充”这样的思路讲解,不仅能够使别人听明白创作意图,也能够帮助自己厘清评价的思路。

例如,学生汇报时介绍:“我用直线画了一幢房子和马路,其中房子的轮廓和马路的边缘用的是粗线条,其他用的细线条。我还用喷枪画了烟囱冒的烟。我还想用直线花园篱笆墙。”

一个學生在用画图中的矩形、圆角矩形、椭圆进行作品创作后,这样介绍:“我要画的是《小鱼的朋友》,用矩形和圆角矩形画了一些鱼的身体,用直线和曲线工具画了鱼的鳍,用椭圆工具画了鱼吐的泡泡,和水底的石头,用刷子画的水草,还想画一个潜水的小朋友,他也是小鱼的朋友。”其他学生根据她的讲解,就可以从主题立意到工具的合理使用,以及颜色、构图等搭配给予肯定,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如蓝色的海水底部有些空,可以利用椭圆和刷子工具画些黄色或浅红色的螃蟹,与蓝色对比更明显。而且螃蟹也可以做小鱼的朋友。学生明白她的主题思路,并根据她的构图提出了补充或修改建议。

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的作品,不仅使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尊重,并且还有利于自己作品的进一步修改,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

评价还能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会评价的学生在作品创作时也能够做好前期的设计,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作品有整体的设计。

四、对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他人作品的感想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品评价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激励、诊断和促进的作用。以学生为评价中心和主体,促进其学习和发展为评价目的,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客观公正的评价、积极的修改建议可以使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地交流作品的优缺点,可以交流自己在制作作品过程中的经验,使学生能有清楚的自我认识,从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小学中年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中年级学生观察作文创新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形成性评价改革漫谈
创新理念快乐教学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