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2021-07-28翟雪颖
翟雪颖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在人们工作、生产、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广受小学生喜爱的学习模式,可以更好地彰显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价值,同时以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推动学生进行任务探索、问题解决,使学生综合素养得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核心素养
互联网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如何推动学生合作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发展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合作学习,引领学生学会科学分工,以任务推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反复的实践中发展学生核心
素养。
一、统筹分组规划,提升学生学习意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落实的过程中,因学生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用统一模式授课,很容易出现部分“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消”并存的现象。为更好地照顾学生学习需求,推动学生学习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小组划分,在小组内部完成相应学习内容的探索。在划分小组的基础之上,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自身职责,每个成员都要观看教学视频,当遇到问题时再与其他的成员讨论交流。在观看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尝试梳理重点、自主总结、合作讨论,推动学生系统化学习。
以“收发电子邮件”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基于视频引导,学生就可以独立掌握电子邮件的收发操作,同时在微课中对如何编辑正文内容、邮件主题、增加附件等也有相应的操作展示,包括字体的设置等,有清晰的步骤引导。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尝试申请邮箱,编辑邮件。如果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与小组长或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讨论,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的收发操作。在此基础之上,每个小组可以相互进行邮件收发练习。基于同一主题内容,还要鼓励小组内部成员更好地创新。A成员添加图片,B成员添加文档,C成员添加一个视频,下一轮再进行任务的互换,可以使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思维得到很好的拓展。在学生反复练习的基础之上,教师再有效阐述邮件收发的安全操作,提升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识。
二、开放探究智慧辅助,引领学生积极展示
在落实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推送学生需要用到的一些课例,让学生在课前有效学习和了解。在课堂落实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围绕学习的难点进行讨论,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这样可以更好地彰显以生为本,而且学生自身的学习探索意识也能得到有效的调动。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基础,尝试一次观看或多次观看,吃透教学重点位置,而小组长则起到良好的督促、引导作用,在小组内部营造良性竞争氛围,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核心内容的高效突破。
以“演示文稿”这节课的学习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视频很多学生对于演示文稿的内容编辑已经熟练掌握,但是对于动作路径的添加、返回键的设计还不是很了解。结合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亲自在课堂上示范讲解,与学生直接对话,推动学生创新理解。而在学生自主展示环节,围绕同一主题,学生可以分别展示不同的个性创意,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比拼氛围。以“春天的赞歌”这个主题的演示文稿创作为例,有的小组选择了万物复苏的图片,并加入了很多切换动画,而另一个小组通过滚动融入古诗词,学生的精彩创意与文本内容相得益彰,对于推动学生合作竞争、深度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随时实践灵活应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引导可以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而学生自身学习应用意识的调动才是指引学生更好地学习的核心力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融入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和探究。这对于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美化文档”这节课的学习为例,它涉及的是Word文档综合编辑能力,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应用意识,让学生将语文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汇总。如让学生对一些诗句进行编辑,并尝试对一些重点词语进行标注,对于不同的内容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文字来呈现。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Word文档转化为PDF文档,防止在不同电脑上一些特殊字体不能正确显示。另外,教师还为学生创建了相应的班级群,结合学生自主整理的文档,可以让他们上传到班级群组,供大家学习和交流。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还帮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积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