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2021-07-28吴倩枝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大力推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学校的首要教学任务。而深度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极大作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数学是小学阶段基础教育的组成科目之一,其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创造条件。深度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强化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构建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现状
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无法表现出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只能被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利于高效学习模式的构建。其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单调枯燥,课堂缺乏一定的学习氛围,学生对数学知识提不起学习兴趣,不仅对课堂学习效率造成不好的影响,还会限制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最后,课堂评价的缺失也是数学课堂中常见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不够重视,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放低学习要求,在课堂中无法主动进行深入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无法有效提升。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1.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其他学科来说偏高,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十分复杂,教师不仅需要进行基础数学知识的讲解,还需要让学生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不足,容易对数学知识产生畏难的学习心理,不利于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所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应用情境教学,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体验,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深度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数学教材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物体构建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促进学生对图形知识的深度学习。
2.课堂提问
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还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因此,教师不仅要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空间,还需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进课堂学习的高效化[2]。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和钻研,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设置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思考和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逻辑,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设置应用类的问题,让学生嘗试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去解答,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全面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数字减法问题,如“12减7等于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
3.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作为教学设置中的组成环节之一,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体系的改革和优化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开展教学评价活动,进一步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一方面,在课堂评价环节中,教师需要摒弃单一的评价主体,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之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评价活动中,确保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评价主体的变化,拓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的方式之外,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好胜心和进取心,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多维度的评估,构建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伟.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20(3):68.
[2]倪兴奋.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策略实施路径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1):43-44.
作者简介:吴倩枝(1995—),女,汉族,江苏省扬州人,江苏大学学士,南京市象山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