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1-07-28陆可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8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多媒体技术核心素养

陆可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美术知识学习、审美能力培养为核心。在开展这一教学工作时,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主角身份,还要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当前,信息化技术使用非常便捷,在小学美术教学环节,教师应当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优化过去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学习内涵得到丰富,让学生的美术学习眼界更开阔,核心素养得到体现,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顺遂。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比较契合小学生当下的眼界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在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在提升美术教学效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更广泛的审美认知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让小学美术课堂的内涵更丰富,学生学习更有效,思维更具备创新意识。

二、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单一

美术教师受学校所设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限定,在美术教学环节,一直沿用以课本知识为主题的教学方案,不能对当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这种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很难在课堂中发挥主动性,导致不能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

(二)教学活动评价不足

在美术教学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当关注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以周评、月评以及季度为评价周期,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对学生画作题目的设定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评价的标准,应当侧重创新意识以及基础的美术创作能力,而不是在评价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理论知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判。

三、提升策略研究

(一)落实学生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而非主导者,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法、情境创设、微课等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个性飞扬,脑洞大开,形成一种互动化、参与化的学习氛围。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专业化的角度,对学生的画作和绘画手法做出相应的点评,以鼓励、激励性的教学机制为主,使学生的作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如在教学“我们的现在和将来”章节中,教师可以应用网络资源搜集关于人生变化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认识到我们当前的生活与现状,了解其联系和区别,使其能够明确现在至将来的发展历程。通过参考他人的作品,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创作,这样就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的目的,让学生创作属于自己风格的画作。

(二)重视学生情感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常规化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形式,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展开教学。在教学创设时,要做到换位思考,结合学生的心理现状,当下的社会热点话题,将德育、劳育、体育、智育与美育充分结合起来开展教学,让美术课堂更饱满,美术教学话题立意更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到以一颗谦卑的平等心对待学生,让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与教师交流,增进教学的互动性与交流性,从而促进学生美术思维的拓展,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最应该关注的并非教学方式,而是课堂效果。教师如果一直围绕教材,学生难以领悟教学的精髓,而是停留在浅表性的知识学习上,不利于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创作的作品也是干瘪,毫无生机。教师设计教学时,可以以教材为中心,从审美能力视角、艺术气质培养以及色彩搭配等素养着手培养,并且重视理论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可以更好地将美术的专业性体现在自己的画作上,并将审美与艺术能力运用在生活需要的地方。诸如,尝试布置教室、设计黑板报、帮父母搭配衣服、布置房间等。

多媒体教学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教学点进行调整,让学生在理解美术知识的情况下,可以形成较高的美术素养,创作出优质的美术作品,让其美术能力可以惠及终身,成为新一代美学人才。

参考文献:

张瑶.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課程(综合版),2018(8):349.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多媒体技术核心素养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