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与探索

2021-07-27吴庆海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劳动教育小学

吴庆海

摘 要:我国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要求学校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注重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的结合,甚至对学生的劳动实践做了具体的要求。文章结合当今劳动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在小学实施劳动教育中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打造育人环境、课程引领、活动育人以及挖掘外部资源等方面的一些想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策略

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推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会劳动的良好习惯?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如何?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后简称《意见》)就明确地提出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坚持“五育”并举,要求把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强化到应有的地位,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素质教育。《意见》中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比以往更具体化了: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其中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更具有指导意见的一点是“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那么,如何优化课程并有序有目标地实施劳动教育就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新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谈谈一些心得与想法。

一、劳动教育的现状

随着国家的强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劳动教育在社会各阶层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年长的一辈认为孩子应该在快乐舒适的环境下生活;作为父母,他们深受工作的压力,总觉得孩子把书读好,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就是最关键的,其他事情都不用学生操心。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学校的劳动教育处境尴尬:一来家长不重视,二来以学生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为主导,凡是因开展跟教学无关的劳动而造成学生安全问题,学校都不会轻易开展,大多数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班务劳动。这些根本发挥不了劳动教育应有的育人功能,使得劳动教育始终停留在较低层面。大多数学校既没有将劳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也没有将劳动教育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劳动教育就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

二、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措施与探索

(一)营造育人氛围,把劳动教育作为师生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学校必须利用各种场所营造氛围,加强宣传,让学校的全体师生在思想上充分地认识到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在思政教育课上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其中,并且经常总结。例如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班主任例会或者是科组教研时间,学校要适时地做好教师的劳动教育思想培训工作,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当今教书育人的新要求及总趋势,及时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只有教师认识正确,思想一致,学校开展相关劳动教育活动或工作才有坚定的执行者和组织者。当教师准确地把握政策、做到心里有底,学校层面做好坚强后盾,教师的工作热情才会被调动起来,劳动教育才有实效。

其次,要做好家长沟通教育工作,让家长充分肯定和认可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通讯群向家长宣传当代教育对孩子的要求以及现今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只有家长的思想转变了,他们才会大力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

最后,要在学生层面多维度地开展思想教育宣传动员活动,可以利用一周师生讲话时间多做全面、及时的表扬和批评教育;也可以利用队干班干的教育课,让他们带好头;班主任也可以通过班会课及时奖励一些个人先进,定期颁发劳动积极奖状;等等。总的来说,学校要通过多渠道的思想教育,让校园处处散发“我劳动、我光荣”的良好氛围,这是学校开展成功的劳动教育的有力保障。

(二)因地制宜地创设劳动育人环境

学生成才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古时有“孟母三迁”,现时的教育学校更应重视环境育人。学校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劳动意识,使其从小养成爱劳动、会劳动的好习惯。这就要求学校要营造跟劳动教育有关的环境,例如有条件的学校会在校园内开展实践基地农地,然后分片分班负责耕种劳动;条件有限的学校也可以为每个班建一个绿色角,让班级学生养花种草,做力所能及的劳动;还有在校园文化布局上也要设置一些跟劳动有关的元素,例如雕塑、宣传画、劳动模范的故事展示等等。还可以开发学校的建筑物天台,设计一些无土培植设备,既起到绿化校园,又可以增加学生劳动的场地。

(三)课程引领,制度促进

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引领必不可少。学校只有把劳动教育作为常规课程来开展,让劳动教育活动常态化,师生才会慢慢习惯,劳动教育工作才会往纵深发展。学校可以结合综合实践课详细规划,如1—2年级1课时,3—6年级2课时,由专职的教师任职综合实践课,课程内容可以有家政、手工烹饪、陶艺、灯笼、千纸鹤、劳技室、中草药种植,或者结合校园所在区域的特点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劳技课。当然,好的课程还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监督和保障。例如学校可以发动少先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成立监督小组,每天检查课程的落实情况,教导处可以做不定期的推门检查听课,或定时检查教案或问卷调查学生劳动课的实施情况。学校还可以把劳动教育课程编成相应的校本教材或课件,让师生可以据本依纲,有序开展。另外,学校可以从大层面的要求实施劳动教育。例如,学校可以每天先把各班的值日工作作为劳动教育的第一课,每天上课前由值日干部检查打分并及时广播表扬先进及批评不足,特别对一些拖拉现象要及时通报;每周可以定一个时间作为全校师生大清洁的时间,让全校师生动起来,学生除了清洁班级,还要负责包干的场室,班主任教师除了负责班级清洁管理,还要安排学生到指定场室搞清洁,其余教师就要负责办公室的清洁,过程由班干部值日评分及拍照,并在第二天及时表彰及宣传积极分子。

(四)活动育人,树立典型

为了更好地营造大家爱劳动的校园氛围,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及国家课程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多方位地接受劳动教育。如“五一劳动节”,举行“劳动之星”评比、“劳动模范”评比,为劳动积极的学生颁发奖状;每年定期为学校内的后勤员工(保安员、物管员、后勤职工等)颁发感谢状,表扬他们为学校付出的劳动,从而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植树节期间可以开展“我为校园添点绿”的植树或赠花回校的活动;清明节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有教育意义的地方扫墓;重阳节组织学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也可以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有关表彰劳动模范的专辑视频或者让身边的劳模进校园讲故事。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处处时时洋溢着“我劳动、我光荣”的美好氛围。

(五)资源联动,添色加彩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外部资源可以从学校所在村或社区中挖掘,例如我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自两条自然村,平时我校也跟两村委有密切联系,所以可以跟村委沟通,组织学生在春忙秋收时下农村适当参与耕种、插秧、甘蔗种养、鱼塘下鱼苗等活动。再如,我校附近就有一个蔬菜培植基地,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到现场观摩并实践。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可以联系社区组织,在每年的敬老节带领学生慰问老人家,帮他们搞卫生、陪他们聊聊天,或者和社区志愿者一起搞清洁做义工,积极参与公益性的活动。甚至于可以联系当地的工厂企业,让学生参观生产线、听劳动故事。

(六)主题研学,放飞思想

学校每年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分年级的研学活动,通过家校组织,精心策划,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开展研学活动。只要学校事前做好研学计划和目标,根据各年段学生的特点选定研学地点,力求把各年度的研学形成一个阶段性实践劳动教育。如一、二年级以观察事物为主——动植物园;三年级开始以初步探究为主——到工农企业观摩;四年级开始对本土文化的研究——到当地文物古迹参观研究其中的文化;五年级开展深层次一点的文化研究——参观省博物馆;六年级就让学生认识多一点科技发展——省科技中心。

劳动可以让人增智养德,强体变美,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從小抓起,从细处培养,让社会涌现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2]解鑫,李晓燕.学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1).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劳动教育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