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域下的古诗教学策略

2021-07-27孙彩红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

孙彩红

摘 要 统编教材中古诗主题、类型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开展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有关联的古诗放在一起,寻找其间的异同,形成古诗教学的比较点,而后紧扣这些比较点,引领学生在求同中把握古诗学习的规律,在存异中体会不同古诗的特点,从而提升古诗阅读能力,促进他们精神的成长。

关键词 统编语文教材 古诗教学 比较感知

统编教材中古诗主题、类型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开展教学。所谓比较,通常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有关联的古诗放在一起,寻找其间的异同,形成古诗教学的比较点,抓住这些比较点开展教学,在求同中把握古诗学习的规律,在求异中体会不同古诗的特点。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古诗教学出现省时高效的情形,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古诗教学形成整体提升的态势。

一、整体初读中比较感知主题

安排在具体单元中学习的古诗,通常以二首或三首为一组,被编者安排在一课中学习,集中体现了相同的人文主题。有鉴于此,在古诗教学中,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主题内容的把握。也就是说,同一篇课文中的两首或三首古诗,或者作者不同,或者时代不同,或者内容不同,但它们都能够体现单元的人文主题。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由此概括出来的人文主题显然指向爱国主义。而课文内容——陆游的《示儿》、林升的《题临安邸》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一组体会、感悟爱国主义的具有传统和经典双重意味的古诗。在教学中,笔者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把三首古诗放在一起读一读,比较出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指向。

1.从背景上比较

陆游的《示儿》和林升的《题临安邸》时代相近,都涉及南宋抗金的历史,期盼早日收复中原失地,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己亥杂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是晚清,针对清庭的腐败无能,作者对民族、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关怀,在对现实的批判中,饱含着浓郁的爱国深情。通过背景的比较,学生初步感知到三首古诗在主题表达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都缘于诗人渴望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的家国情怀。

2.从题目上比较

陆游用“示儿”为题,表达的是一种至死不忘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林升以书写的地点为题目,“临安”二字直戳南宋统治者的脊背,直接倾吐自己强烈的憎恨感;龚自珍以年份入诗题,表达的是对这一特别岁月的感慨——在诗人眼中,面对这样的现实,祖国是需要“天公”“重抖擞”的。如此,龚自珍诗行中所寄予的爱国主义情感呼之欲出。

3.从内容上比较

引导学生紧扣古诗中的关键诗句,从中读出诗的内容和主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进行诗与诗之间的比较感悟,对诗句的理解趋于深刻。事实上,学生只要把每首诗读上两遍,就可以找出“但悲不见九州同”“直把杭州作汴州”“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些诗句,并在对比归纳中,从不同角度体会诗的爱国主义情感。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同主题的古诗阅读探究、涵泳中,我们借助这样的比较学习,学生对一组古诗所表达的相同的人文主题,便会获得很真切的把握。

二、精读鉴赏中感悟丰富意蕴

在古诗学习进入精读鉴赏阶段,比较的方法可以运用在更多的层面和角度,无论是相同还是相异,都可以作为古诗学习的有效抓手,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以下我们以对作者的比较来看。

1.比较同一诗人的不同诗篇

以作者为比较点,可以选择同一诗人的不同诗篇进行比较。以李白为例,三年级上册的《望天门山》是一首描绘景色的诗作,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李白的诗中哪些是描绘景色的,如主题、表达特点、诗中的名句等。学习《望天门山》时,在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时,让学生想一想与学过的李白的哪一首诗中描绘的景色有相似或相异之处,在相互比较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望天门山》一诗的内容和特点。如和《望庐山瀑布》比较,诗中描绘的景色都与“望”的结果有关,而且所望的对象都是山水,只不过后者望的是山中的瀑布,李白采用夸张的手法将瀑布描绘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大气象;前者所望的是东西梁山之间的浩浩长江,气势如虹,李白却忽视其大,而聚焦在舟行江上迎日出的感悟上……

由此,学生在多文本的阅读对比中,感受李白描绘景色的多种表达方法,发现各自独特精妙的表达,引领读者进入奇妙的境界之中。

2.比较不同诗人的同一主题

不同的诗人有着不一样的创作风格,但他们在表达相同主题时,受时代背景、个人感受、表达习惯等因素影响,其诗作自然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果,这种不一样正是诗人风格的体现,也是各自精彩的映照。以送别诗为例来看,送别诗是古诗中数量较多的一类,而且有许多经典之作。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其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王维对西出边关的朋友无尽的牵挂之情,感情之中包含着担忧、不舍、祝福……这些都寄托在杯酒之中,可以概括为“酒送”。

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还有哪些诗人有不同的送别方式寄托离别之意。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看着孟浩然乘坐小船顺流而下去扬州,直到江面上再也看不见小船的影子还不忍离去,这可以概括为“目送”;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劝慰远行的朋友,放宽心思去远方,那里也会遇到知己、知音的,可以概括为“言送”……

精读鉴赏阶段的古诗教学可以开展比较的内容有很多,如古詩所创造的独特意象、高超境界等。教师需要精心研读,发掘古诗间的密切关联之处,从而引导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刻。

三、涵泳推敲中欣赏表达艺术

引领学生徜徉在诗歌的殿堂,除了把握鲜明的主题,品读诗句的内蕴外,还需要从中学习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既要关注古诗在表达上的精妙,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等,又要仔细推敲把玩,体悟古诗对字句的锤炼,从而触摸语言的情感温度,感受无穷内蕴。

1.在匠心处比较

古诗中的锤炼字句,除了那些流传千古的例子,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推敲”故事等,更多的需要教师在那些展现诗人匠心的诗句中,组织学生推敲诗人在用字、用词上的讲究和驾轻就熟的功夫。如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以“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连续细致的观察”为语用主题,选取了白居易的《暮江吟》、苏轼的《题西林壁》、卢钺的《雪梅》。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将三首诗的内容转换为自己透过文字“看到”的景象,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如《暮江吟》,诗人把夕阳称之为“残阳”,把阳光照射不到的江面看成冷冷瑟瑟的,给人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遗憾美;抓住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的露珠、弯弯如大弓的弦月等典型的景物,表现秋夜独有的特点;《雪梅》中的“未肯降”,让我们从梅花与雪花都不肯向对方认输的描写,仿佛看到梅花在使劲绽放,雪花在不停地飞舞,它们在不断较劲儿的场面。

如此,围绕诗中关键词句的赏析,将原本静止的画面在读中渐渐动起来。学生眼前所浮现的,就不再是一帧画景,而是连续播放着的动态景色,从而被诗人的语言表达所折服。

2.在想象中比较

诗人在语言运用上追求凝练简洁,即使看上去很平常的字词,如果我们仔细揣摩、咀嚼,也能从中发现诗人在锤炼字句上的秘妙。这种揣摩、把玩,是一种内在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比较。教学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将这些语言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在丰富的想象中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如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初读如白话一般,似乎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但细细品味,字里行间却蕴藏诗人在语言文字运用上不同寻常的功力:“远近高低”这四个字,就将诗人行走于偌大的庐山之中、从不同角度对庐山进行仔细观察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引导学生随着苏轼的目光,或远眺,或近观,或仰望,或俯瞰,在不同角度的观察中,想象诗句所呈现出的庐山的丰富多姿。

如此,“远近高低”这四个字就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中得以丰富、具化,此刻的庐山,或成岭,或成峰,千姿百态,充满动态变化的美。

3.在体验中比较

诗歌作为诗人的思想结晶,当它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后,很多东西都被固化,但其内在的意蕴并不一定被大家所共认,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获得的情感体验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在鼓励学生“个性化、有创意”地阅读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发现诗人的个性和创意。

仍以苏轼《题西林壁》一诗的阅读为例。这首诗从表达的理趣上看,它是一首说理诗,诗人要说的哲理在诗的后两句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客观地去观察;而“远近高低”正是诗人在庐山之中全面观察的经历,“各不同”是一种客观记录。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苏轼‘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在回读、捕捉信息中,有的学生认为是“蘇轼身处庐山之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把庐山看全了”,有的学生认为“庐山云雾弥漫,怎么看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走出庐山,在庐山外面看庐山,才能看到它真正的样子”,还有的学生提出,庐山的美不在于它的外表,而是站在各个角度欣赏到的不断变化着的风景。

在学生结合自己理解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笔者让他们将大家的发言加以梳理、比较、归纳、总结,从而在进一步的思考中形成共识:苏轼看到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庐山的一种真面目,也就是庐山不同于其他山的独特的美;但要想看到不变的庐山“真面目”,那就要走出庐山去看它了。

通过体验层面的比较,学生从诗中读到的就不仅仅是诗人一个简简单单的哲理发现,还有庐山那富于变幻的美了。

比较,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运用在古诗的学习理解中,尤其是统编语文教材成组出现的古诗词课文中,无论是诗作的主题,还是诗人的风格、诗歌的艺术表达等,都能够引导学生在古诗学习中从类上把握认知规律,让学生去打开古诗教学的大门,进入其中,享受古诗所散发的迷人芬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赵华容.谈以生为本的习作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20(04):26-28.

[3] 徐栋.儿童写话的四个“真相”[J].教学月刊:语文版,2020(11):59-61.

[4] 朱春华.优化小学古诗教学评价例谈——以《塞下曲》(其三)教学评价为例[J]. 语文月刊,2021(01):33-36.

[5] 叶青.基于儿童立场,构建“习为中心”的低年级古诗教学模式[J]. 新教师,2020(12):31-32.

[6] 朱延巧.古诗教学新“四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新方略[J]. 小学教学研究,2019(18):43-45.

[7] 吕俐敏.小学古诗教学的审视与改进——以《泊船瓜洲》为例[J]. 语文建设,2018(34):39-43.

[8] 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 课程·教材·教法,2018(02):4-9+17.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随堂练笔,古诗教学中一抹绚烂的彩虹
诗画结合,演绎诗韵精彩
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提高古诗教学效率的研究
对话体验,让古诗学习更有滋味
关注外围留白,让古诗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