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D flow MRI技术用于颅内动脉瘤进展

2021-07-27杨彦晨程云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扫描时间流线剪切

杨彦晨,白 斌,程云章*,吕 楠

(1.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介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93;2.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上海 200433)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IA)检出率逐年升高,其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故评估IA的破裂风险和预后极其重要。以往多依靠IA形态(大小、形状、位置)和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进行评估,随后引入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二维相位对比MRI(two-dimensional phase contrast MRI, 2D PC MRI)是评估血流以及血管和心脏功能的重要方法。随着血流动力学的发展,四维血流MRI(four-dimensional flow MRI, 4D flow MRI)得以实现,并用于分析IA、腹部血管及心脏血管等的血流动力学。

1 4D flow MRI技术原理

相位对比MRI(phase contrast MRI, PC MRI)多利用双极梯度场对流体进行编码,通过流体中质子相位的变化进行成像:在流动方向施加一对大小和持续时间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梯度场,双极梯度场激发后,静止组织的相位变化抵消、相位差为零,而血液因其流动性而发生位置变化,其相位差得以保留;利用血流相位差可区分血管与其他组织,并计算血流速度。目前2D PC MRI多用于检测峰值血流、逆向血流、每搏输出量等,并可通过计算获取更多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压力梯度等[1];4D flow MRI则是对3个方向的血流进行编码,以获取三维图像,由此得到血流方向、速度等,亦可通过计算获取更多参数,如壁面剪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 WSS)和压力梯度等[2]。

2 4D flow MRI在IA的应用

2.1 检测能力 IA血流较复杂,多采用2D PC MRI通过测量3个方向的血流速度分量加以显示,但定位困难且耗时,且二维图像可提供的数据有限。刘东婷等[3]以4D flow MRI分析腹部主动脉夹层真腔和假腔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获得2D PC MRI难以实现的三维血流动力学图像,证实4D flow MRI技术可完整显示复杂血流,较传统2D PC MRI更具优势。

多普勒超声多用于检测大血管血流,并通过所得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横截面积计算血流量。BOCK等[4]发现4D flow MRI亦能获得多普勒超声所得血流数据。SUQIN等[5]对比接受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患者的4D flow MRI和多普勒超声数据,发现后者只能展现二维血流信息,无法获得精确的WSS数据,而前者不仅能提供任意位置的血流速度,还可获得三维可视化信息,以评估血流动力学参数。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也可获取血管模型,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得到血流动力学参数。已有多项研究[6-8]表明CFD与4D flow MRI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较好一致性。ISODA等[9]分别采用CFD和4D flow MRI对5例IA获取速度矢量场、流线、剪切速率、WSS、振荡剪切指数(图1),二者所测速度矢量场的一致性良好,剪切速率模式和位置相似,获得最高振荡剪切指数的位置相近,但WSS的一致性一般,可能与壁面附近血流速度较慢、导致4D flow MRI测量错误有关,也表明了联合应用二者的重要性。

图1 患者女,51岁,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支动脉瘤,直径6 mm[9] A.表面渲染图像示动脉瘤有2个出口; B.3D速度矢量场图(MRI); C.3D速度矢量场图(CFD); D.3D流线图(MRI); E.3D流线图(CFD); F.3D WSS分布图(MRI通过参考点流速得到的剪切速率计算数据图); G.3D WSS分布图(CFD通过参考点流速得到的剪切速率计算数据图); H.3D WSS分布图(计算点数据图通过节点流速得到的剪切速率计算数据图); I.剪切速率(MRI); J.剪切速率(CFD); K.震荡剪切指数分布图(MRI); L.震荡剪切指数分布图(CFD)

2.2 可视化 三维可视化对判断动脉瘤血流模式极其重要。传统2D PC MRI只能获取二维图像,而4D flow MRI则能通过时间分辨三维成像完整展示血流模式,具有可视化优势。获取数据后,4D flow MRI的三维可视化形式主要包括速度矢量图、流线图及色彩编码图等[10]。速度矢量图能显示针对某特定体素测得的血流速度方向和大小,生成的矢量方向平行于血流方向,可定性评价血液流入流出的方向和角度。流线图有助于显示涡旋流动等特殊血流模式。将某平面的血流色彩编码图与通过MRI获得的断面解剖图像相结合,可更直观地显示血流模式。HOPE等[11]采用4D flow MRI对比13例升主动脉瘤患者与19名健康志愿者的升主动脉血流(图2),发现血液反流轨迹多与主动脉弓曲度相符,有2个漩涡时反流位于其间,1个漩涡时反流位于缺失漩涡周围;大部分升主动脉瘤患者反流开始时间明显早于漩涡达到峰值时,而健康志愿者漩涡达到峰值后才出现反流,证实了4D flow MRI对复杂血流的可视化能力较强。

图2 升主动脉瘤患者的粒子轨迹和流线图[11] A.强化螺旋流型; B.最常见血流模式; C.较慢外围流和较快中心流

2.3 扫描时间 缩短MR扫描时间有助于临床工作。2D PC MR单次扫描时间小于4D flow MR,但若单一层面无法覆盖全部目标时,需行多次扫描,且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操作员选择测量面,较为耗时。4D flow MR仅需较短的扫描时间即可完成临床工作流程[12]。ORITA等[13]对接受颅内外搭桥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行4D flow MR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扫描评估血流动力学改变,用时仅6 min,证实4D flow MR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扫描,并定量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2.4 临床应用 4D flow MRI因其获取三维数据和可视化能力、较好的可重复性和较小的观察者间差异而被用于临床诊断IA和相关研究。SCHNELL等[14]以4D flow MRI评估18例IA患者共19个动脉瘤,观察动脉瘤大小和形态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囊状动脉瘤涡度和WSS较高,其中小型囊状动脉瘤血流速度、涡度和WSS较高,而大型囊状动脉瘤峰值血液流速较高,通过这些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区分囊状动脉瘤与梭状动脉瘤,而4D flow MRI可评估不同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FUTAMI等[15]采用4D flow MRI评估35例患者共40个IA,通过对比破裂与未破裂IA的血流,发现IA内复杂、不稳定涡流可能增加其破裂风险;4D flow MRI可用于检测复杂血流,并通过三维可视化直观加以展现。HOPE等[16]以4D flow MRI对比观察2例颅内狭窄患者与2例IA患者的血液流场,发现通过10 min快速4D flow MRI亦可准确获得颅内血管疾病、尤其是颅内狭窄和IA的血流速度。以上研究结果均证实4D flow MRI技术有助于评估IA破裂风险。

4D flow MRI也可用于评估预后。SU等[17]对41例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 FD) 植入术后IA患者行4D flow MR检查,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长期追踪,发现病变处血管横截面积、收缩期流率和收缩期流入面积越大,闭塞时间越长。PEREIRA等[18]对10例植入FD的IA患者行4D flow MR检查,并通过流线图展现IA血流模式,发现1例FD植入前、后血流模式发生改变,植入FD后IA内血流速度明显下降,流速减少率由34.6%升至71.1%。BRINA等[19]以4D flow MRI获取23例患者植入FD前、后的IA血流速度矢量场,随访发现6个月后IA闭塞率为60.9%,12个月为82.6%;分析数据发现植入FD后IA血流速度减少率和IA闭塞时间相关,认为4D flow MRI可用于描述植入FD后IA内血流变化。上述研究初步证实了4D flow MRI评估IA预后的可行性。

3 小结

4D flow MRI可全面评估血流动力学,定量获取多方向血流数据,三维可视化复杂血流,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已获证明,并已用于临床评估脑血管、心血管等的血流动力学;但其扫描时间较长,对小血管分辨率不足,且对设备要求较高。4D flow MRI与多普勒超声、2D PC MRI等技术相结合,可提供更多精确数据,提高评估IA破裂风险和预后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扫描时间流线剪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参数优化MRI的应用有效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TC4钛合金扩散焊接头剪切疲劳性能研究
人工智能研发新核磁共振以缩短扫描时间
几何映射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急性脑梗死全脑CT灌注成像扫描时间优化
混凝土短梁斜向开裂后的有效剪切刚度与变形
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破坏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