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 S高校内部审计视角

2021-07-27邵欣欣北京工业大学

财会学习 2021年21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闲置绩效评价

邵欣欣 北京工业大学

引言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高校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在固定资产规模大幅度增长同时也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配置与教育规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并提高其使用效率,使投入的固定资产更好地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助力,不仅是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关注的问题,同时也越来越受到高校投资者及内外部审计监督的关注。2021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根据职责对本行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依法进行监督。各部门所属单位应当制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防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风险”[1]。高等学校在“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际,应对此有新的思考与探索。本文通过固定资产抽查,数据分析,与管理、使用部门访谈,查阅设备使用记录等审计程序,对S高校近10年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应关注的问题及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措施。

一、固定资产总体情况分析

(一)2011—2020年S高校固定资产配置情况分析

通过对2011年至2020年S高校固定资产明细账的分析,剔除了房屋及建筑物入账、学生社区、图书馆等新的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引起的固定资产大幅增长的非正常因素影响。近10年来,S高校每年均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固定资产购置,2015年至2017年因新学科楼群陆续投入使用,学校增加了对相应学科支持,固定资产大幅增长,总体趋势上看,S大学固定资产投入趋势逐年放缓。但是从固定资产累计总额上看(因事业单位2019年开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本研究未考虑折旧,考虑了固定资产报废),S高校固定资产规模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如图1所示。

图1 S高校年固定资产配置情况

(二)新增固定资产结构分析

从近10年新增固定资产价格、数量结构分析和固定资产台账分析可见,S高校单价2万元以下的资产以家具、通用设备为主,此类固定资产数量大、日常使用频率高、更新较快、消耗性大。为此本文着重对能够相对长期服役的2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单价2万元以上的新增固定资产中,单价2万元到10万元之间的固定资产资产数量占新增资产数量的74.59%、金额占新增资产金额的24.41%,该类固定资产以专用电子设备和小型专用教学实验教学设备为主,使用频率较高;单价10万元到20万元的数量占比11.53%、金额占比11.97%,此类固定资产中以维持学校运行的公共设施设备居多;单价20万元到40万元数量占比4.68%、金额占比21.77%,此类固定资产以专用教学实验设备为主;单价100万元以上的设备数量占比1.36%、金额占比25.42%,除个别公共服务设施以外,其余全部为专用教学实验设备(见图2)。

图2 S高校新增固定资产结构分析

(三)固定资产投入与到校科研经费的相关性分析

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虽然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且保证良好质量、促进规模优化发展且保证办学水平提升为目标,但是实现经济利益是高校发展的内在驱动[2],固定资产投入增加可以改善教学科研设备和教育教学供应条件,提升教学科研服务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科研类经费的增长是科研能力提升的直接体现。通过对S大学近年来固定资产年末累计金额与学校科研类经费年到款额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S高校近10年固定资产的持续积累与科研经费年到款额度未呈明显的正相关,如图3所示,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S高校的固定资产持续投入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并未得到良好的发挥。

图3 S高校固定资产累计净值与年到校科研经费的比较

二、固定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审计发现,S高校在固定资产监督审计、日常管理使用方面除了需关注账账、账实是否相符,入账是否及时,台账数据是否准确等常见问题外,还有以下问题值得固定资产资产监督、管理、使用部门高度重视。

(一)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设备使用效率低

分析发现,往往价格越高的仪器设备专业性越强,受专业性限制,使用率越低。但是也存在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导致本来使用率就不高的设备,利用率更加低下甚至闲置的情况。经实地勘察、访谈,查阅近几年大型仪器使用记录,经分析发现,单台设备年平均使用机时数超过1000小时的,占上报仪器设备数量的15%;年平均使用机时数为100到1000小时的,占32%;年平均使用机时数在10至100小时的,占28%;年平均使用机时数小于10小时,即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的占25%(见图4)。

图4 S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年均使用时间统计

(二)闲置资产长期堆积、浪费

受近年来高校转型、人事管理改革科研人员流动[3]等因素影响,高校固定资产具有占比 大、损耗大和周转快的特点[4],高校在资产处置上没有自主权,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因审批时间长、审批流程复杂、主管部门严控报废资产数量等因素,造成大量待报废固定资产占地堆放浪费有限的空间,增加高校的管理成本,同时易造成资产的毁损。报废资产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公司回收,存在对一些仍可继续使用的资产被“选择性回收”问题。

(三)其他人为因素导致的设备闲置

1.缺少维修维护资金,仪器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大型仪器设备基本是使用财政性经费购置,后续的维修维护费用较高,但财政专项经费不支持设备的维修维护支出,因学校经费总额中拨付给各教学科研部门的经费不足以支撑大量的维修维护支出,设备使用部门不愿意用科研类收入支付高额的维修维护费用等原因,导致出现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因需维修维护而闲置。

2.大型仪器设备未实现共享。审计发现某些大型仪器设备未实现开放共享,仅由课题组保管、自用,因课题组本身对设备使用的需求量不大或相关的研究课题已完成,设备不再需要而闲置。另外,面向校外开放的共享平台建设不完善、开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大型仪器设备无法实现社会化共享。

3.设备购置前期论证不充分。部分设备前期未经充分论证,设备到货后因不具备安装条件、与原有系统无法对接等原因,导致新购置的设备无法安装,导致长期闲置,造成设备老化、资金浪费。

(四)缺少固定资产使用绩效评价机制

重投入轻产出是高校资源配置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固定资产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挖掘资产潜力、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高校资金使用绩效情况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可见,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与效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虽然业界已对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绩效评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绝大多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目前未见成熟、可广泛推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供借鉴。

三、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固定资产体量的迅速增长必将带来管理的难度和压力,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对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并针对不同类别的特点确定管理重点:仍以S高校为例,对于单价2万元以下的设备,应及时对不需用、不能用的资产进行清理,促进资产的流转、避免浪费,降低管理成本。对于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资产重点关注账实是否相符,避免资产流失造成损失。重点对40万元以上的资产进行监管,关注资产的安全、资产的使用绩效。此外,政府主管部门、高校内部还应在以下方面予以重视。

(一)主管部门适度放开高校资产处置权,促进闲置资产的再利用

上级财政部门、高校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考虑适度放开高校资产的处置权,建立统一的资产调剂平台,让高校可以通过广泛的校际交流、产学研合作、支持不同层次学校建设等方式,使高校不适用的、闲置的资产通过向校外调剂的方式继续发挥使用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国家办学成本。

(二)加快制度体系建设,完善顶层设计

加快学校层面涉及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整个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建设,明确各环节管理使用权责,通过制度约束落实绩效、奖惩、监督、问责机制,扎实做好统一规范管理的顶层设计,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统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1],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三)加强固定资产购置论证,把好固定资产投入关

高校预算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设备使用部门应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论证。一要充分考虑新增固定资产的必要性、合理性;二要充分考虑学校原有的资产配置情况,避免重复购置;三是要充分做好新增资产使用情况的评估,尤其对于大型仪器设备,不仅要考虑通过校内资源共享获取的可行性,还要充分调研通过与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共享或租赁等替代方式获取的可行性和效益性。通过以上充分的论证,尽量在事前做到通用设备不超标、不超量,大型仪器设备严格控制。

(四)建立大型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良好的状况是设备正常使用的基础。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包括校内共享和校外共享,校内共享主要是校内各部门的资源进行内部共享;校外共享则通过学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借助政府公共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外部共享[5]。通过固定资产开放共享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且通过有偿使用取得的收入建立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解决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紧缺产生的设备闲置问题。

(五)推进固定资产绩效评价和内部监督

逐步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建立适应于学校管理要求的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高校运行成本角度反映固定资产使用效率[4],并将考评结果体现在预算考核、部门奖惩中,减少固定资产盲目投资,解决高校资产闲置、浪费的问题。内审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监督,在关注各环节规范性的基础上,对资产的安全、效率情况做出审查和评价,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结语

高校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仍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有些来自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管理手段的缺陷:比如缺少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绩效评价机制、设备重复购置、管理使用不善造成资源浪费等;也有些问题需要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方可解决,比如进一步完善社会化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资产调剂平台、适度放开高校固定资产处置的自主权等。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作为科研的聚集地,必将从中获得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用好钱、管理物,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仍然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闲置绩效评价
不做闲置主妇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射频识别技术在手术室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
《新预算法》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研究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