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对永瓣藤播种和扦插成苗率的影响
2021-07-27叶朝芬
叶朝芬
(祁门县林业局,安徽 黄山 245600)
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
)为卫矛科单型属植物,我国特有二级保护的珍稀树种。1925 年8 月,中国植物学者秦仁昌先生首次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棕里村潘坑坞发现;1926 年,植物分类学家A. Rehder 根据秦先生采集的标本命名,因其花瓣宿存在果实上不凋落,故中文名称永瓣藤。它集药用、保健、营养和观赏价值为一身,具有很高的保护与开发应用前景。永瓣藤垂直分布海拔比较低(1 000 m 以下),人类频繁活动对其适生环境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加上自身存在有性生殖生物学方面的障碍,永瓣藤逐渐沦为易危树种,目前仅残存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休宁与池州市石台、江西景德镇、湖北通山和浙江金华沙畈乡海拔200~900 m 的狭窄山谷、沟边或山坡林中。野外调查发现,永瓣藤自然更新差、实生苗罕见,主要靠营养繁殖维持种群的生存,因此研究永瓣藤的繁殖技术对永瓣藤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永瓣藤可行压条和扦插繁殖。虽然压条繁殖生根率高,但存在繁殖系数低的缺点,不利于大规模引种栽培。永瓣藤适宜的扦插期是6~7月,基质会影响永瓣藤插条的生根率,但对扦插或播种成苗的研究尚少。因此,本试验探讨不同基质配比对永瓣藤播种和扦插成苗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合适的育苗基质,为永瓣藤繁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黄山市祁门县查湾森工采育场(117°51′E,29°35′N)进行。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 ℃,无霜期235 d,年平均降水量1 750 mm,相对湿度达85%,土壤类型为红黄壤。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永瓣藤种子于2018 年10 月采自黄山市祁门县祁红乡(117°39′E,29°40′N),种子千粒质量 3.042 3 g,含水率10.67%,净种后阴干置于4 ℃冰箱保存备用。2018 年7 月,在相同地方,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
试验所用的珍珠岩、泥炭土、蛭石、河沙均为市售品,黄心土取距地表20~50 cm 的土壤,自然土取自永瓣藤采种区域的表层土壤。
2.2 试验方法
2.2.1 播种试验
(1)种子预处理。由于永瓣藤种子具有休眠现象,因此播种前用外源赤霉素溶液浸种,进行破除休眠处理。
(2)试验设计。采用河沙、黄心土、泥炭土和自然土按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9 种基质配比(表1),于2019 年3 月采用撒播方式进行育苗试验,播种密度为0.5 g/m,每处理4 次重复,当年9 月统计成苗率。
表1 播种育苗基质的配比
2.2.2 扦插繁殖
(1)插穗制作。将永瓣藤截成长为10 cm 左右的插条,每根插条至少保留1 枚芽、1~2 枚叶片。
(2)扦插试验。设计8 种基质配比(表2),苗床于2018 年7 月采用全封闭双层覆盖育苗,即透明塑料薄膜+50%透光率遮阳网进行扦插试验,每处理4 次重复,每重复100 根插穗,2019 年4 月统计成苗率。
表2 扦插育苗基质的配比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播种试验的成苗率统计是根据种子千粒质量换算成种子成苗率,即(成活苗数/供试种子总数)×100%;扦插试验的成苗率=(成活苗数/供试插条数)×100%。
用EXCEL 2003 软件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用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0.05)和多重比较(LSD),其中成苗率数据进行反正弦转换。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质配比对永瓣藤播种成苗的影响
不同基质配比下永瓣藤播种成苗率见图1。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0.01)表明,各处理间成苗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9 成苗率最高,达18.94%;处理6 成苗率最低,为3.64%。基质配比由河沙和黄心土(处理1、处理2、处理3)组成的各处理间成苗率差异不显著。基质配比由河沙和泥炭土(处理4、处理5、处理6)组成的处理,其成苗率随泥炭土比例上升下降,而基质配比由河沙和自然土(处理7、处理8、处理9)组成的处理,其成苗率随自然土比例上升相应提高。由图1 可知,河沙和黄心土不同配比基质(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平均成苗率为15.3%,河沙和自然土不同配比基质(处理7、处理8、处理9)的平均成苗率为15.25%,说明两者播种成苗情况相当。
图1 不同基质配比下永瓣藤播种成苗率
3.2 基质配比对永瓣藤扦插成苗的影响
由图2 可知,不同基质配比下各处理的永瓣藤扦插成苗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12(河沙∶黄心土=1∶3)扦插成苗率最高,达 37.25%;且与处理10、处理11、处理13 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差异均显著。处理14(基质为珍珠岩)扦插成苗率最低,为24.50%;均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处理10 的扦插成苗率为36.25%,显著高于处理14,表明黄心土基质有利于永瓣藤扦插成苗。与处理14相比,在珍珠岩基质中混合一定比例的蛭石(处理15、处理16、处理17),可以显著提高永瓣藤的扦插成苗率。
图2 不同基质配比下永瓣藤扦插成苗率
4 讨论与结论
育苗基质的选择是木本植物育苗工作中的关键步骤,合理选择基质及配比对提高育苗效果、培育壮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由河沙与泥炭土按一定比例组合的处理6 作为播种基质的成苗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且随着泥炭土占比增加,成苗率相应下降,说明泥炭土不利于永瓣藤实生苗生长,与以往研究认为泥炭土是最佳的基础性基质的结果相反。董菊兰等研究认为以泥炭土为主的基质有利于黄檗容器苗生长;而袁瑞玲研究了红壤土、腐殖质土和丹麦进口的泥炭基质对须弥红豆杉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泥炭基质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最差。可见不同的育苗基质或同一种育苗基质的育苗效果,往往会因培育树种、育苗地区及育苗设施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泥炭土虽为公认的理想基质,但由于植被来源与分解程度不同,其质量缺乏稳定性。试验中,黄心土和自然土做基础基质的播种成苗率相当,表明酸性基质更有利于永瓣藤种子萌发与幼苗的生长。
试验中以黄心土为基质的扦插成苗率显著高于珍珠岩基质,这与许多研究结果认为黄心土是比较适宜的扦插基质相似。用于扦插的基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还需要有一定的酸碱缓冲能力和必需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保证所插林木成活率高、成苗效果好;而单一基质很难满足育苗需求。珍珠岩做为基质,虽然具有质地轻、透气且吸水性能,但基本不含有营养物质,而且在浇水时易飞溅,不易固定根系。本试验中基质黄心土∶河沙=3∶1 的扦插成苗率最高,说明添加一定比例的河沙可以增加基质的透水与透气性能,利于插条生根;在珍珠岩基质中混合蛭石也显著提高了成苗率,因此基质的选择与配比将是今后提高永瓣藤育苗效果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黄心土或自然土是适合永瓣藤育苗的基础基质,这可能与永瓣藤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永瓣藤的分布区域多为山地红黄壤和山地黄壤,土壤肥沃、疏松,pH 值 5.5~6.5,有机质含量 2.9%~5.1%,因此酸性基质混合适宜比例的河沙可以促进永瓣藤育苗的成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