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引领下初中化学有效复习教学路径
2021-07-27周化雷
周化雷
摘 要:传统化学复习中化学知识碎片化呈现,用主题引领的方式进行化学复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实践。以沪教版初中化学为例,从创设主题情境、布置主题提问、设计主题实验三个方面,探索主题引领下的初中化学高效复习教学路径。
关键词:主题引领;初中化学;沪教版;复习教学
运用主题引领的方式开展化学复习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整合旧知识,进而提高复习的效率。下面,笔者从创设主题情境、布置主题提问、设计主题实验等角度入手,探究高效的复习教学策略。
一、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学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师需要在复习教学中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创设情境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借助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代入感,有效调动学生的化学复习动力。
例如,在复习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下第七章关于“酸、碱、盐”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美食厨房”视频,创设“厨房做饭”的主题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引入厨房中的食醋、纯碱、黄酒、食盐、面粉、白糖等辅料,并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化学知识来对这些辅料进行鉴别。当视频中的人物完成料理之后,发现有一些遗留的鸡蛋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探究如何将这些鸡蛋壳进行废物利用。运用这种方式,原本枯燥乏味的“酸、碱、盐”知识点巧妙地融入生活情境中,学生可以跟随视频中的做菜过程,全面梳理重要的概念知识,这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共情,引导学生沉浸在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二、布置主題提问,深化学生的复习思考
教师通过布置主题提问的方式,为学生设置问题链,可以逐渐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而关于提出的思考问题,教师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提出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帮助学生迅速回忆起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再将问题的难度逐渐提高,让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复习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四章关于“燃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就“遇到燃烧该如何有效灭火”这一主题进行一系列的提问。例如,先为学生播放各种类型的着火视频,如林区着火、室内着火等,对学生提出问题:以上视频中的着火原因都是什么?为什么林区内着火很难扑灭?林区内的大风会极大地助长火势,这与化学知识中的哪一点相对应?对比林区火灾和室内火灾,为什么林区火灾以浓烟为主?若想有效处理林区火灾、室内火灾等各种火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或预防?通过以上问题,教师将本单元的重要知识内容层层递进地展示了出来,让学生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把涉及的“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要素归纳为一个整体,这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大有裨益。
三、设计主题实验,拓展学生的复习实践
化学复习时,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实验,因为化学学科重在动手实践,学生在实验中亲手尝试和探究,将能得到更多的学习收获。对此,教师可以针对某个重点课程,带领学生设计主题实验,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
例如,在复习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五章关于“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常用的“暖贴”入手作为主题实验的切入点。在暖贴中,主要起效的成分为铁粉,正好与本单元的知识重点相对应,是学生复习和掌握“金属性质”的学习素材。在设计实验之前,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暖贴的样子,并让一些未接触过“暖贴”的学生尝试使用,亲身感受暖贴发热的过程,并阅读暖贴包装袋上的说明,查看里面有什么成分,思考有哪些成分可能造成发热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暖贴中发热的物质是否含有铁粉的成分,例如,学生可以拆开包装,用磁铁来进行初步的检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提示。如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不一定是铁,也可能是四氧化三铁,所以学生还要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实验思维就会拓展到如何鉴别铁和四氧化三铁中,从而联想到应用硫酸铜溶液或稀盐酸,以完成下阶段的检验工作。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将实验的经过与收获全面记录下来。
总之,复习阶段是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础、提高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遵循“以生为本”“兴趣引导”的原则,打破传统复习教学思路,用主题引领的方式营造和谐民主、趣味横生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潜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