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的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
2021-07-27汪兴东
汪兴东
摘 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初中阶段的教学也开始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然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在此情况下,初中教育提出项目式学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力求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整合碎片化的知识点,并构建出高效的学习体系。基于初中化学现状概述项目式学习的内容,并针对性提出初中化学课堂上项目式学习实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课堂效率;优化策略
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初中教师也在不断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开始重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以更好地改善教学效果。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引导学生意识到化学学习的实用性,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就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而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师大多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意识,还能够营造出融洽的学习氛围,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项目式学习概述
项目式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个具体的活动项目展开教学,通过充分利用最优的学习资源,在实践活动中获取完整的知识,形成具体的学习方法。项目式学习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首先,学习目标更加明确。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全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局限性。其次,通过项目式学习法可以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在教学活动中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获得了相应的知识,还能够大幅提升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项目式学习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看到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模式更加多元化。
二、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科学划分小组,明确学习计划
项目式学习的开展通常是在学习小组内部进行的,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想要有效落实项目式学习,首先应当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划分,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想要科学划分小组,实现项目式学习效果最大化,首先,化学教师应当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日常学习动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实现互补。其次,针对每个小组内部的角色,让学生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内容,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实践内容及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合理引入问题,设计解题模型学习项目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一定的中考压力,不少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依然沿用题海战术的教学策略,就教学现状而言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之下,初中化学教师在运用项目式学习法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合理引入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设计解题模型的学习项目,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自信,进而明确学习目标。
(三)进行课堂学习成果汇报,强化项目学习的启发性
汇报学习成果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强化项目式学习的启发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例如,在教学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这节内容时,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项目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方案的设计以及结果的呈现与预想有什么不同。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此时少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三组在进行乙醇溶于水的实验时,如果起初能给乙醇添加些颜色,能够更明显地观察其浓度变化。在此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在项目式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操作点,进一步强化项目式学习的成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式学习是在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以生為本的全新教学理念,初中化学教师在应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重科学划分小组,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引入问题,设计解题模型学习项目;最后注重课堂学习成果汇报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推动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丽.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与实施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2]罗媛媛.初中化学实施项目式学习的难点与对策探析[J].中学化学,2019(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