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活动区选择现状及特点分析

2021-07-27连小妮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2期
关键词:活动区大班幼儿园

连小妮

一、引言

幼儿园活动区在儿童学习和生活的整个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以区域性活动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的DIY方案定制及培养,促进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同时,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如何建立一个区域性的环境来发展我们的研究课题,如何使儿童与环境相适应,怎么获得环境的可追溯性,从而激发儿童的学习作为一种激励功能?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活动区的设立与主题活动的关系及其教育意义,根据以往研究的总结,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分析,了解目前在同水平生活的父母中选择儿童活动领域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二、大班幼儿活动区域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放不合理的材料

材料的发放是区域活动环境的保证,但在采访一些教师时发现,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认知去运用科学的方法发放材料,造成在大班区域活动中材料存在的狭义性、危险性等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关系到区域活动的功能,而且还导致儿童因教师提供的非科学材料而在区域活动中受伤的频率加大,这不仅增加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工作量,还失去了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价值。

(二)幼儿可选择活动区域较少

首先,幼儿活动区环境偏拥挤。幼儿室内活动环境的拥挤程度可以用空间密度来衡量,每个幼儿在活动环境中所占的空间越大,其空间密度越低,幼儿活动环境越宽敞,反之则越拥挤。因此,在幼儿园班级中,活动区域务必注意空间密度的维度。我国大面积空间的幼儿园密度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孩子们自发组织的具有攻击性的游戏。我们一般都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以降低环境的拥挤程度及类似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进而在保证幼儿活动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对户外活动区资源的利用率。

(三)活动区域设置缺乏针对性

通过观察实践教学,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教师认为在区域活动中发放任何材料都可能引起大多數儿童的兴趣。这种不科学的概念导致区域活动模式中有了更多的材料并且缺乏明确的目标。常用的生活垃圾都用于活动中。如瓶装饮料、茶罐、纸板垃圾等。在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过分强调某些理论上的内容,这些内容很难准确地反映他们的教育职能,也不能提高大班儿童对区域活动的兴趣,从而削弱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教育功能。

三、解决策略

(一)提供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的物质材料支持

材料投放应满足幼儿的兴趣所在。幼儿进行探究学习的前提就是他们的兴趣,进而他们才会开始探究学习。满足幼儿兴趣所在来投放材料也符合区域活动中以幼儿为中心的要求。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仅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也要感受到快乐。

(二)丰富幼儿活动区域

丰富的环境内容是激发学校大班幼儿探索欲望的先决条件,教师应以环境等级制度为目标,有效地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从而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如教师应注重区域性的沙水活动,沙子和水作为主要内容,丰富区域活动墙壁和地板的创作。创造丰富的环境内容,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活动内容的认识和想象,使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到水和沙的性质,提高他们在环境中思考的逻辑能力,拓展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

(三)增强材料投放目标性

教师要摒弃哗众取宠的材料投放理念,要站在大班幼儿兴趣点上进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坚决取缔摸不得、碰不得类型材料投放观念。比如,在音乐区域活动中,教师根据对大班儿童的理解和对大自然需求的探索,必须引入更多的实用乐器。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大班幼儿活动区选择现状的了解和详细研究,区域性活动因其探索性特点而深受教师和幼儿的喜爱。本文结合园区大班区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幼儿园大班在参与活动中做出的选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活动区大班幼儿园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