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对策

2021-07-26杨悦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采取有效胆管炎胆总管

杨悦军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消化内科 广西 梧州 543001)

临床常用的微创肝、胆胰疾病诊治技术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tography,ERCP),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几年来该技术在胰胆管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虽然ERCP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其作为一项侵入性操作,术后难免会发生并发症,除了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之外,有的患者会因为出现并发症而损伤其器官,严重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为了使患者接受ERCP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通过纳入310例行ERCP的患者,就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对策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ERCP手术患者310例,其中男性208例,女性102例,患者年龄最小41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8.56±2.35)岁;术前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胆管梗阻性黄疸、胆管癌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别为65例、58例、59例、52例、76例。本研究已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权。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接受诊断性或治疗性ERCP手术治疗,在手术操作之前,需告知患者8 h内禁食,4 h内禁水,为了保证手术顺利开展,需对患者进行静脉碘过敏试验。丙泊酚静脉麻醉是麻醉方式,采用的设备为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ED-250XT5十二指肠电子内镜,将其置入患者十二指肠,达到乳头处位置,需注意拉直短镜[2]。自内镜钳置管道孔插入带导丝三腔刀或造影导管,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插管,进入胆总管,之后实施导丝定位。在观察胰管、胆管造影情况中,需采用10~20 mL 35%碘佛醇溶液在X线下进行观察。

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实施ERCP手术,手术结束后,要求患者禁食,需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补充电解质等,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护肝、消炎、止血等对症处理工作做好[4]。患者采用的西药包括:常规止血药,如白眉蛇毒凝血酶、止血敏等;用法:静脉滴注,1次/d,2支/次。

手术采用方法:冰冻盐水冲洗止血、冰冻盐水加去甲肾液冲洗止血、扩张球囊压迫止血、高频电凝止血(APC)、出血点放置软组织夹、出血点注射硬化剂(聚桂醇)、出血点注射组织胶[3]。

1.3 并发症判断

胰腺炎:(1)轻度:相比正常值,患者术术后24 h内血淀粉酶要大3倍,住院时间比以往相比多2~3 d;(2)中度:住院时间与以往相比要多4~10 d;(3)重度:住院时间延长时间为10 d以上,且发生其他症状,如,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蜂窝织炎等。

胆管炎:(1)轻度:患者出现3 d以上且38℃以上的体温;(2)中度:患者出现发热或脓毒血症,时间为3 d及以上,患者需接受治疗,主要为内镜、经皮介入治疗;(3)重度:患者病情严重,需进行外科治疗。

出血:(1)轻度:临床出血,<3 g/L为血红蛋白降低指标,不需要输血;(2)中度:4个单位以下为数学单位,不需要接受血管造影加入,且患者无需接受手术治疗;(3)重度:5个及以上的单位的输血量,或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

穿孔:(1)轻度:患者手术后24 h内血淀粉酶比正常值3倍要大,2~3 d为患者住院延长时间;(2)中度:4~10 d为患者住院延长时间;(3)重度:10 d以上为患者药物治疗疗程,或者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分级进行探究,对诊断性、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两组治疗并发症防治效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1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93%,胰腺炎、胆管炎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多数患者并发症分级为轻度,见表1。

表1 31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分级(例)

2.2 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28%(19/143)为诊断性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35%(34/167)为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3 并发症治疗效果

有68例患者ERCP术后出现并发症,通过对其采取针对性方案治疗后,65例患者并发症完全治愈,见表3。

表3 并发症防治效果

3 讨论

对于接受ERCP手术的患者来说,极易出现并发症,胰腺炎就是常见的一种,临床对这一并发症的发生机制还没有详细的阐述,胰腺炎并发症的发展中与诸多因素有关,包括机械性、微生物性等因素;同时,该并发症的发生还与术中操作有着密切联系,如,术中如果损伤了胰管,将会引起胰管暂时性阻塞、周围组织水肿,由此导致胰腺炎的发生;导致十二市场乳头水肿的加剧还与术中反复插管有关,将会导致胰腺炎症状的发生。因此,临床应注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4]。

ERCP术后胆管炎不仅能使脓毒血症诱发,严重的情况下将导致患者死亡,如果患者存在胆汁引流不畅的现象,也会增加胆管炎的发生率,在ERCP操作过程中,胆道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肠道细菌,如果没有有效的排出胆汁,在胆管内将会大量淤积肠道细菌、造影剂,随着胆道压力的上升,将会导致脓毒血症。对于这类患者来说,不仅要重视术中造影剂的引流要达到充分的状态,且在胆道支架留置方面需结合影响该能够学检查结果进行操作[5]。

ERCP术后出血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这一症状的因素为括约肌切开,但是临床很多研究表明,其他因素也会增加患者术后出血风险,导致术后出血风险上升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肝硬化、凝血药物使用等。因此,如果患者在术前采用了抗凝剂,实施手术时间应在抗凝药物停用10 d之后,与此同时,应对麻醉流程进行规范,防止频繁呕吐导致贲门黏膜撕裂的症状发生。

ERCP术后极易出现穿孔的现象,十二指肠所导致远离壶腹穿孔、括约肌切开导致的壶腹周围穿孔、导丝或其他器械引起的穿孔是最为常见的穿孔类型。导丝坚硬、管道偏离是导致各类穿孔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ERCP的重要原则包括采用柔软的超滑导丝,预防ERCP术后穿孔的主要环节还包括高等风险操作的减少,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轻柔的动作[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10例患者接受ERCP术后,有21.93%的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其中胰腺炎、胆管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次为穿孔、出血,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生并发症多为轻度;对68例ERCP手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有65例患者并发症完全治愈。由此说明,应当对ERCP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综上,ERCP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常见的有胰腺炎、胆管炎、出血、穿孔等,为了降低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需了解ERCP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采取有效胆管炎胆总管
分析蛋鸡产蛋下降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效益(下)——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分析蛋鸡产蛋下降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效益(上)——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A NEW CONCEPT AND EXHIBITION PROGRAM FOR THE EGYPTIAN MUSEUM IN CAIRO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中西医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的应用效果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