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准确性及价值研究

2021-07-26张爱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桥本弥漫性甲状腺炎

张爱清

(烟台市万华医院超声科 山东 烟台 264002)

目前,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发病率显著提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严重危害了患者生命健康[1]。以上两种疾病均为多发性甲状腺疾病,在性别、临床症状等多个方面均十分相似,且在临床表现与体征方面都会以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现象体现出来,经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患者甲状腺抗体与功能均有所改变,一旦未及时进行治疗则很容易加重病情。为此,尽早诊断并实施临床治疗十分有必要。因而弥漫性甲状腺中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鉴别与诊断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工作的重点。临床检查中,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核素扫描与超声检查等使用率较高。而超声则凭借其廉价、快捷、无创和简便等优势逐渐成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可对甲状腺大小、边界情况、形态、血供情况与回声变化等进行观察,为诊断工作提供必要帮助,具有一定的准确率,但仍有误诊和漏诊的可能。而超声弹性成像属于新型科学技术,主要借助不同组织弹性系数的差异对相对应信号进行收集,将组织硬度反映出来,完成疾病鉴别与诊断,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中,且效果明显。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经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弥漫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88例,入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奇偶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23±6.89)岁;实验组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18±6.87)岁。比对两组入组时上述资料提示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应用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应安排专业知识能力强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负责操作[2]。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开展检查工作,保证探头的频率处于8~12 MHz。患者在检查之前应呈仰卧体位,将肩部垫高使头部稍微向后仰,将颈部充分暴露出来,便于诊断其颈部,对甲状腺及其周边组织进行扫查。检查初期,应针对患者的靶区域展开横切面与纵切面检查,了解其甲状腺大小、血流、形态、周围组织和回声等情况,并对双侧叶前后径进行测量,观察峡部厚度并将图像存储好。对甲状腺实质回声进行观察,了解其减低或增强改变以及内部回声变化情况,对网络样强回声仔细观察。

甲状腺实质回声:(1)Ⅰ级:回声正常;(2)Ⅱ级:回声高于肌肉且低于颌下腺;(3)Ⅲ级:回声和肌肉接近。

评价低回声分布状况:(1)0级即不存在低回声区;(2)Ⅰ级即散在低回声,边界模糊且程度有差异,形态具体化不明显,大小不同;(3)Ⅱ级即加护撞线内部可观察到弥漫性低回声。

彩超评价甲状腺实质血流:(1)0级:在甲状腺周边存在血流信号;(2)Ⅰ级:甲状腺实质内存在短条状的血流信号或是少量点状的血流信号;(3)Ⅱ级:甲状腺实质内部所探及的血流信号十分明显,且分布呈长条状、弥漫性或斑点状;(4)Ⅲ级:甲状腺内部血流分布呈弥漫性,且以“火海样”呈现出来。

在完成常规性诊断后,即需要把仪器模式调整成弹性模式,检查甲状腺一侧叶中央感兴趣区域,且检查的范围主要为有可能形成病灶的所有区域。操作人员需手持探头,对探头轻轻压迫,幅度在1~2 mm之间,且频率为2次/s。压力曲线在-1~+1范围内,选择使用二维图像和弹性成像图像双成像模式,并对压力曲线变化给予关注,并在周期性规律处于峰值状态时对图像进行冻结处理,对影像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借助软件分析相对应变值的平均值与蓝色面积比例[3]。弹性成像分级:(1)0级:红色、绿色和蓝色相间;(2)Ⅰ级:病灶与周边组织呈绿色,且内部存在点状条状红色;(3)Ⅱ级:病灶以绿色为主,同时散在蓝色,可观察到条状与片状的红色;(4)Ⅲ级:蓝色与绿色相间,分布规则性较差,亦或是以蓝色为主,并存在少量红色;(5)Ⅳ级:病灶呈蓝色,同时散在绿色,不存在红色图像。

对照组应用彩超检查,操作方法同对照组。

1.3 评价指标

(1)对比患者诊断准确率;(2)对患者甲状腺血运指标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为(±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诊断准确率分析

经比较,实验组诊断准确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研究两组诊断准确率[n(%)]

2.2 两组患者甲状腺血运指标比较

实验组上动脉内径、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实验组、对照组甲状腺血运指标(± s)

表2 对比实验组、对照组甲状腺血运指标(± s)

?

3 讨论

在临床中,将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归结于多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范围,起病速度慢且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同时,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在高发年龄、临床表现以及性别和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均十分相似,因而临床诊断相对困难,很容易出现漏诊与误诊的情况,使得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4]。为此,对于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准确鉴别是临床后续治疗方案选择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前提,也是临床医学研究人员所关注的重点。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起病速度缓慢,在发病时会表现出甲状腺肿大、边界清晰与质地硬韧等症状,而且有少部分患者会感受到压迫。此疾病早期感觉并不明显,且甲状腺工程正常,有些患者早期会出现短暂性甲亢,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现的时候,其甲状腺功能已经明显下降。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主要特征就是体内抗原体反应改变了甲状腺功能[5]。此疾病发病缓慢且病情前言。如果是典型的桥本氏甲状腺炎,那么患者的甲状腺会肿大且呈弥漫性,自身抗体呈现阳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经超声检查后表现多样化,和浸润范围、淋巴细胞的分布以及纤维组织增生度有多联系。而弥漫性甲状腺肿则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对多系统造成累及,而且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甲状腺肿大与高代谢症等情况[6]。

超声为现阶段甲状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式,无创、经济、简便且可重复,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能够明确诊断腺体大小、血供丰富程度、流速高低、边界、形态等指标,但仍存在误诊和漏诊的可能。在彩超检查中,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似性较强,特别是边界清晰、体积增加、形态饱满以及回声增强等方面,进而直接影响了临床诊断效果。现阶段,超声弹性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相对广泛,特别是诊断乳腺、前列腺与血管等部位病变方面[7]。超声弹性成像主要借助各组织弹性系数的差异,受外加力或是交变振动后应变不同,对被检测体,某一时间段各片段信号加以收集,并结合压迫前后回波信号反射情况获得不同深度位移量,在获取变形程度后借助彩色编码成像,利用图像将被测物体硬度反映出来,进而准确地鉴别与诊断病灶,优化临床诊断价值[8]。

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体来讲,与单一诊断形式相比,彩超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联合应用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甲状腺炎价值突出。

猜你喜欢

桥本弥漫性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Bc1-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