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X线诊断临床价值

2021-07-26成晓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椎间隙退行性椎间盘

成晓芳

(南通市通州区第七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通 226363)

很多老年患者会因为长时间的腰肌劳损出现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等症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腰椎退行性病变临床诊断主要以X线检查为主[1-2]。尽管CT以及MRI等先进检查手段不断丰富,能够有效增强椎间盘退行性诊断的整体效果,但是却无法有效取代X线诊断[3-4]。为此要积极探究腰椎退行性病变X线临床检查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进一步为腰椎退行性病变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40~94岁,平均年龄为(65.74±3.36)岁。对照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男17例,女23例。年龄在41~93岁,平均年龄为(65.62±3.17)岁。两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CT检查的诊断方法(SIEMENS SOMATOM Spirit)。在拍照前,要叮嘱患者禁止携带金属或高密度物品,避免给辐射结果造成干扰。通过设置显示野、层厚、间隔等方法,对基线扫描范围加以确定。

观察组采X线检查的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腰椎侧位X线检查(GE DR-F),如果患者出现椎体滑脱。则必须对腰椎动力位进行加照全脊柱正侧位片。在扫描前需要正确调整摄影位置,选择合理的曝光条件和范围。对患者腰椎部位的具体位置选择合适胶片。以X线中心对患者的体位合理安排,明确曝光摄影的效果,在摄影结束以后详细记录体位和具体曝光条件。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腰椎间隙改变的实际情况,明确椎间盘退变占总体病例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比较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劳作导致椎间间隙发生改变,甚至造成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等实际症状常规的腰椎正侧位片无法对椎间盘突出进行准确判断。如果在平片中发现有显著的病变特征,可以作为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依据。通过X线检查,需要对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动力位进行常规检查。目前很多患者发生腰椎退行性病变后,会出现椎间盘退变,腰椎侧弯,腰椎滑脱,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站立劳累后,疼痛明显加重,而卧床休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患者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会引发间歇性跛行等问题,由于椎间盘突出骨椎增生以及椎管狭窄会造成神经压迫,造成患者的腿部疼痛,从腰部或臀部开始,然后至大腿后侧而间歇性跛行,则表现为随着患者走路的距离不断增加,双下肢会出现酸麻胀痛等情况,步伐沉重,需要坐下或休息片刻才能缓解,但开始行走后病情会再次加重,在后期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排便排尿无力,便不尽尿潴留等,对于男性患者而言还可能引发阳痿,异常勃起等症状,腰椎间盘疾病是引发男性小便障碍最常见的病因。脊柱的退行性病变大多数由于生理性老化而引起,但是受到遗传,免疫性,急性创伤或者慢性劳损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加速脊椎退行性病变的速度[5-6]。在退行性病变X线片诊断中,患者腰椎发生明显的生理曲度变化正位片出现侧弯,侧位片出现曲度变直等异常情况。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退变(如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的详细情况。但是,X线平片检查可明确显示椎间隙改变情况,以此作为椎间盘退变的间接征象。X线平片检查显示共90个椎间隙发生改变,如椎间隙变窄、变宽、前后平行、前窄后部变宽等。而且椎间隙狭窄,椎体失稳使椎小结关节变窄,在患者的椎体边缘处会呈现出鸟嘴样,唇样以及骨刺骨桥骨坠的明显增多还可能引发骨质增生。腰椎退行性病变,主要以L3~L4为主,患者会出现局部的疼痛,麻木,肿胀等。病变患者会出现关节软骨明显蜕变,导致关节软骨不够光滑,变薄变脆,承重部位完全消失,引起关节软骨下骨质暴露。如果关节软骨碎裂或者关节面分离,软骨下骨量可能出现坏死假囊等症状,在非承重结构硬化产生明显的损伤,这些病理变化都能够提示退行性病变。在退行性病变修复的过程中,不仅会出现赘生现象,还会以血管增殖等形式造成关节功能明显受损,而关节间连接的组织形式不同,在出现纤维软骨性结合或者滑膜关节性退行性症状等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病理特征,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各组织之间的蜕变,在骨关节或者软组织增生肥大之后,脊椎的炎症变化并不显著。椎间软骨病还会出现真空现象,或者软骨性结节纤维外还曾出现明显断裂的情况,通过韧带在椎体附着,能够在椎体前外侧距椎体边缘数毫米处,向水平方向延伸,出现边缘性骨刺或骨桥,除非是合并椎间软骨病,否则椎间隙会出现轻度变窄的情况,而椎弓关节或者肋关节出现退行性病变后,经X线变化,与其滑膜性关节病变一致,关节软骨会出现蜕变坏死等严重问题,弥漫性骨质增生病变实质与脊椎前纵韧带纤维化退变具有密切关联,通过X线临床诊断能够明确 X线可以反映出关节间隙变窄的情况通过临床治疗,可以帮助症状有效缓解退行性增生虽然不属于病理现象,但在临床中无法表现出明显症状,当机体发生反应性机能代偿丧失,既会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CT检查可以直接扫描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退变,如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盘脱出。分析本研究结果后,X线检查证实椎间空间的变化只有90个,而CT检查确认椎间盘有160个退行性变化,同时在5个椎间盘上后退真空征和4个椎间盘,更换后出现弧和钙化(点或杆)。CT检查显示,腰椎间盘变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常规X线检查,能准确显示腰椎间盘变性引起的真空及椎间盘钙化的迹象。在多种类型的腰椎椎间盘退变中,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的逐渐收缩、变薄和退化,以及脊椎体周围扩散鼓的发生。因此,通过高分辨率CT检查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突出的光盘。由于严重的外伤导致椎间盘破裂,部分髓核通过破裂缺陷向外突出,导致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和疝气在40~60岁的成年男性和L4-5椎间盘中出现的时间最长。这主要是受椎间盘退化、重力和运动的影响,下部腰椎椎间盘因此L4-5椎间盘最容易受伤和疾病。突出的髓核在中央有裂纹后通过纵向韧带,髓核组织进入脊椎管或脱离,形成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症很少见,是椎管和硬膜外自由椎间盘的髓核碎片[7-8]。

与CT检查相比,简单的X线检查的明显优点是,可以准确判断狭窄程度和椎间空间的扩大。CT检查可以直接显示椎间盘的退化,虽然诊断准确度很高,但仍然需要结合X线检查来确定病变的位置,并筛选病变的范围。平面X光检查的另一个主要优点是低廉的价格和多种应用领域,同时进行平面X光检查和CT检查,可以相互确认诊断的准确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椎间隙退行性椎间盘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
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