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MRI在原发性卵巢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2021-07-26孙全胜罗友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卵巢癌原发性影像学

孙全胜,罗友莲

(1武汉市新洲区红十字会医院医务科 湖北 武汉 430400)

(2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 湖北 武汉 430400)

卵巢癌是妇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不仅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体癌,居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前三位,死亡率更是高居第一[1]。为了更好提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我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91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CT、MRI等不同方法诊断原发性卵巢癌的结果及临床分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市新洲区红十字会医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91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原发性卵巢癌的诊断标准,且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患者术前均接受CT与MRI诊断,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真实完整。

排除标准:原发性卵巢癌已经进入危重末期,患者的预计生存期<30 d;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情况;患者有既往放化疗治疗史、手术治疗史的情况;患者合并精神疾患无法配合临床诊疗的情况。

参与研究的91例患者,年龄在29~66岁,平均年龄为(46.81±8.02)岁;患者的体重在40~66 kg,平均体重为(55.9±4.3)kg;患者术前行CT、MRI检查与接受手术治疗的间隔时间在3~30 d,平均时间间隔为(9.02±2.01)d。

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子宫内膜样癌的患者有10例,确诊为黏液性腺癌的患者有25例,确诊为浆液性囊膜癌的患者有51例,确诊为透明细胞癌的患者有3例,确诊为颗粒细胞癌的患者有2例。其中,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患者分别有9例、14例、43例、2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实施CT和MRI诊断。

CT诊断:检查仪器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Definition as 64排螺旋CT诊断仪,造影剂为2.0 mL/kg剂量的碘海醇。设置扫描参数: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120 kV、210 mA,间距3 mm,层厚5 mm,矩阵512×512。检查前禁食8~10 h,并在扫描前适量饮水,使患者的膀胱保持适度充盈。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先对全盆腔实施常规平扫,然后以3.5 mL/s的速率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100mL行增强扫描,并做曲面重建、多层重建。

MRI诊断:检查仪器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vantol型1.5T MRI扫描仪,造影剂为0.1 mmol/kg的扎喷酸葡胺注射液,扫描范围为全盆腔。常规平扫的参数设置为:T1加权成像TR 580 ms,TE 12 ms,T2加权成像TR 4200ms,TE 90 ms,扫描层厚为5 mm,间隔2 mm,扫描矩阵为256×256。动态增强扫描TR 4.5 ms,TE 2.0 ms,扫描层厚为3 mm,FOV为38 cm,增强扫描前以3.5 mL/s的流速对患者的肘静脉注射20 mL造影剂。

1.3 观察指标及诊断标准

分别统计CT和MRI两种不同影像学方法对原发性卵巢癌的检出情况,并将其与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不同方法诊断原发性卵巢癌的准确率。同时,根据患者的影像学图像特征实施临床分期,判断不同方法诊断患者临床分期的准确率。

CT和MRI的阅片由我院两名资深影像学医师完成,当其阅片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时,可引入第三人。

原发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参照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修订的相关标准[2-3]:患者卵巢内存在有单侧或双侧肿瘤灶,且未见转移的情况为Ⅰ期,其中,以卵巢内见单侧肿瘤灶,卵巢表面未见肿瘤,且腹腔冲洗液中的恶性肿瘤细胞检测结果呈阴性,患侧卵巢存在完整包膜的情况为Ⅰa期;以卵巢内见双侧卵巢肿瘤灶,其余情况同Ⅰa期的情况为Ⅰb期;以卵巢表面有肿瘤,且肿瘤灶包膜受到入侵破裂,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的恶性肿瘤细胞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情况为Ⅰc期。患者卵巢内存在有单侧或双侧肿瘤灶,并伴随盆腔转移的情况为Ⅱ期,其中,肿瘤浸润或转移的目标为子宫或输尿管的情况为Ⅱa期;浸润至其他盆腔组织的情况为Ⅱb期;在Ⅱa期、Ⅱb期的基础上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的恶性肿瘤细胞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情况为Ⅱc期。患者卵巢内存在有单侧或双侧肿瘤灶,且出现盆腔外腹膜、肝脾、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为Ⅲ期,其中,患者发生盆腔外腹膜种植转移,但未波及腹股沟淋巴结和腹膜的情况为Ⅲa期;以腹腔转移灶直径<2 cm,未波及腹股沟淋巴结和腹膜的情况为Ⅲb期,以腹腔转移灶直径≥2 cm以上,并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为Ⅲc期。患者肿瘤灶向腹腔乃至更远处转移的情况为Ⅳ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MRI诊断原发性卵巢癌的准确率比较

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CT检出卵巢癌患者71例,诊断准确率为78.02%;MRI检出卵巢癌患者82例,诊断准确率为90.11%,MRI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CT、MRI判断原发性卵巢癌临床分期准确率比较

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CT和MRI判断原发性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9%和74.7%,同样有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的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CT、MRI判断原发性卵巢癌临床分期准确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女性生存环境的改变、生活压力等的增加,卵巢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给女性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都造成严重的威胁[4]。由于卵巢的位置较深,使得原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是十分典型,且现阶段并无针对该群体的特定筛查方案,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已发展至肿瘤晚期,死亡率极高,即使存活的患者也存在预后不良的情况。因而做好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于提高女性的生存质量意义重大,而这些都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除了临床病理活检之外,影像学方法(如超声、CT、MRI等)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

本文对比研究了CT和MRI两种方法对于原发性卵巢癌患者的诊断结果,可见,MRI在原发性卵巢癌总的诊断准确率以及临床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上,均略高于CT。这可能与扫描过程中,MRI的多方位多层面成像有关。虽然CT可以对卵巢癌的肿瘤成分进行有效鉴别,对原发肿瘤的判断、肿瘤的转移情况都能实现准确判断,但因扫描只停留在横断图像的分析上,使得诊断相对受限。与之相比,MRI的多层面成像有利于对患者的卵巢结构、卵巢肿瘤位置、浸润及转移情况进行更好的显示,高对比分辨率可为医师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特征,对于肿瘤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的判断,患者手术难度的评估、预后的判断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无论是CT还是MRI,在原发性卵巢癌临床分期中都有假阴性、假阳性情况的存在,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因肿瘤与卵巢、直肠、结肠边界紧贴等导致的肿瘤位置误判,腹膜或者直肠转移、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等的遗漏,因而术后的病理分期仍是患者诊疗中最重要的依据。

当然,目前关于CT和MRI在原发性卵巢癌诊断中的效能还存在一些争议。如陈志强等[5]的研究认为,CT和MRI仅在包膜受侵破裂、肠系膜转移等的检测中存在较大差异,在其他部位病灶的诊断以及卵巢癌临床分析的判断等方面并无明显区别。两种影像学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总之,CT和MRI在原发性卵巢癌的临床诊断中各有优势,能对病灶的细节进行充分显示,其均可为原发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提供可靠依据,都是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卵巢癌原发性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