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降压汤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21-07-26马瑞琼
马瑞琼
巩义瑞康医院,河南省郑州市 451200
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方绞痛且持续1~5min,过度劳累、寒冷刺激及饮食过饱是其突发的主要病因,患者通过合理地休息及药物控制可得到缓解,但干预不当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动脉栓塞等问题;高血压的出现与患者饮食方式的改变、吸烟饮酒、运动量不足、遗传、年龄等有关,高血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眩晕、失眠无力、胸闷气短等,进展严重的患者易出现肾功能障碍及其他功能衰竭等。冠心病与高血压均为近年常见且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当其合并后,病情更加凶险[1],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将危害其生命健康。部分患者对该疾病相关认知水平较低,常出现自主用药等影响治疗的情况,给临床治疗增加难度。因此,寻求合适的治疗方式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采取联合治疗方案,瑞舒伐他汀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其具有降低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及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2],常与运动、饮食行为控制和减肥联合来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其他相关症状,也用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平肝降压汤是一种中药制剂,有平肝潜阳、清热熄风的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及其机体循环等,主治原发性或继发性的高血压及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肝肾阴虚、内热生风者,具有控制血压、药物副作用小的优势,被运用于该类患者治疗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多使用口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来控制血压。但关于该方面的研究较少,故本文通过对1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患者获得更理想的临床疗效保驾护航,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组。A组68例患者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8.49±5.37)岁,冠心病平均病程(2.78±0.56)年,高血压平均病程(4.36±0.57)年;B组62例患者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9.75±5.80)岁,冠心病平均病程(2.66±0.49)年,高血压平均病程(4.51±0.4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5年修订版)中关于冠心病与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3)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4)无相关治疗药物禁忌证;(5)无肝、肾功能异常;(6)无恶性肿瘤;(7)无继发高血压、心肌病;(8)无严重代谢性疾病;(9)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控制日常饮食、督促适量运动、监测血糖及对症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80483,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10mg/次,1次/d。A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平肝降压汤,药方:石决明30g,夏枯草、姜半夏、土茯苓、泽泻、白术各15g,天麻、竹茹、炙甘草各10g,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600ml,300ml/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价。①显效:舒张压保持正常水平,收缩压下降>10mmHg(1mmHg=0.133kPa),冠心病相关症状(胸痛、胸闷、心绞痛)显著改善;②有效:舒张压或收缩压下降>10mmHg,但不在正常水平内,冠心病相关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与治疗前比较症状有所加重。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收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ml,离心分离血清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动脉粥样硬化:使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测。(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头痛、恶心、乏力)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5%,显著高于B组的7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上升,且A组高于B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B组的6.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8,P=0.341>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n(%)]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因脂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脂质含量上升,血糖、血小板异常凝聚等影响血液流速变缓、脂质沉淀于动脉内膜,从而形成脂质斑块,引发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常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等症状[3]。近年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不良习惯的养成,导致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上升且群体存在年轻化趋势,若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将导致各级血管及各组织器官受损。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已较为常见,现代医学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速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导致患者心室厚度上升,冠脉变窄,持续增高的血压所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促发粥样硬化病变,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发病率远高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给治疗带来难度,对心脏功能影响较为明显,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的备血能力降低,造成心肌缺氧、缺血。中医《内经》提到,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发生都围绕“瘀”,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镇静安神”治疗尤为关键,能够防止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主要使用常规西药,常规口服西药起效快,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对于急性血压升高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但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影响其身心健康水平,且长期依靠西药治疗,机体内西药代谢途径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在停药之后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复发。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和防止动脉硬化,是他汀类药物中降脂效果最好的一种,属于第三类他汀类药物,其能够减少血管内脂质沉淀、降低炎性反应,延缓动脉硬化形成,一定程度上抑制冠心病病情进展,其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但对于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因此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有限[4]。中医认为,平肝降压汤能够有效运用于高血压患者中,具有利水消肿、化痰祛湿、健脾燥湿和平抑肝阳等作用,能够提升患者外周小血管的舒张度,降低血压。本文中A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B组,治疗后A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B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均低于B组,且A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B组,这可能是因为平肝降压汤药方中的石决明平肝清热、明目去翳;夏枯草平肝熄风、清火明目;姜半夏消痞散结、降逆止呕;土茯苓健脾化湿、宁心安神;天麻平肝化痰;竹茹理气化痰[5]。该药方中药物合用,能够达到平肝、降压、通络、舒张外周血管、潜阳、熄风、滋阴的功效。单纯使用西药瑞舒伐他汀虽然起效快,但出现头痛、恶心、乏力副作用较多,加用中药平肝降压汤进行对症治疗,安全性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中西互补,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探究平肝降压汤联合瑞舒伐他汀运用疗效显著,可能是因为高血压属“眩晕”范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与饮食不节、感受外邪、体虚弱、酗酒、嗜烟等因素密切相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主要以降压、扩冠为先,原则以平肝潜阳、健脾祛湿为主,平肝降压汤使患者气血顺畅、经血舒畅、通气化瘀、舒张血管,改善患者血流的通畅度,达到降压的目的,而瑞舒伐他汀钙片能减少脂质沉积,延缓动脉硬化发生,达到扩冠的目的,两者连用达到降压、扩冠的效果。肝肾阴阳失调是产生高血压病的内在基础,本文重点在于调整肝肾阴阳平衡, 切断因实致虚、因虚致实的病理过程,从根本上解除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且较西医治疗副作用小, 能够有效改善症状, 调整患者的全身症状。
综上所述,平肝降压汤联合瑞舒伐他汀运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血压、血脂水平恢复正常范围,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副作用较小且不良反应少,不失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但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未对患者远期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做出随访,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针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