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林下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2021-07-25盛卫星许在恩王相周冠刘金土王成龙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栽培模式油茶

盛卫星 许在恩 王相 周冠 刘金土 王成龙

摘 要: 采用多花黄精根茎繁殖苗在油茶林下开展不同栽培模式种植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在容器、大田和油茶林下三种栽培模式下,多花黄精平均株高和平均地径大小为:容器>大田>林下,且容器栽培显著高于大田和油茶林下栽培,平均块茎鲜重大小为:容器>林下>大田,容器和油茶林下显著高于大田栽培。三种栽培模式对多花黄精地下块茎多糖、黄酮和薯蓣皂苷元等活性成分含量大小均为:林下>大田>容器,且林下栽培显著高于大田和容器栽培。三种不同油茶密度对多花黄精地径、株高和根茎鲜重影响均为:D1>D2>D3,其中平均株高D1显著高于D2和D3,D1根茎鲜重显著高于D3。不同坡位对多花黄精生长有一定影响,株高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

关键词: 油茶;多花黄精;栽培模式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1)01-0022-03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 on Polygonatum cyrtonema Under the Camellia oleifera Forest

Sheng Weixing(1) Xu Zaien(1) Wang Xiang(2) Zhou Guan(1) Liu Jingtu(3) Wang Chenglong(3)

(1.Jiande Forestry Bureau Jiande 311600;2.Business Service Center of Dayang Town Jiande 311600;3.Jiande Forestry Center Jiande 311600)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 of Polygonatum cyrtonema rhizome propagation seedlings in Camellia oleifera forest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and ground diameter of Polygonatum cyrtonema under container,field and Camellia oleifera forest were:container > field > forest,and container cultiv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under field and Camellia oleifera forest,the average fresh weight of tuber was:container > forest > field,container and Camellia oleifera fore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under field cultivation.The contents of polysaccharide,flavone and diosgenin in rhizome of Polygonatum cyrtonema were:under forest > field > container,and under forest cultiv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ield and container.The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density of Camellia oleifera on the diameter,plant height and fresh weight of rhizome of Polygonatum cyrtonema were:D1 > D2 > D3,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D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D2 and D3,and the fresh weight of rhizome D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D3.The growth of Polygonatum cyrtonema w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The plant height was lower slope position > upper slope position > middle slope position.

Key words: Camellia oleifera;Polygonatum cyrtonema;cultivation patterns

多花黃精Polygonatum cyrtonema天门冬科Asparagaceae黄精属Polygonaturn,是药食同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传统大宗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已是工厂化生产药品、保健品等的原料,市场需求量日渐增长[1]。多花黄精喜温暖湿润环境,分布区域广,在浙江、福建、河南、江苏、安徽、江西、贵州等省份具有分布,常生于山地林下、灌丛或山坡的半荫处,在人工粗放经营的毛竹林中有自然分布较多[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长林村(119°12′35″E;29°20′31″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7.6 ℃,年降水量1 700 mm,日照时间1 760 h,年均相对湿度76%。属千里岗山脉,地貌为低山丘陵,坡度一般在15~25°,海拔100~200 m。土壤为红壤。土层厚度30~80 cm,呈酸性。试验油茶林,林龄45 a,平均密度1605株·hm-2,经营管理粗放。

1.2 试验设计

2018年3月采用多花黄精根茎苗进行栽植,平均鲜重2.8 g·株-1,根茎苗带芽1~2个。大田栽培每公顷密度75000株,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每公顷密度45000株。

①不同栽培方式研究。采用无纺布容器袋(20 cm×30 cm)、大田栽培和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三种模式。

②不同油茶郁闭度栽培研究:选择同一面坡(阳坡),林分结构基本一致的油茶林,进行不同强度的疏伐,郁闭度分别为D1(0.4),D2(0.6),D3(0.8),每种处理面积为0.33 hm2。

③不同坡位研究。选择林分结构基本一致的同一面坡(阳坡)的油茶林为试验林,海拔60~100 m,坡度15~20°,坡长60 m。按照坡长的l/3长度将试验林划分为上坡位、中坡位和下坡位。

2 调查和分析方法

2.1 调查方法

2019年7月,在各不同处理的多花黄精基地内各设置3个10 m×10 m的样方,即每个样地设9个样方(容器栽培随机选择50株),对每个样方测量每株多花黄精的地径和株高;每个样方内随机挖取10株多花黄精,测量鲜重。

2.2 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分别取不同处理的多花黄精地下块茎粉碎样品10 g左右,过60目筛,测定多花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采用葸酮比色法测定多糖,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用超声法提取黄酮[3]。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栽培方式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从表1分析可知,三种不同栽培方式的多花黄精在株高大小为容器栽培>大田栽培>野生栽培,其中容器栽培比大田栽培和野生栽培分别高22.27%、30.01%,呈显著性差异;大田栽培比野生栽培高9.95%,但差异不显著。地径大小为容器栽培>大田栽培>野生栽培,其中容器栽培比大田栽培和野生栽培分别高17.94%和20.51%,呈显著性差异;大田栽培比野生栽培高3.12%,但差异不显著。块茎鲜重大小为容器栽培>林下栽培>大田栽培,其中容器栽培和野生栽培比大田栽培分别高28.25%和20.65%,均呈显著性差异;容器栽培比野生栽培高9.58%,但差异不显著。也即,在容器方式进行多花黄精仿野生栽培明显提升了生长和地下块茎重量。

3.2 不同栽培方式对多花黄精地下块茎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从表2分析可知,油茶林下栽培和容器栽培、人工栽培的多花黄精地下块茎活性成分含量之间,其中多糖和黄酮含量呈显著差异,均以野生生长的多花黄精活性成分含量高。其中,多糖含量分别提高23.40%和18.51%;黄酮含量分别提高22.97%和17.57%。薯蓣皂苷元差异不显著,但含量也分别提高11.11%和10.28%。也即,在油茶林下进行多花黄精仿野生栽培明显提升了地下块茎的药用品质。

3.3 不同油茶林郁闭度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油茶密度对多花黄精的地径影响不显著,而对多花黄精的种株高有一定的影响,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表3),且D1密度的多花黄精株高显著地高于D2和D3密度,分别增加了21.32%和26.8%。不同密度对地径影响大小为D1>D2>D3,分别增加了7.69%和12.82,但无显著差异。且D1密度的多花黄精块茎鲜重高于D2密度和显著高于D3密度,分别增加了14.15%和19.41%。

3.4 不同坡位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从表4分析可知,坡位对多花黄精的对株高、地径和块茎鲜重有一定的影响。多花黄精株高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显著地高于中坡位和上坡位,分别高28.26%和23.91%。地径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显著地高于中坡位和上坡位,分别高14.86%和21.62%。中上坡位两者无显著差异。块茎鲜重下坡位高于中坡位和显著高于上坡位,分别增加了10.18%和18.11%,中上坡位两者无显著差异。

4 小结

道地性药材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受生态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和生物因子等影响,只有适宜的生态环境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中药材[4-5]。本研究表明,油茶林下仿野生生长的多花黄精地下块茎多糖、薯蓣皂苷元和黄酮含量均大于无纺布容器和大田栽培的多花黄精地下块茎,表明在油茶林下进行多花黄精仿野生栽培明显提升了地下块茎的药用品质。

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等的影响机制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通过改变林分内的温度、湿度等坏境条件来限制林下植被的生长,但主要通过改变林分中的光资源来影响[6-7]。获光率是影响林下植被生存和生长的潜在因素,林内光照的改变将会影响到林下植被的种类、数量和生物量分布等[8]。本研究表明,油茶林郁闭度是影响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的重要因素,以D1最好,D3最差,这与随着油茶林郁闭度的增大,林内光照变弱,多花黄精植株得不到充分的光照从而影响其生长乃至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植物种群生长环境中,坡位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9]。由于地表径流及重力的作用,土体水分和营养再次分配,坡上部的土壤养分冲刷到坡下部,使下坡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上坡,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10]。综合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和块茎鲜重分析表明,多花黄精在下坡位生长好,在中坡位较差,这与不同坡位的异质性土壤密切关联,说明坡位对多花黄精种群生长有影响。中坡位多花黄精生长较上坡位差,可能与中坡位试验油茶林郁闭度相对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内光照等有关,有研究表明多花黄精裸地(不遮光)和透光率分别为25%、40%、55%的遮阳网覆盖栽培,以40%透光率遮阳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光照强度过大和过小均不利于多花黄精生长[11],说明油茶林郁闭度也是影响多花黄精生长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聂小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增修订情况介绍[J].医药报,2010,29(8);975-979.

[2]赵致,谷甫刚.栽培黄精物候期研究[J].中药材,2010,33(2):168-170.

[3]毕研文,杨永恒,宫俊华,等.黄精和多花黄精中多糖及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649-650.

[4]郑林.森杉木林下多花黄精种植试验研究[J].林业勘察计,2012(1):155-157.

[5]樊艳荣,陈双林,杨清平,等.陡坡地毛竹林多花黄精种群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2,20(6):555-560.

[6]戴琴,王晓霞,黄勤春,等.毛竹林下多花黄精仿野生栽培技术[J].中国现代中药,2014,16(3):205-207.

[7]罗荣忠.毛竹怵套种多花黄精林砌喷灌技术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4(1):86-88.

[8]刘祥忠.多花黄精种植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216-217.

[9]杨云.多花黄精林下栽培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6,99(35):147-148.

[10]余养华.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试验研究[J].绿色科技,2015(12):65-66.

[11]章文前.不同郁闭度和坡位对毛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影[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59-12960.

(责任编辑:唐 岚)

收稿日期:2020-05-14

基金項目:建德市科技项目“油茶林下多花黄精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JDKJ2017012)。

作者简介:盛卫星,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栽培模式油茶
油茶飘香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吃过三次就会爱上的油茶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浅谈无公害苹果洋葱栽培技术要点
蔬菜保护性高效栽培模式探索
太和县“华盛”大棚蔬菜高产栽培模式的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