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续教育学院培训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2021-07-25姚露萍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有效实施

姚露萍

摘要:教学质量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师提升培训计划实施的根本,培训监控管理制度的构建是保障培训质量的有效手段。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监督监控系统,保障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成效,又规范和加强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省中职学校教师提升培训项目的高效执行,促进培训基地继续教育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质量保障;监控架构;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C-0069-03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全部活动。教育教学质量是国家教育开展实施的生命线,是执行教师职业素质提升项目计划的核心点,是培训质量管理与监控的目标点。因此,保障教师培训的质量是目前中职教师培训管理的重中之重。

国内外众多专家认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是保障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和措施。而培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也是有效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保障措施[1]。监控管理系统是既包括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也包括对教学效果反馈控制的完整闭环系统,构建教育培训过程型的质量监控系统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核心,那么,作为“双高”院校,如何在继续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何针对中职学校教师培训项目进行有效的培训质量监管,如何构建动态质量监控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培训管理质量监控系统的架构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借鉴与吸收国内外高校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思路,剖析比较省内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传统培训管理的质量监控模式与质量保障体系,结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职教师培训已存在的特征与目前管理的特点,以及培训质量管理模式、制度、评价指标等多项管理措施,进行系统归纳、分析、总结和评价。为了实现对培训过程各个环节的规范管理,形成对培训质量的全面监控,达到培训绩效不断改进的目的,坚持优质服务满足培训需求的理念,以质量制胜,创新特色效果,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与构建。

(一)以提升管理水平为出发点,完善制度标准

为提高培训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师资培训基地管理实施办法》,主要包括11章内容,从总则、组织与机构、师资管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质量标准、组织管理、成绩管理、档案管理、后勤服务保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附则等方面,细化了质量监控中的具体要求,形成了标准化的实施与执行流程。为保证培训项目的执行效果,学校研制了《班主任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培训计划(Plan),即开班前5天将课程表上传到信息平台,生成电子签到二维码并打印出来,张贴到班级,开班前一天安排好座位并将学员桌签放到相应位置;中期运行管理——实施培训活动(Do),上课前要求每位学员打开手机完成微信电子签到,班主任和学员对当天上课日志进行填写(时间、教师、课程主题、内容等),班主任对当天学员考勤情况进行核对等;后期整理,班期结束10天内,由班主任填写班级运行期间的反思自查表,汇总培训整个过程的信息,做好结算和本期培训班级的材料存档。

(二)以培训效果为着力点,构建微信移动端监控平台

发挥互联网的快速响应和大数据综合记录与分析的优势,构建质量监控网络平台,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初步构建信息化平台,同时设计微信小程序平台。其平台主要有几个常用模块:通知(学员报到通知信息)、课程表(上课的时间与专家的安排)、签到(学员上下午的考勤)、请假(含事由)及异常情况处理等。从条件、过程及结果等方面,实现对培训过程的实时监控。该网络平台兼具数字化资源查询(输入)、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输出)等多种功能,其初步架构图如图1所示。

(三)以评为建,人性化设定评测指标

以学员需求为导向,设定内部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指标模块,评估其培训效果(Check)。其中,内部评估是继续教育学院针对中职学校教师培训项目的自我评估,包含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培训运行效果、实施过程、学习资料与资源、人力资源、学员取得的成果等项目。内部评估主要以本校质量监控专家为小组,从培训管理和服务的角度对本次培训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如学员在各自教学领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竞争力的可持续性等。过程评价是涵盖继续教育学院针对某项中职培训项目的组织管理表现以及培训质量、师资安排及学员情况(教学互动)等;外部评估主要从学员的角度出发,设置了五大方面对本次培训班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服务水平、班级文化建设、专家配置的需求度、特殊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匿名测评并形成评价数据。根据信息化的大数据分析,制定今后改进方案。

(四)改进培训工作

改进工作监督模块,设置标准化的流程,建立回访机制,制定定期回访流程,定期汇报分析相关数据,分段、分期、分类观测培训效果。首先,做好训后回访工作。通过互联网问卷调查或电话联系、访谈会等多元化手段,全面获悉学员返校后是否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中,也从知识与技能点上深入了解观测学员培训效果。其次,网络研修延伸到社区。运用与参训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相融合的实践研修形式,利用网络研修平台,训后将专家服务通道保持半年通畅,为参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逐步拓展的空间。最后,改进与归纳。通过大数据平台对跟踪指导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剖析,同时对已开展的指导方法与手段进行归纳,并建立班级跟踪指导档案,作为以后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2]。这也是作为下一个阶段项目开展制定方案的起点和依据。

三、培训质量监控系统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双高”院校的内涵建设,强化质量管理与保障制度体系,形成“示范标杆”。从管理与运行创新的视角,改革传统粗放管理模式,保障“双高”院校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管理的实施效果,提升“双高”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水平与社会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了“双高”院校内涵建设,保证培训质量,对培训品牌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第二,有利于完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质量保障机制。培训质量监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培训管理,确保了内外部评估的准确性,形成了完善的监督系统。運用信息化数据平台,采用匿名调查问卷,避免了矛盾,提高了评估准确性和公平性。信息化数据的剖析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存在已久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和可行性。

第三,有利于提升项目负责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素质。监督体系的初步构建,间接地帮助项目负责人和服务团队构建了网格化的监督体系。用市场化的思维覆盖全局,以需求为导向,制定质量监控管理指标,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帮助项目负责人实现了动态调整服务策略,用星级的服务与售后提升品牌,本质上改变了过去只重视量而忽视质的培训模式,真正地实现高水平服务和高质量培训。

第四,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师对培训机构培训管理与服务的满意度。以教师为中心,让参与培训的学员真正意义上体会高质量的服务和高水平的专业指导,获得专业知识的提升,拥有高品质的感受,并收获更多的技巧与技能,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世荣,马大庆,马海波.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

[2]白晓明,陆少颖,黄全明,等.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后跟踪服务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责任编辑:许洁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有效实施
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简论高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培智学校体育课中有效实施分类教学研究
涉农类高职专业“一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
职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推进策略研究
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