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2021-07-25王玲英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王玲英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实施,象征着我国的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已然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育工作者也深入对核心素养进行了研究。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目标就是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基于核心素养这一主题,深入的创新和优化教学措施、教学内容和手段。对于学生求知欲和兴趣来说,提问是一个有效的激发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对问题进行自主的解决和思考,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6-0009-02

Effective questioning strategies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based on core literacy

WANG Lingying  (Nanjie Primary School,Daxiangshan Town,Gangu County,China)

【Abstract】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re literacy of Chinese students' development" symbolizes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stage,and educator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sciplines have also conducted in-depth research on core literacy. The key goal of core literacy training i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ducato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heme of core literacy,in-depth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measures,teaching content and means. For students' thirst for knowledge and interest,questio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imulate students to better solve problems and think independently.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Keywords】Core literacy;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Effective questioning

新課改提出了要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对素质进行落实和实践。当前小学教育工作者给予了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足够的重视,而课堂的有效提问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所谓的有效提问,指的就是通过合理的提问,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形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的解答和探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自身应当发挥好辅助和引导者的角色,基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更好的对此进行解决,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1.基于课堂教学内容,对问题精心设置

教育工作者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应当对数学课堂学分内容有全面的考量,在对学生进行提问过程中,注重提问的时机和次数,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构建起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另外要关注问题提问的趣味性,要能够通过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时刻紧跟教师的授课思维和节奏,在对问题进行解答时,保障速度和正确率,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讲授《一位数乘以两位数计算》这一课程内容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要点进行掌握,促进其计算能力的提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导入部分可以向学生们讲述他们所感兴趣的故事:“同学们,有三头大象住在森林中,他们彼此之间是非常好的朋友。一天,森林中的其他小动物要建房子,这就需要大象的帮忙,他们用长长的鼻子对木材进行运送,一共运送了三次,大象们一次可以同时运五根木材,那么老师问一下,小动物建造房子总共用了多少木材?”。在导入环节,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拓展性得到激发,进而在脑海中构建起思维等量关系,作出有效的解答。

2.突出问题设置,对数学提问内容进行优化

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学生有着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设置过程中,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保障提升问题难度适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思考。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全面的认识,分层题目能够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对数学问题接触和回答,使其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充分提出来,促进提问实效性的提升。教育工作者应该意识到有效提问应该保证问题带有思维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钻研和思考,通过兴趣的引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教育工作者在提问过程中应当有效融合新旧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比如說教育工作者在讲授《梯形面积》这一课程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通过学生们已经掌握的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进行相应的问题提问,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梯形面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探究以及动手实践问题进行设计,基于分层提问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知知识能力,比如说在课堂上就可以这样提问:“首先,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长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进行推导的;另外,假如说切割长方形为两个一样的梯形,你们会有怎样的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梯形有哪些应用;能够将梯形的哪些特征体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使学生们紧跟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有效发展学生的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3.把握教学时机,引导学生思考

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小学数学的有效提问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但是也应当基于教学实际展开,特别是提问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应当有效对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进行激发,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在向学生提问过程中应当分为几个阶段:首先在学生出现思维困惑时进行提问,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数学题,学生在解答时会比较困惑,难以找到突破口,这时教师的提问就能够起到一个指引方向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的突破点;其次,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进行提问,小学教育阶段的孩子因其年龄影响,在课堂上经常性的会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拉回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当学生出现浅显的学习行为时进行提问。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应用基础知识是关键,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能够使得学生的解题过程更加规范,进而提升其综合素养。比如说在对命题进行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小学三年级一共有2个班,共有学生101名,假如说从1班调入4名学生给2班,这时两个班的人数一样,那么老师问一下,两个班各有学生多少人?”然后教师就可以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设计,促进学生思考“小明手里有10块钱,老师手里有6块钱,小明给我多少钱.我们的钱数才一样”。以这样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引导,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延伸思维,帮助他们对问题进行解答。

4.选择合理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启发式方式,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养。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提问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持续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基于教学实际展开提问。另外也要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对导入语言进行精心的组织,对提问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们大胆主动地想象。比如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应用题,很多学生对于这些题目难以理解,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设置启发式问题过程中,应当考虑学生的兴趣保障,提问的语言易于理解,同时应当紧密学生的日常生活,配有相应的图示和图片,进一步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激发,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解决。

以拓展性提问对学生发展思维进行培养。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选择立体式的提问方法,进一步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空间感进行培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宏观性的整体认识数学知识。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也存在明显的行为惯性。因此,教师就应当选择一些有着比较强逻辑性的提问方法,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说,在对数学应用题进行解题时“大青蛙能够吃多少虫子、小青蛙能够吃多少虫子、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虫子”。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反映的就是数量逻辑关系,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有效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实际上,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内容也是引导学生掌握数量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拓展性问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基于数学知识点选择的提问手段也应当有所差异,应当保障问题能够对学生的想象思维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另外,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提问,更应当关注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5.课堂提问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不要有过多的课堂提问次数,一堂数学课的时间毕竟有限,假如说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多,学生就没有思考的时间,进而使得他们产生思维疲惫,对于教学质量和效果来说也存在负面影响。另外就是提出的问题应当有一定的启发性和针对性,保障问题有效简洁,帮助学生更好地对重点知识进行记忆。不同的问题之间要保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联系性,使得问题在课堂上能够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学生们才能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把握和理解.

其次,保障课堂提问的问题有更广的涉及面。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学生有着个体差异性,一方面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同时也应当深入了解提问的对象。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向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问题,忽略了中下游学生。虽然教学过程中表面看起来一帆风顺,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下游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全面发挥。另外还有些教师怕学困生上课开小差,总向他们提问,实际上,这样的提问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无法将提问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课前提前设置好相应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难易度合理的问题。另外也应该拓宽体会范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问题回答中来。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基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对问题难易度进行设置,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和提问式教学有着高度的契合度,其目的都是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各方面素养。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对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行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鉴于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提问式教学重要性有全面的认知,有效的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模式还不够成熟,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应当进一步提升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炳勋.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6):35.

[2]谢芬儿.核心素养本位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性提问浅析[J].教书育人,2019,662(04):59-61.

[3]赵建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5.

[4]舒小芳.问题导入,深化理解:论小学数学提问式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J].数码设计,2017(11).

[5]王懿.基于差异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提问策略:以“9 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