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阙如与重构:社会工作情感教育研究

2021-07-25刘振

关键词:社会工作重构情感教育

[摘要] 社会工作教育在我国得以恢复重建以来,虽然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当下仍存在情感阙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工作原始专业情感不足、社会工作专业情感培养力度不够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情感持续性较弱等三个方面。因此,需要关注社会工作情感教育的议题,通过情感教育培育学生的服务意识、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将社会工作真正打造成一个“爱”的专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情感教育  阙如  重构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史研究”(20YJC84002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振,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学科史、社会工作理论。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72(2021)02-0086-09

一、 问题的提出

较之西方国家,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从实践中自然分化的过程,而是走过了两次“教育先行”之路①。可以说,中国社会工作的实务发展、学科建设,不是以社会工作教育为中心,就是与社会工作教育有交集。从1987年“马甸会议”算起,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至今已三十余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从专科到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历教育体系已然建立,本土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和就业模式也日益精进。虽然,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但仍存有诸多问题。回顾以往学界的讨论,社会工作教育的困境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社会工作师资存有数量和质量上的欠缺②。由于我国社会工作教师队伍中“科班出身”的较少,因此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掌握有所不足,且多数社会工作教师缺少专业实践经验,故而教育、科研能力不强。其次,我国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普遍缺位①。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实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非均衡、非协调发展的问题②,因此社会工作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专业实习和实践教学占比不足。再次,我国社会工作教育还存在学历结构设计不合理的现象③。如今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虽已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教育体系,但博士教育与专科教育较为薄弱,尚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最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殖民化”问题严重④。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仍是以介绍西方国家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体系为主,在社会工作本土知识传播上有所不足,因此带来了专业认同度不高的问题。

实际上,学术界就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问题已经展开过多次讨论并指出了症结所在,但上述讨论大都立足于“理性”的視角,从社会工作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展开分析,缺乏一种社会工作教育方法上的讨论,忽略了主观情感层面的思考。因此,本文尝试基于情感的视角解析我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困境,寻求中国社会工作情感教育体系的建构路径。

二、 情感阙如:社会工作教育的现实困境

诚如郑广怀所言,纯粹的理性化教育只能培养一批掌握一定专业方法技术,却缺乏专业价值观和使命感的社会工作者⑤。社会工作是一种情感劳动⑥,情感是社会工作教育不可或缺的维度。但当下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却是以理性化教育为主,在“情感”要素上有所欠缺。下文中,笔者尝试从社会工作教育的主体与对象、方法与内容、目标与成效等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教育的主体与对象:社会工作原始专业情感不足

在教育过程中,所谓原始专业情感主要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开展教学与学习之前对该专业的热情与向往。就社会工作教育而言,教师与学生皆存在原始专业情感不足的问题。社会工作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一批富有专业情感的社会工作者,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满怀情感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毋庸置疑,社会工作是一个传递爱的专业,社会工作教师需要不断地向学生传播正能量。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后,专业教师大都是由社会学、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转行”而来,至今这一现象也未能彻底改变。因此,社会工作教师自身的专业原始情感尚有不足,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力有所欠缺。此外,当下社会工作教师大都没有意识到“情感”在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故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倾向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方法技巧的教授,而运用情感力量开展专业教育的教师较少。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仍是一个较为“冷门”的专业,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专业知之甚少,甚至将社会工作与社区工作相混淆,认为社会工作就是“居委会工作”。因而,我国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选择意愿较低,社会工作本科生多是高考填报意愿专业落选后调剂而来,在大部制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转专业的现象也司空见惯。质言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并非“心甘情愿”,因而学习积极性较低,未能将成为社会工作者视为自己未来的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此即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原始专业情感不足,故而社会工作的专业情感需要后续着力培育。

(二) 教育的方法与内容:社会工作专业情感培养力度不够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专业在教学设计上习惯于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开展实践,因此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成为每一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与医学、心理学不同的是,社会工作是一门与情感、价值相关的专业,理应借助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的机会创设具有情感体验的教育氛围或教学环境,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促进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情感认同。然而,当下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多数未能创设良好的情感教学环境,因而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和实践教学虽能够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工作实务、体验社会工作实践的机会,但多数学生并不能满怀情感地参与其中,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种为了毕业而必须完成的“任务”或“作业”。此外,实习督导和专业教师在此过程中也缺少情感引导,故而难以提升专业实习的吸引力和现实成效,很难让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情感认同。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社会工作也存在“情感”因素缺位的问题。当下社会工作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技巧传授给学生,但并未将情感品质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热情,更未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情感教学方法,通过情感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社会工作的教育制度中也缺乏情感教育的引导,没有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方案,不少学校未能专门开设社会工作价值伦理课程,社会工作教材中具有“情感”要素的章节亦不多见。可见,当下社会工作教育出现了一种“唯智倾向”,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理论知识、方法技能,但社会工作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出现“专业主义”的危机,存在沦为“治理工具”的可能。

(三) 教育的目标与成效:社会工作专业情感持续性较弱

社会工作教育应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情感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促使学生增强自我情感调控能力,让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原始专业情感不足、后续情感培育力度不够等原因,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日后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时仍存有情感缺位的问题。具体而言,这些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工作教育中情感的缺失使得学生的专业认同受限,加之当下社会工作就业环境不佳,更是降低了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其次,部分学生经过教育培训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后,仍然不能对社会工作事业“注之以情”,因此社会工作实务成效较差,并带来了社会工作者离职率较高的问题。最后,由于情感因素的缺失,部分社会工作者及其社会工作机构出现了官僚化、科层化的问题,丧失了“社会”的本质。以上均是社会工作教育中情感阙如带来的现实问题,不仅影响着社会工作的教育教学以及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因而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正确应对。

三、 情感教育:一个关乎社会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如上文所述,社会工作是一个关于“爱”的事业,是一门“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应用性社会科学,但当下社会工作教育中出现了情感阙如的问题,给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以及本土化带来了诸多困境与难题。因此,情感教育成了一个关乎社会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我们势必需要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给“情感”补课,充分运用情感的力量,提高社会工作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 “情感教育”的内涵

当下“情感”这一概念成了心理学、哲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关注的热点,引发了学术界的一场“情感革命”。在这场“情感革命”中,情感教育是学科教育的重要范畴。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情感教育就进入了教育学家们的视野。在沃里克大学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欧美十几个国家的学者一致同意情感教育的下述定义:“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更为重要的一面,则是超越学生个体以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效果,因此,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被视为情感教育的核心。”①20世纪90年代情感教育也受到了我国学者的关注。我国情感教育倡导者朱小蔓认为,“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關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②。张志勇在《情感教育论》中则指出,“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③。

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目标。可以说,情感教育与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有关,是一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具有两重意义:“以情育人”与“育人之情”。所谓“以情育人”,即将情感教育视为一种教育手段与教育理念,把情感嵌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情感的力量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育人之情”则是将情感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的目标,主要关注学生情感领域的序化和安顿,做到促进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积极情感的形成,调控、消除那些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消极情感。但需要指出的是,以情感为本的教育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情感教育①,情感教育离不开教育者自身的情感影响和情感引导,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满腔热情地进行教育活动,建构积极的情感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情感教育。

(二) 社会工作情感教育的意义

现如今情感教育已在教育界被广泛应用,但其应用领域以中小学教育居多,高等教育较少②。实际上,情感教育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情感教育也应逐渐渗透到高校的专业课程中,并尽可能地在高校中创设情感教育环境,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情感共鸣来培养、激发学生的情感③。笔者认为,情感教育是社会工作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情感教育关乎社会工作这样一门新兴学科的现实形塑和未来发展,使其能够找回应有的“社会属性”。具体而言,社会工作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情感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教育以学生为本,注重全人教育,其目标主要是培育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社会工作者。在由价值、知识和技巧构成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金三角”中,价值是灵魂,位于“金三角”的顶端④。因此,专业价值和专业情操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基础,是社会工作有别于其他社会服务的关键,也是社会工作中的“社会”二字的具体体现。我们不能将社会工作教育视为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也不能把社会工作教育单纯地视为一种助人技能的培训,而应把情感和价值等要素纳入其中,通过情感教育来形塑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情怀,培养社会工作者的利他主义价值观,使社会工作者在助人活动中更有“温度”地开展服务,发挥更大的专业价值,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奠定基础。

其次,情感教育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有效路径。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较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社会工作从业者的内部职业认同度较低;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同度也不高。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则是破解这一难题、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有效路径。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情感“缺位”的问题,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未对社会工作专业投入情感,因此专业认同度较低①。但情感教育通过运用情感的能量,能够使学生真正热爱社会工作专业,这样既可以提升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同度,让更多的学生将社会工作视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又可以逐步地将社会工作建构为一种社会大众的“理想”职业,间接地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

再次,情感教育是社会工作社会化的重要保障。社会工作的“社会性”是近来学界讨论的热点,重构社会工作的“社会”意涵,重塑社会工作的社会正义品质,实现社会工作的社会转向成了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②。实际上,社会工作中的“社会”二字具有广阔的意涵,不仅包括以社会工作为主体、关注社会环境改变以及通过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同时也包括在价值论层面追求公平正义与社会团结③。可见,价值和情感的维度亦是社会工作社会性的重要组成,如若单一地强调社会工作的技术导向,忽略社会工作的情感意涵,往往会使社会工作丧失其“社会为本”的初心。因此,开展社会工作情感教育是社会工作社会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工作找回其“社会保护机制”的重要保障。

最后,情感教育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助力工具。本土化是长期困扰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难题之一。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舶来品,在民国时期被引入我国,自那时起西方知识体系就一直在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处于专业霸权地位,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话语体系至今尚未完善④。这既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实践缺失所致,也与我国社会工作情感教育缺位密不可分。当下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教授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模式,但我国亦有着丰富的本土社会工作“宝藏”。我国的民政工作和传统的社区工作是一种本土社会工作者带着情感开展的社会服务,被学者称为“情感治理”⑤抑或“情缘治理”⑥,其实践经验亦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因此,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应该将本土社会工作及其情感实践纳入其中,并带着一种基于文化自信的本土情感开展社会工作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本土实践能力的优秀社会工作者,助力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

四、 教育与情感再生产:社会工作情感教育体系的建构

情感是一种主观社会事实,是构成人性的基本要素,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工作专业中,“情感”要素主要体现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的情感是一种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情感,要求社会工作者富有情感地开展社会服务,运用情感的力量来实现良好的服务效果;中观层面的情感是一种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情感,要求社会工作者对所学习的社会工作专业以及所从事的社会工作事业具有一定的情感认同,并将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视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宏观层面的情感则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关怀,是一种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的责任感。那么,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如何实现上述三重情感的再生产呢?笔者认为,社会工作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得以实现。虽然上述三种方法均是社会工作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在微观服务之情、中观专业之情和宏观社会之情的培养上功能作用有所不同、各有侧重。笔者尝试从微观服务之情的培育、中观专业之情的形成和宏观社会之情的培养三个层面,阐述如何运用上述三种社会工作教育方法来建构中国社会工作情感教育体系。

(一) 服务之情:在专业实习中实现社会工作“爱”的回归

利他性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之一①,社会工作也被称为“爱的实践艺术”②,但当下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却存在一种“爱”的匮乏。部分实务工作者虽然深知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价值观,但仍难以做到“爱人如己”。因此,我们需要在社会工作情感教育中实现“爱”的回归,培育学生的服务之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利他主义价值观渗透到每一门专业课的课堂之中,培养学生对服务对象的关爱,培育学生的同理心与同情心;在实践教学中应通过社会调查、参与观察、团体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接触社会,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服务他人的热情;专业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更是社会工作情感培育的重要渠道。在专业实习中,学生通过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社会工作的服务意识。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环境中体验助人服务的乐趣;其次,在实习过程中要全方位渗透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情感层次接纳服务对象,相信服务对象具有改变的潜能,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最后,实习督导是社会工作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帮助学生将普遍知识转化为个人智能和经验的过程,更是一个帮助学生将实践经验与专业价值观整合的过程。在实习督导过程中,督导者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引导,用情感能量来培育学生的利他主義价值观,从而让“爱”回归社会工作的中心。

(二) 专业之情: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

医学、教育学、法学等专业的学生多将成为医生、教师、律师视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较低,不少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较为迷茫,多数学生不会把成为社会工作者当成自己的职业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工作“情感教育”不足、专业情感缺乏所致。故此,当下应通过情感教育培育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毋庸质疑,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均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专业价值与专业态度,也可以在专业实习过程中体验社会工作者的具体角色,从而培育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感①。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课堂仍是当下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场域,是情感生产的重要基地,因此课堂教学更是推动学生专业认同形成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讲解社会工作政策的发展趋势,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工作的美好发展前景,从而对社会工作专业充满信心。第二,学科史是一门学科形象的外部表达,也是提供学科集体认同的重要途径②,应该开设讲授社会工作发展史的课程,在历史回顾中进行情感梳理,让学生看到前人的努力,进一步形成自己的专业认同。第三,在日常教学中,社会工作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丰富教学内涵,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社会工作课堂教学中如果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专业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充沛的情感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应提升自身的专业情感,进而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来培育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热爱。

(三) 社会之情: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需要一种对国家和社会的集体情感和责任意识,但在当下的社会工作教学设计中,理论课程更多的是给学生传达社会政策和国家意志,实践课程更多的是给学生灌输社会工作的助人技巧,甚至有一些社会工作课程逐渐演化成了“做游戲”和“编排小品”。实际上,社会工作是一门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学科,应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因此,我们应在社会工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国家、关爱社会的情怀。首先,要结合课程理论知识,把一些思政课程的方法运用到社会工作的课堂教学中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中,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一线社会工作服务中去,让学生在为社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过程中,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情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课程实践、团体实践、社会调查等内容构成的实践教学能够艺术性地整合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理论方法③,是社会工作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更应让学生了解社情民意,将社会问题赋予情感意涵,从而培育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分忧解难的想法与意识;二是在开展课程实践和团体实践的过程中,不能仅注重服务技巧和助人方法的教授,也应嵌入爱国主义意识和社会情怀,让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国家和社会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迫切需求,进而形成社会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总之,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实践教学是其特有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意涵,使其成长为一名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优秀社会工作者。

五、 结语

情感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维度,能够反映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和生命质量①。在教育学家看来,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受教育者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同样,在社会工作发展中“情感”要素亦必不可少,情感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然而,当下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无论在方法层面抑或是在内容层面均较少涉及情感,或者说,在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中“情感教育”至今仍是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因此,我国社会工作教学改革应将“情感”的概念纳入其中,通过情感教育提升社会工作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专业实习全过程中综合运用情感能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务能力,提升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工作情感教育体系。此外,我国社会工作情感教育应注重“情感”的本土特质,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教学,并将民政工作、群团工作、社区工作等本土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视为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与专业自信。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主要探究社会工作教育中情感维度的阙如,探讨社会工作情感教育体系的建构,但在社会工作教育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一种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互构,笔者将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

(责任编辑:肖舟)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重构情感教育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