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西湖子湖湖区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区鱼类调查与分析

2021-07-24孙健贺锋张义吴振斌

水产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沉水植物尾数鱼种

孙健,贺锋,张义,吴振斌

(1.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0;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

关键字:西湖;杭州;鱼类调研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以山清水秀无限风光和历史积淀名胜古迹而驰名中外。西湖总面积为6.03 km2,周长15 km,东西宽2.8 km,南北长3.3 km,除去孤丘、长堤及湖中小岛,水域面积约5.66 km2。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

20 世纪60—70 年代,西湖的富营养化日益严重,随后经过二十多年坚持不懈地综合治理,西湖基本上完成点源污染的控制,采取疏浚等手段使内源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西湖的水质明显好转,水环境得到改善[1,2],景观效果显著提升,但西湖的富营养化问题并没有根除,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为恢复湖泊中的生态系统,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水专项课题支持下,自2011 年起在杭州西湖子湖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小南湖成功恢复了沉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恢复工程建立起了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大茨藻Najas marina L.、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 和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A.Bennett 等多种沉水植物群落。工程示范区初步沉水植被覆盖率大于30%,多样性提高30%。但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比如鱼类,尤其是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摄食严重影响了群落恢复。因此,为了解西湖鱼类群落结构组成对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的不利影响,对杭州西湖子湖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小南湖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为西湖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点设置

茅家埠、乌龟潭和浴鹄湾位于杭州西湖湖西区域,2002 年杭州市政府恢复了“西湖西进工程”,并与西里湖互相沟通,面积分别为0.487 km2、0.10 km2、和0.11 km2。茅家埠东临杨公堤,南为丁家山、五老峰,西至茅家埠村,北为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乌龟潭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三台梦迹景区),北至空军杭州疗养院,南到八盘岭路。浴鹄湾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三台梦迹景区,南到赤山埠。小南湖处于“西湖引水降氮工程”的出水口处,位于苏堤、杨公堤、花港观鱼景区、南山路之间,面积为0.089 km2(图1)。

图1 杭州西湖子湖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小南湖地域分布图Fig.1 Sketch map of Maojiabu Lake,Yuhuwan Lake,Wuguitan Lake and Xiaonanhu Lake in West Lake,Hangzhou

本次鱼类调查主要在茅家埠、浴鹄湾、乌龟潭和小南湖4 个湖区采样,3 月(春季)、7 月(夏季)、10 月(秋季)和12 月(冬季)按季度进行,每个季度每个湖区调查3 次,共12 次。

1.2 调查方法

雇请渔民在4 个湖区用成套刺网呈“之”字形全湖布网,每套刺网由8 种网目(20 mm、25 mm、33 mm、40 mm、50 mm、60 mm、70 mm 和80 mm)的浮性刺网串联而成,以捕获较大体长范围内的鱼类个体。依据《中国淡水鱼类检索》和《四川鱼类志》现场进行种类鉴定,逐尾测定体质量(精确到1 g)[3-5]。少数现场未能鉴定的种类,用10%的甲醛溶液保存后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鉴定和测量。

1.3 数据分析

群落优势种: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度量茅家埠、浴鹄湾、乌龟潭和小南湖4 个湖区鱼类群落优势种[6-8],其计算公式为:IRI=(N%+W%)·F%×104,式中,N%为某物种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W%为某物种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F%为此物种在调查中出现的次数占总调查次数的百分比。将IRI>500 的物种确定为群落优势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鱼类种类组成

12 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样本1 427 尾,经鉴定共有鱼类13 种,隶属于3 科13 属。鲤科鱼类种类数最多,有11 种;其次是鲶科和鲿科,各有1 种。依据食性类型来划分,4 个湖区水域均可分为肉食性、草食性、杂食性和滤食性4 类。其中,茅家埠水域以杂食性鱼类为主,占该水域总物种数的49.60%;乌龟潭水域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占该水域总物种数的51.09%;浴鹄湾水域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占该水域总物种数的51.31%;小南湖水域以肉食性鱼类为主,占该水域总物种数的41.67%(表1)。

表1 杭州西湖调查湖区鱼类种类组成Tab.1 Species composition of fishes in the areas surveyed of West Lake,Hangzhou

2.2 鱼类优势种的确定

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计算,不同季节4 个湖区水域的鱼类优势种不同。3 月茅家埠水域的优势种鱼类排前3 位的为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鲫Carassius auratus 和鲤Cyprinus carpio,7月为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和青鱼,在10 月为草鱼、鳙和青鱼,在12 月为鲫、草鱼和青鱼;3 月乌龟潭水域优势种鱼类排前3 位的草鱼、鲫和鲤,7 月草鱼、鲤和鲫,在10 月草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和鲫,在12 月为草鱼、鳙和鲤;3 月浴鹄湾水域的优势种鱼类排前3位的为鲫、鲤和草鱼,7 月为鲤、鲫和团头鲂,10 月只有鲫为优势种,12 月为团头鲂、鲫和鲤;3 月小南湖水域的优势种鱼类排前3 位的为蒙古红鲌Erythroculter mongolicus、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 和鲫,在7 月为鲢、鳙和团头鲂,10 月为鲢、蒙古红鲌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12 月为鳙、草鱼和鲤(表2)。

本文分析了4 个水域3 月、7 月、10 月和12 月的首位优势鱼种的尾数百分比和重量百分比(图2)。结果显示,3 月茅家埠水域的优势鱼种青鱼的尾数百分比为23.38%,重量百分比为50.89%,7 月的优势鱼种鳙的尾数百分比为39.53%,重量百分比为29.09%,10 月的优势鱼种草鱼的尾数百分比为20.00%,重量百分比为38.20%,12 月的优势鱼种鲫的尾数百分比为79.29%,重量百分比为41.94%,4个季节的优势鱼种存在差异;3 月、7 月、10 月和12月乌龟潭水域的首位优势鱼种均为草鱼,其尾数百分比分别为64.71%、39.47%、47.83%和38.78%,重量百分比分别为60.21%、53.96%、59.49% 和42.97%;3 月浴鹄湾水域的优势鱼种鲫的尾数百分比为58.33%,重量百分比为31.23%,7 月的优势鱼种鲤的尾数百分比为18.18%,重量百分比为28.43%,10 月的优势鱼种鲫的尾数百分比为75.44%,重量百分比为62.48%,12 月的优势鱼种团头鲂的尾数百分比为67.82%,重量百分比为37.60%;3 月小南湖水域的优势鱼种蒙古红鲌的尾数百分比为27.62%,重量百分比为23.21%,7 月的优势鱼种鲢的尾数百分比为25.76%,重量百分比为39.79%,10 月的优势鱼种鲢的尾数百分比为25.00%,重量百分比为16.94%,12 月的优势鱼种鳙的尾数百分比为22.22%,重量百分比为39.03%。

图2 杭州西湖调查湖区优势鱼种所占百分比Fig.2 Percent of dominate fish species in the areas surveyed of West Lake,Hangzhou in various seasons

3 讨论

选择合适的鱼类采样方法对于研究湖泊鱼类群落组成至关重要[9,10]。杭州西湖平均水深在2.27 m左右,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小南湖湖区生长有沉水植物。西湖是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游客众多,常用的一些鱼类采样方法如拖网法和电捕法等不太适合在这类湖泊进行鱼类采样,故本研究在4 个湖区中使用8 种网目的浮性刺网进行采样。

根据本研究的调查,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小南湖共有鱼类13 种,隶属于3 科13 属。鲤科鱼类种类数最多,有11 种;其次是鲶科和鲿科,各有1种,这一结果在李卓凡和吴宝华[11]调研范围之内。鲤科鱼类在种数上依然占绝对优势,这符合我国各主要水系或水体鱼类区系组成的共同特点[12]。虽然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小南湖4 个湖区水域呈连通状态,但研究发现,各水域的鱼种分布不同,如茅家埠水域以杂食性鱼类为主,乌龟潭和浴鹄湾水域均以草食性鱼类为主,而小南湖水域以肉食性鱼类为主。因此,针对茅家埠、乌龟潭和浴鹄湾沉水植物恢复区域,可采取围网措施或优先种植鱼类不喜食植物,如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oryzetorum,来阻止或削弱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对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的影响。另外,在不同季节,茅家埠、浴鹄湾和小南湖3个湖区水域的首位优势鱼种各不相同,但乌龟潭的首位优势鱼种均为草鱼。这可能与各湖区的环境因子、沉水植物的分布有关[13]。小结:

(1)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小南湖共采集到鱼类13 种,隶属于3 科13 属。鲤科鱼类种类数最多,有11 种;其次是鲶科和鲿科,各有1 种;

(2)不同季节茅家埠、浴鹄湾和小南湖3 个湖区水域的鱼类优势种不同,乌龟潭以草鱼鱼种最为典型。

(3)可采取围网或优先种植鱼类不喜食植物(如穗花狐尾藻、五刺金鱼藻)等措施来促进西湖沉水植物群落恢复。

猜你喜欢

沉水植物尾数鱼种
大型城市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物修复工程实践
——以武汉东湖为例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2019年度上半年《启迪与智慧》上下半月刊、《幽默与笑话》上下半月刊、《拳击与格斗》上半月刊抽大奖中奖结果
2019年度下半年《启迪与智慧》上下半月刊、《幽默与笑话》上下半月刊、《拳击与格斗》上半月刊抽大奖中奖结果
沉水植物种植工程实施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以武汉紫阳湖为例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氮存在形态对沉水植物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冬放鱼种技术
滇池草海大泊口水域水体自净能力分析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