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湾改编前神秘的两天

2021-07-23

新传奇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党代表连队士兵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然而,在此之前的9月27日、28日,毛泽东有过什么活动和所思所想,史料上语焉不详。究竟是怎样的情况促使毛泽东作出三湾改编的决定?

神秘的两天,毛泽东怎么想、怎么做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仅仅一周,5000多人的起义部隊,只剩下不足1000人和48匹马。9月20日,为了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率领军队从文家市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转移。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

在向井冈山转移的这段时间,毛泽东每天的活动和所思所想,都影响着中国革命下一步的发展。

但9月27日、28日这两天,毛泽东有过什么活动和所思所想,史料上语焉不详。党史学者刘浩林研究发现,27日早上,部队从莲花县城出发,日落时分来到九陂村。这次,毛泽东没有住在师部,而是在村民刘日九家住下。

秋收起义失败后,敌军围追堵截,军中疟疾流行,缺医少药,许多战士对革命丧失了信心,部队中逃跑成风。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将军衔的赖毅回忆:部队中弥漫着一股消沉的情绪,许多知识分子和军官出身的人,看到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有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也在这时背弃了革命,走向叛变或者消极的道路。那时,逃亡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上哪儿去?”这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面对部队的消沉、官兵的逃跑,毛泽东感到有必要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住在刘日九家的两天里,毛泽东不停找人聊天,交换意见。他找得最多的是第一团连指导员何挺颖。

何挺颖曾在北伐军中担任过团指导员,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很强,他所在的连队政治气氛浓,没有一个逃兵。短短两天中,毛泽东三次找何挺颖谈话,听取他对如何带军的看法。何挺颖认为:“部队接连打了一些败仗,军力锐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支队伍失去党的领导,而最重要的问题是党对队伍的领导权问题。要从军队的党组织去考虑。现在部队中党的组织太少,党员人数也不多,这样就抓不住士兵,抓不住部队。要把党组织建到每一个连队。”

何挺颖的想法与毛泽东不谋而合。这两天他心中一直盘桓着一个想法:把党组织建到连队去。之后,毛泽东又与其他干部交流了意见。当他了解到,北伐军只在团一级建立了党组织,营、连一级并没有建立党组织,他决定要打造一支新型革命军队。

通过思考,毛泽东厘清了部队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一、建制凌乱,人员成分复杂,革命动机不纯;二、没有富有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三、内部不民主,一些军官带有旧军队的不良习气,对士兵经常打骂,士兵缺乏基本权利,官兵不平等。

毛泽东决定,抵达永新县三湾村后,要对队伍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编,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三湾改编。

一个棘手的现实问题被毛泽东解决了

9月29日,部队来到三湾村,毛泽东在协盛和杂货铺住下。第二天,他在杂货铺里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

会上,毛泽东谈到三点意见:一、缩小编制,将原来的一个师缩为一个团,即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浩,党代表何挺颖;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班、排设党小组,连建党支部,连以上设党代表,同级党组织的书记由党代表担任,拥有与军事长官同等的权力,负责党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

当毛泽东说完改编军队的想法后,师长余洒度提出了反对意见。他问,把一个师改编成一个团,剩下好多军官往哪儿摆呢?毛泽东说,凡是没有安排职务的军官,全部编为一个军官队,以后扩大队伍用得上。一个棘手的现实问题被毛泽东解决了,余洒度只好听从安排。

10月1日清早,余洒度召集部队在枫树坪下集合,对大家说了改编军队的决定,战士们心里很难过。这时,毛泽东被请出来讲话。当时还是小战士的谭政回忆:“他(毛泽东)以和蔼的态度、含笑的脸色,走到部队前面,顿时大家鼓起掌来。”毛泽东对大家说:“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批人,我们现在不止两把菜刀,还有两个营的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参加革命,完全是自愿。现在,愿留者留,不愿留者,根据路途远近,发3至5元路费……”

讲完话后,毛泽东让部下搬来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堆大洋。一上午,只有几十个人选择离队。

支部建在连上,军队面貌大为改观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经验证明,党代表制度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党代表更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同时还要担任党的支部书记。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而连长在政治上却不易有这样大的作用。”支部建在连上,基层就有了核心。各连通过组建党支部,积极培养发展新党员,使党在部队里迅速扎根。

罗荣桓在《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一文中总结道:“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如果不是这样,红军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会变成流寇。”

后来,叶剑英总结:“南昌起义的部队当中没有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而是把党支部建在团上。这样,党的领导就没有直达士兵,没有覆盖到全部队,所以经不起严峻的考验。”

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确立后,军队面貌大为改观。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明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

(《老年文摘》总第2586期)

猜你喜欢

党代表连队士兵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门牙士兵
“三注重”确保党代表发挥作用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南疆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连队经济发展调研
士兵与海豚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
瞭望塔
广东:“党代表工作室”让党代表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