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投案的市委书记:我如何带坏了政治生态

2021-07-23

新传奇 2021年24期
关键词:玉溪市玉溪专题片

2021年6月8日晚,云南省纪委监委官网刊播《杞麓湖的呐喊》第六集。片中,已主动投案的玉溪市原市委书记罗应光出镜,忏悔自己带坏了玉溪的政治生态。而现任市委书记也出镜,向省委作检讨,还痛批了前任。

玉溪市政治生态的“最大污染源”

2021年6月8日晚,云南省纪委监委官网刊播《杞麓湖的呐喊》第六集。片中,已经主动投案的玉溪市原市委书记罗应光出镜,忏悔自己带坏了玉溪的政治生态。

罗应光说:“我的弟弟、小舅子参与了抚仙湖周边的有关工程,我的司机也参与其中。在星云湖的保护治理中,我为一个老板站台说话,让老板得到星云湖的有关工程。我在杞麓湖保护治理中表现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玉溪的广大干部,特别是三湖沿线的干部,带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这个表率没有做好,就导致了我们的干部有样学样。”

据介绍,罗应光,1966年12月出生,云南镇沅人,研究生学历,2014年任玉溪市委书记,主政该地6年之久。2020年6月,他履新云南省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同年11月25日,云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罗应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主动投案。就在罗应光落马两天后,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渠志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主动投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罗应光与渠志荣实为夫妻关系。

2021年5月,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罗应光作出逮捕决定。专题片称,罗应光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为了能顺利“应考”“闯关”,不惜弄虚作假、铤而走险,把杞麓湖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的原因简单归结为雨水少,提出提升杞麓湖水质的根本办法是“靠老天爷赏饭”。

专题片指出,正是罗应光这个玉溪政治生态的“最大污染源”,带坏了干部的思想、作风、纪律、规矩,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精神不振,担当劲头不足,不同程度存在着遇事推诿扯皮、不较真、假作为不作为等问题,甚至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这也是杞麓湖治理乱象丛生的原因之一。虽然罗应光目前已被逮捕,但他对玉溪政治生态制度造成的思想之乱、意识之乱和价值之乱的迷雾,仍然弥漫在杞麓湖上。

现任市委书记出镜作检讨,还痛批了前任

罗应光卸任玉溪市委书记后,接替他的是“70后”干部王力。王力此前担任云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职。他也是云南省地级市(州)中最年轻的市委书记。

6月8日晚,王力也出镜作检讨:“作为玉溪市委书记,首先我要向省委作诚恳的、深刻的检讨,我的工作没有做好。”

他还说:“罗应光是玉溪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最大污染源,他同时也成为了杞麓湖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污染源。肃清这个‘最大污染源,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坚决肃清、彻底肃清。”

玉溪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江华在专题片中说,他虽然没有接触过罗应光,但是从其严重违纪违法的案例中,深刻地认识到罗应光“六大纪律”条条违反,严重污染玉溪的政治生态,更是贻误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在玉溪的干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白恩培、秦光荣流毒带来严重危害

专题片介绍,近年来,玉溪发生了云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原主任、原党组书记罗应光,玉溪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原党组书记张玲,玉溪市峨山县委原书记姜兴林等一批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造成了政治生态严重受损。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出,白恩培、秦光荣流毒在全市领导干部中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2021年5月,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玉溪市督察发现,玉溪市通海县在杞麓湖污染治理工作中,为达到水质考核要求,投资上千万元搞表面工程,利用排水管道稀释国控监测站点附近水体,干扰国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造成水质改善的假象。

王力在专题片中称,杞麓湖“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是保护不到位、治理缺失的直接反映,更是地方政治生态恶化的折射。自然生态问题背后往往是政治生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出了问题。“在这次通海杞麓湖事件中,既反映出我们的保护治理措施不力和工作不到位,也反映出通海县委、县政府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政绩观的扭曲错位,发展理念偏了方向,变了味道。更反映出市、县两级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大局意识不强,不仅影响了杞麓湖的保护治理,也污染破坏了通海县乃至玉溪市的政治生态。”

通海县委副书记、县长马春明说:“表面上看是一个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问题,其实折射出来的是我们政治生态污染的问题,是我们清除白恩培、秦光荣以及罗应光流毒、余毒影响不彻底的问题。”

6月9日,云南省纪委监委官网刊发评论文章《实现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双提升——六论玉溪通海县杞麓湖污染治理治标不治本 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文章称,玉溪市委必须把修复净化政治生态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驱散“雾霾”、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全方位肃清罗应光等违纪違法案件严重不良影响,全面纠正思想之乱、意识之乱、价值观之乱,切实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化“玉溪之变”。

(《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

猜你喜欢

玉溪市玉溪专题片
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专题片的宣传优化策略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让破碎的生命站立:那是硬核兵哥哥的伟力
春忙
一年内的第三部反腐专题片
从好,到美好
从好,到美好
基于SPSS的玉溪市经济增长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