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解决为触点的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
2021-07-23李建敏张双进李金芳
李建敏 张双进 李金芳
摘 要:以问题解决为触点的文化体验活动是备受教师青睐的德育新路径,其依据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文化涵育原理,在更新课程理念、转换活动方式、变革评价思路的基础上,遵循探究性、开放性、融合性、系统性等原则,按照“知—情—意—行”步骤,将多种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与德育结合起来,提高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促成道德行为四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和谐的统一体。教师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文化资源,设计开发高质量的文化体验活动,将德育与文化更好地进行融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学习;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5-0039-03
体验属于德育新模式和教育新理念,近年来备受教师青睐,河北省雄安新区教育科研2019年度重点资助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文化体验活动案例的研究”(课题编号:ZD2019009)对体验活动在德育方面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文化体验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得越来越广泛,促进了道德体验与实践。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本学段思政课的主要依托,道德与法治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该课程在学生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政治认同等建构上具有基础性地位和方向性作用。而文化体验活动关注学生心理,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直面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道德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问题驱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特征,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以问题解决为触点是顺应时代要求和学科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必要措施。
一、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的依据
(一)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问题解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问题最有联系的知识经验,并且加以“固定”或者“归属”。
(二)文化涵育原理
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制度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创新对学生进行教育,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的原则
(一)探究性
探究性要求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基于学生心理、生理、年龄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创设合理情境。活动的探究性起源于情境和问题,当情境符合学生兴趣,问题活泼生动,道德学习就变得真实可感,学生就能充分思考、讨论,探究就会由思维引领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开放性
开放性要求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基于教材,强调树立大德育观,落实立德树人。道德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打破常规思路,活动设计开发可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内容,活动的方式、学生表现的评价都可以增强开放性。
(三)融合性
融合性要求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基于学科,强调多学科融合,并依照一定的问题或主题,把多学科的知识内容、方式方法融为一体,使德育过程更丰满,内蕴更深厚。学生在学科交融中,统整已有的各方面经验,调动各种可供利用的手段、技能,灵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四)系统性
系统性要求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基于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宏观把握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各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各学科、各领域的综合。系统性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要尊重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层次和思维水平,将学科逻辑与学生成长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并以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和操作指导,把各种元素整合在一起,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三、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的策略
道德学习中以问题解决为触点的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需处理好教材与活动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目标与方式的关系、自主与合作的关系、结果与评价的关系等。设计开发高质量的文化体验活动,通过教师的改变和课堂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及学习效果的改变。
(一)更新课程理念
不同于专业技术类课程,道德与法治课要求在知识传授、能力锻炼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文化体验活动的设计开发,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研究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也要求学生在感受理论魅力的同时,做到入脑、入心,真懂、真信,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活动应体现时代特色,在内容上能够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学生在现实问题上的困惑。与此同时,也应注重通过现代媒体手段,提升活动的感染力。
(二)转换活动方式
教师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理想、责任、人生和信念。通过课内与课外文化体验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社会体验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校内各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活动设计开发的领域。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活动平台智能化、活动资源优质化、活动时空自由化、活动渠道多元化、活动形式丰富化、活动过程个性化。
(三)变革评价思路
文化体验活动是为學好思政课服务的,也是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的。学好思政课,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进步是评价文化体验活动优劣的标准。一项真正好的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向学生传递信念和价值。活动评价立意,要着眼学生长足发展,使学生从知能层面向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掘进。衡量活动设计质量的侧重点,应从知识能力水平转向学生对精神力量、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的切身感悟。
四、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的路径
(一)发现典型问题
问题是驱动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体验活动的动力引擎。典型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世界。文化体验活动的问题不应凭空想象,而应来自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具体情境。教师要关注问题与真实世界的联结,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典型问题,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提高认识、增进理解、转变思想、改善行为。其二,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在设计开发文化体验活动时,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辨识出学生当前的兴趣,以及思考学生可能会产生哪些新的兴趣。学生的经验对参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设计开发文化体验活动必须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其三,来源于学科关键概念。文化体验活动设计开发强调关键概念对学生学习的价值,因此,问题的选取可以考虑与关键概念的联系,使活动目标与课程目标较好地达成一致。
(二)开发多样主题
文化体验活动要开发多样主题,可以与学校各项文化活动相结合,可以发掘周边社区文化资源,也可以借助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兴趣小组、艺术社团、社会观摩活动等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兴趣习惯和人文品格。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选题可包括课堂教学文化德育相融合,如经典故事、诗词曲赋、传统美德、光影视频、文学创意等;校园文化活动与德育相结合,如环境布置、氛围营造、专题探究、艺术社团、综合活动等;国学经典文化德育相渗透,如哲思典籍、思想启迪、品格培育、习惯养成、人文积淀等;传统习俗文化德育承传,如节日习俗、革命传统、历史启示、社会担当、国际交流等;社会生活文化德育实践,如人际交往、生活思考、自然感悟、景区底蕴、场馆学习等。
(三)规划有效流程
文化体验活动环节设计可以多种多样,但基本都要遵循“知—情—意—行”四步。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归宿,“情”和“意”是桥梁。首先,提高道德认知。道德认知和道德观念要成为每个个体的观念和认知,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接受这些观念和认知,并通过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来强化这些观念和认知。尤其对一些较为抽象的理念、道理,学生只有经过深刻的反复体验后才能理解和接受。文化体验活动之初,教师要通过渲染气氛,提高学生对文化体验活动意义的认识。其次,升华道德情感。情感的产生来自于体验。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体验活动,可获得不同的心理感触,学生用心感受,不断把全面发展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进而提升学校德育成效。再次,坚定道德意志。要改变学生已经形成的某些不正确的道德观点、道德判断,改变学生某种不良的道德行为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反复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意志。意志的形成需要以体验获得的真实感受为基础,磨炼意志,意味着不断体验、不断反省。文化体验活动设计,需要有这样的环节,让学生经历挫折和困难,经过不断的体验和反省,认识到克服困难的重要性,增强信心和勇气。最后,促成道德行为。文化体验活动设计,要把促進学生践行作为落脚点,要有引领学生践行的环节,倡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把感动化作行动,把感悟化作习惯,并反复训练,逐步强化。
参考文献:
[1]徐学福.探究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刘希寿.体验——道德教育的生命线[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