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干预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1-07-23皮艳春
皮艳春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内膜细胞出现在子宫腔、宫体肌层以外的部位并生长,可引起盆腔结构、卵巢功能异常改变,引发痛经、不孕、结节包块及性交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1]。临床中有研究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进展会对病灶周围的组织造成损伤,而其修复需要患者凝血系统、免疫系统共同参与,因此其治疗原则应从保护机体凝血、免疫系统出发[2]。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不断成熟,以损伤小、并发症低等优势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3]。本文为探讨腹腔镜手术干预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现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标准: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精神、意识及沟通能力无障碍;1个月内未接受干扰试验结果的治疗。排除标准:肝、肾等器官功能异常;存在手术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研究组53例。对照组年龄23~44岁,平均(33.5±3.0)岁;病程1.0~4.5年,平均(2.2±0.5)年。研究组年龄23.5~45.0岁,平均(33.8±3.5)岁;病程1.3~4.4年,平均(2.1±0.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于月经干净3 d后进行,做好肠道、阴道准备工作,完善相关检查后实施全身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腹膜表面异位应用电刀电凝进行灼烧治疗,卵巢子宫内异位实施囊肿剥除术剥离囊肿。
研究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于月经干净3 d后进行,做好肠道、阴道准备工作,完善相关检查后实施全身麻醉,取患者膀胱截石位,采取三孔腔镜操作法,第一穿刺点为肚脐孔位置,刺入气腹针后维持12 mm Hg腹内压。第二穿刺点为肚脐孔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外1/3处,第三穿刺点为肚脐孔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内2/3处,将腹腔镜置入并探查各个病灶及组织,盆腔粘连严重者助手用举宫器抬起子宫帮助暴露手术部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包括囊肿剥除法、电凝烧灼法、盆腔粘连分离法等手术。在进行囊肿切除术前要分离周围粘连组织,充分暴露囊肿部位,以便将囊液完全吸引后冲洗囊腔并完整剥离。盆腔粘连患者进行粘连分离术,卵巢、腹膜处异位进行异位病灶电凝术,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预防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麻醉前、术毕及术后3 d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PLT(血小板计数)、D-D(D-D二聚体),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D-D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PLT应用光学比浊法测定,FIB应用凝血酶凝固法测定,APTT、PT应用凝固法测定[4]。
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 d免疫功能指标,包括IgM(免疫球蛋白M)、IgA(疫球蛋白A)、IgG(疫球蛋白G),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常温放置1 h,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盆腔包块消失或体积缩小>70%;有效:患者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盆腔包块体积缩小50%~70%;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同时记录两组手术、肠胃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术毕及术后3 d,研究组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PL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及术后3 d两组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不同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s)
*与本组麻醉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PT(s) APTT(s) TT(s) PLT(×109/L) D-D(mg/L)对照组(n=34) 麻醉前 13.13±0.77 34.32±1.46 14.08±0.47 212.74±11.78 0.42±0.14术毕 16.37±0.41* 43.14±2.71* 18.27±1.07* 166.48±20.57* 0.44±0.15术后 3 d 14.37±0.64* 35.63±2.42* 15.18±0.85* 121.37±18.44* 0.71±0.11*研究组(n=53) 麻醉前 13.12±0.83 34.33±1.52 14.09±0.51 212.81±12.06 0.42±0.16术毕 15.09±0.35*# 37.36±2.52*# 17.06±1.14*# 193.07±19.89*# 0.44±0.17术后 3 d 13.33±0.53*# 34.45±2.63*# 14.28±0.77*# 175.73±19.11*# 0.76±0.13*
2.2 两组术前及术后3 d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术后3 d研究组IgM、IgA、Ig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3d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g/L,(±s)]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3d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g/L,(±s)]
IgG组别 IgM IgA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对照组(n=34) 1.54±0.37 1.12±0.33 2.31±0.32 1.81±0.26 13.63±2.25 10.36±1.71研究组(n=53) 1.55±0.42 1.33±0.35 2.29±0.35 2.06±0.31 13.65±2.37 12.07±1.67 t值 1.843 18.173 1.327 18.592 1.443 20.057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2.4 两组手术、肠胃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
对照组手术时间(121.73±8.25)min,术中出血量(207.15±18.36)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23.36±5.25)h,住院时间(8.27±2.12)d;研究组手术时间(60.77±7.36)min,术中出血量(103.15±15.23)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17.62±3.17)h,住院时间(5.42±1.03)d。研究组手术、肠胃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的一种妇科病。据有关数据统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高达10%~15%,且呈现出上升趋势,对女性群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7]。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用的方法,这种外源性的创伤会影响机体凝血、免疫功能,其程度受到不同术式的影响。传统的开腹手术需在患者腹部行大切口,其能够有效清除异位组织,但是通常为了保证术野的充分暴露而扩大切口长度,这会增加术中的出血及痛苦,同时术后的瘢痕会对患者的身体、心理上留下较大的影响,因此寻找一种损伤程度小的术式对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PT、APTT、TT是可反映机体的止血及凝血系统情况,其中PT可以反映机体外源性的凝血系统,能够发挥修复受损的血管、引起血管收缩发热作用[8]。APTT可反映机体内源性的凝血系统,TT可反应机体血液内是否存在肝肾类抗凝的物质,其能够反映出机体在凝血系统中,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化的过程是否异常[9]。有研究指出,外源性的凝血功能激活会释放组织因子,在正常的环境下,机体血管中并没有组织因子存在,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组织腺上皮细胞存在组织因子的高表达,因此可以通过其水平变化来分析患者的凝血功能[10]。D-D能够反映出机体的血液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毕及术后3 d,研究组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PL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及术后3 d两组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整体上分析,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要小于开腹手术,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腹腔镜手术的时间较短,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能够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手术的应激性创伤会对血小板膜受体的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降低血小板的功能,引起血液中的PLT水平可逆性降低,对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聚集功能产生抑制,因此手术造成的应激性创伤越小,对机体凝血功能造成的异常也较小。
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引起免疫因子发生变化,其能够直接反映出机体的免疫、代谢发生变化[11]。手术会引起机体创伤,对自身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临床有研究指出,免疫球蛋白在机体的免疫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gG能够与巨噬细胞结合,通过促进吞噬及调理作用来达到消灭炎性因子,同时还能够对其他细胞杀伤靶细胞起到促进作用[10]。而IgA能够对机体的黏膜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加上IgM具有吞噬的作用,其三项指标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水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d研究组IgM、IgA、Ig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小于开腹手术,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其借助腹腔镜来确认患者发生异位组织的位置、大小以及病变的程度,该种方法只需要在腹部行小切口来放置腹腔镜,损伤小而减轻了全身免疫反应激活的程度,进而可减轻IgM、IgA、IgG指标降低的程度。
综合分析,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肠胃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较高,总结出其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腹腔镜的应用能够扩大术野,直接探查异位的病灶部位及情况,增加了手术中对周围血管及神经的辨认度,能够更加准确的分离组织,降低对周围其他组织造成的伤害的同时利于病灶的彻底清除;(2)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采取的是三孔腔镜操作法,切口较小不仅能够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脏器暴露引发的并发症,同时其能够降低对卵巢功能造成的损伤,减少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12]。但是本次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本次研究观察的指标、样本等数据较少,因此后期的研究中应加大观察样本、指标等,从而能够获取更准确的试验结果。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其能够降低对机体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而可促进病灶周围损伤组织的修复,临床疗效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