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单式管理结合SBAR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中的应用效果*

2021-07-23邓秋枫吴志敏伍仲秀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入室收缩压手术室

邓秋枫 吴志敏 伍仲秀

由于手术属于风险较高的治疗手段,患者信息准确性及各种医疗设备、手术用物准备情况均会对手术效果带来直接影响,所以做好术前交接工作尤为重要[1-2]。以往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在凸显人文关怀方面暴露出较大不足,使得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剧烈、心理问题严重,给手术的顺利实施带来较大不利影响[3]。清单式管理项目内容具体而明确,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检验性,对提高组织监管水平及管理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已经引起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4]。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backgroud-assessmenrecommendation,SBAR)模式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化沟通模式,能够为护理人员准确传递工作信息、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安全性[5]。目前虽有各自单独使用的报道,但却尚未有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故本次研究围绕清单式管理结合SBAR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择期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行择期手术治疗;(2)术前各项检查反馈结果正常;(3)认知功能良好,能够配合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2)合并未经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3)昏迷。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清单式管理组、SBAR模式组、联合组各50例。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 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手术室交接,手术之前由责任护士仔细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后扫描腕带二维码做进一步确认。与手术室护士完成患者交接工作,按照双人核对制度对各项信息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签名并由手术室护士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内。手术结束,患者转出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确认患者身份信息,与麻醉医师将患者送至麻醉复苏室或者是重症监护室,与等待交接的护士完成信息核对,填写转运交接单后交接人员留取签名。

1.2.2 清单式管理组 在常规手术室交接基础上加用清单式管理,详细列出患者清单,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科室、床号、转入/转出、转运日期/时间)、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导管(胸管、深静脉置管/输液管、胃管、导尿管、鼻导管)、皮肤(完整/破损)、药物过敏(无/药物名称)、药品交接(无/有、交接药品、带出药品)、血制品(无/血液成分及数量)、影像资料(X线片/CT/MRI)、输液情况(无/有,具体名称)、个人物品(假牙、隐形眼镜、首饰)、备皮情况(有/无)、备注(心理状态、注意事项)、交接双方签名。在手术前及手术结束后责任护士/等待交接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就患者清单中的信息进行逐一核对,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名。若患者心理状态不佳,则详细填写于备注之中并做重点交代,由手术室护士对被推入手术室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情感支持。

1.2.3 SBAR模式组 在常规手术室交接基础上加用SBAR模式,绘制的SBAR表格包括现状(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术式名称、疾病类型等)、背景(患者既往病史、个人史、阳性体征、异常报告值)、评估(患者目前的症状表现、心理状态,采取措施后患者情况,亦对患者做的相关健康宣教指导)、建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等)。在患者被推入手术室之前由手术室护士执此表格逐一与责任护士进行交接,如实掌握患者实际情况后双方签字。心理状态不佳者进入手术室后开展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手术结束后以相同表格与责任护士/等待交接护士进行确认,确保各项信息的准确共享。

1.2.4 联合组 在常规手术室交接基础上加用清单式管理结合SBAR模式,术前责任护士根据清单及SBAR表格内容逐一核对及填写患者信息,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代患者信息,重点强调备注内容及评估结果,便于手术室护士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护理干预。手术结束后以相同流程完成清单及SBAR表格交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四组心率、收缩压、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率。焦虑评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测定,中国常模界值50分,≥50分为存在焦虑症状,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6]。抑郁评分利用抑郁自评量表测定,中国常模界值53分,≥53分为存在抑郁症状,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7]。不良事件包括非计划性拔管、坠床。满意程度利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评定,分值100分,≥85分为满意、60~84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该量表信度0.89、效度0.88,结果可信。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入室前后心率、收缩压比较

入室前四组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四组心率、收缩压较入室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四组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单式管理组与SBAR模式组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四组入室前后心率、收缩压比较 (±s)

表2 四组入室前后心率、收缩压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联合组比较,P<0.05;△与清单式管理组比较,P>0.05。

组别 心率(次/min)收缩压(mm Hg)入室前 入室后 t值 P值 入室前 入室后 t值 P值对照组(n=50) 72.00±3.00 82.50±2.50 8.981 0.000 111.34±5.36 125.25±3.25 15.857 0.000清单式管理组(n=50) 72.50±3.50 78.00±2.00*# 6.654 0.000 111.40±5.42 118.50±3.40*# 12.383 0.000 SBAR模式组(n=50) 72.00±4.00 78.50±2.50*#△ 6.328 0.000 111.37±5.29 118.55±3.45*#△ 12.459 0.000联合组(n=50) 72.50±4.50 75.00±2.00* 4.580 0.000 111.42±5.24 114.62±3.59* 9.762 0.000 F值 0.421 6.732 0.289 10.524 P值 0.589 0.000 0.773 0.000

2.2 四组入室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入室前四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四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入室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入室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单式管理组、SBAR模式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四组入室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分,(±s)]

表3 四组入室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分,(±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联合组比较,P<0.05;△与清单式管理组比较,P>0.05。

抑郁评分组别 焦虑评分入室前 入室后 t值 P值 入室前 入室后 t值 P值对照组(n=50) 45.50±5.50 57.00±5.00 10.859 0.000 47.00±4.00 59.50±3.50 12.347 0.000清单式管理组(n=50) 45.00±5.00 53.50±4.50*# 7.342 0.000 47.50±4.50 54.00±3.00*# 7.422 0.000 SBAR模式组(n=50) 45.50±6.00 53.00±4.00*#△ 7.210 0.000 47.00±5.00 54.50±3.50*#△ 6.897 0.000联合组(n=50) 45.00±5.50 48.50±3.50* 5.897 0.000 47.50±4.00 50.00±4.00* 6.077 0.000 F值 0.421 7.841 0.421 6.959 P值 0.589 0.000 0.589 0.000

2.3 四组满意率比较

四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清单式管理组、SBAR模式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四组满意率比较 例(%)

2.4 四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四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单式管理组、SBAR模式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四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对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会给其疗效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所以手术患者接送及交接成为当前医学领域关注的重要内容[8]。只有真正贯彻落实患者身份信息识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详细交接各种信息,才能够为避免错误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供有力帮助[9-10]。以往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中经常发生患者信息交接不全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情况,但随着腕带的广泛使用,此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然而,腕带反映的信息有限,仅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如心理状态等容易引起应激反应的信息并未涵盖其中,使得交接质量及整体服务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11]。

清单式管理既往常用于某项职能范围内的管理活动,在仔细分析流程并对其进行细化、量化以形成可视化清单,在详细列出管理的重点或者是控制的要点后便于保质保量执行,具有内容明确、切中核心问题、便于操作、可检验性等特点[12]。王伟等[13]指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清单管理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宣教合格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SBAR模式最早应用于美国,是医疗团队成员对患者情况交流的标准化框架,对于提高医护人员交流效率、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增进团队协作具有重要意义[14-15]。罗梅梅等[16]指出,于手术室及ICU护士交接班中使用SBAR模式有助于缩短交接班时间、降低交接班缺陷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尽管已经有清单式管理、SBAR模式应用的报道,但尚未有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本次研究发现,对照组、清单式管理组、SBAR模式组、联合组入室后心率、收缩压、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入室前发生明显改变,表明陌生环境会对患者身心带来负面影响,使其生命体征波动明显。在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上,在分别实施清单式管理、SBAR模式、清单式管理结合SBAR模式后各组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佳,清单式管理组、SBAR模式组并无明显差异性,表明三种方案均有助于提高交接效果,改善患者入室后出现的负性心理问题并消除环境刺激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紧张的护患对立形势,而清单式管理结合SBAR模式则充分发挥出各自优势,使得评估更为科学,对手术室护士提供的护理工作指导性更强,故其取得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中清单式管理结合SBAR模式更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改善负性心理状态及护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入室收缩压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入室盗窃案
入室盗窃案
疑点重重
入室盗窃案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