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一首桃花》的艺术处理和演唱心得

2021-07-23

大众文艺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休止符腔体歌唱者

贾 慧

(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山东青岛 266109)

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那么声乐演唱也是如此,演唱对于作品就是“二度创作”,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了更真实的表达歌剧中人物的社会生活,表现歌剧本身的内容,演唱者就必须做到声、情、字、味、表、养、象的完美结合,也就是歌唱技术和歌唱艺术的完美结合。

演唱《一首桃花》这首咏叹调作品,之前我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搜集了很多的视频和音频资料,其中有歌剧原创人员的演唱,艺术院校的学生示范演唱,和一些名家的音乐会演唱。为此我也做出了一些比较,给予我很大的启发,结合自己在演唱时的感受,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于这首作品的处理心得。

一、歌唱气息的运用

歌唱最重要的基础是正确的呼吸方法。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是歌唱技术能力的根本所在。声乐界这样一句话说:“谁掌握了歌唱气息的运用,谁就能够更好地歌唱”,说明了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我们常见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正确的呼吸方式是:双脚分开站稳,与肩同宽,目视前方,挺胸,身体放松,双肩自然向后展开,双手自然下垂;在平稳呼吸的基础上,横膈膜根据气息运用上下调整。唱歌时是用有控制的气息,强弱对比。我个人认为气息首先要吸得深,开喉吸气,可以使用跑步时大口呼吸的感觉去找状态;胸腔打开,肋骨扩张,气息应吸入肺部的底部,吸入适量的气息;由于胸腔吸入了大量的气息,横膈膜顺势向腹腔挤压脏器,然后保持小腹肌肉的力量,在歌唱的同时保持小腹收紧,使之成为一个对抗的力量。

这首作品旋律起伏和音域跨度大,对气息的张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A段出现了很多休止符和连线一起运用的写法,在气息运用上面,需要做到声断气不断,所以要求气息尽可能平稳流畅、连贯均匀。第一句“桃花,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出现了3个八分休止符,其中第一个八分休止符就是上述所说的这种“既断又连”的感觉,而且这种休止符的运用使旋律更富有推动感。接下来“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这一句演唱中有四个休止符,其中中间的两个八分休止符是起到 “休止偷气”的作用。

B段对于气息要求相对较高,“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27小节到30小节从“看”渐强一口气唱下来,中间不能换气,这是这首作品中对于气息要求来说难度最大的,也是歌唱者最不容易把握的一句。需要歌唱者在歌唱意识上提前准备好,保持呼吸的通畅性,高度控制和支持气息,音量渐强的处理要尽量均匀,不要浪费气息。呼吸换气的时候要尽量从容,不要使歌唱器官发僵。这首歌曲的演唱要想做到声情并茂和收放自如就一定要在演唱前认真读谱,安排好换气口,保证充分的呼吸准备。

二、找准歌唱的“位置”

在唱歌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说“你的位置低了,所以导致你的歌唱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位置是指哼鸣的位置,哼鸣的位置又有一个作用就是歌唱的“喇叭”。在唱歌的过程中如果这个位置低了,就会出现除了唱不准音和跑调以外的一种“音准偏低”现象。歌唱作品的每一个字都要在位置上开始,并且结束在位置上,也就是归韵要归在位置上。

这首作品起音“桃”字选用小字二组的d,需要演唱者使用高位置并用极具控制力的弱声来演唱,并且在音色上要求演唱者的音质必须清澈、干净、柔美、安静,表现出桃花宁静柔美的感觉。“朵朵露凝的娇艳”一句中有一个八度跳跃,这就需要演唱者给予位置和气息等一系列的歌唱准备,但是就音响效果来说,不能够唱得太突然,太炸,还是要保持桃花的在微风中顾盼吐露,温婉动人,进而表现出林徽因清秀美丽的形象。B段“她又留下淡淡的”中的“淡淡的”一定要轻声曲演唱,营造出歌词的意境,和这首咏叹调的画面感,从而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三、把握咬字、吐字环节

中国字的读音由声母、韵母和音调组成,声乐表达时要求咬字、吐字、发音、归韵、五声四呼、四声及十三辙全面准确呈现。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邹文琴教授曾说过:“中国汉字有39个韵母,在歌唱状态下要把这39个韵母唱响在哼鸣位置,并且在这个位置上完成字的转换。但字的转换不能太大,动作要小,字的清晰度要强,咬住字头之后嘴巴放松。”这就说明了可以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解决歌词与发声、归韵、音调之间的矛盾,形成一种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

在我国民族传统声乐系统中,十分强调语言的清晰动听,讲究“以字行腔”,“字是骨头,腔是肉”,甚至有“千斤白,四两唱”的说法,可见在歌唱中语言的重要性。我们经常说唱歌要“字正腔圆”,这就需要演唱的时候,把每一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转换交代尽量自然。为了保持行腔圆润,使字与声两者融为一体,必须最大限度地延长字的字腹,这个字腹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韵母”;也就相当于西洋唱法中意大利语言的5个元音字母,在演唱作品的时候除了需要把辅音唱好以外,元音的连贯性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样能够使听众听清楚歌词,理解歌词表达的意思,享受民族声乐带来的语言与音乐的和谐之美。

这首作品中有几个字需要注意一下,桃花的“桃”字,如果按照歌谱的音符唱容易发成“涛”,歌唱者要想唱的“字正”,就要对于这个字的音稍加处理,可以加上一个倚音(小字二组的c)之后就变成了二声。在这里我还想起了另外一首作品存在这个问题,高莉作词,孟勇作曲的《我的好妈妈》,“敞开学步眼睛老望着妈妈”中的“学”,若按照谱子唱很容易唱成“雪”,如果在前面加上一个倚音(小字一组的g)就会变成二声了。

A段的第二大句歌词较密集,需要给观众把字交代清楚的同时,又需要顾及音乐的连贯和流畅,考验歌唱者的歌词转换功夫。在这首作品中“的”全部都唱成“di”也是一个特色。B段的“看”“那”这两个字由于音高相对较高,要注意一下字头打开和字腹的归韵问题。字与字的转换上要注意不要太生硬,在不破坏音乐效果的前提下咬准字音,以便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涵。

四、合理运用共鸣腔体

歌唱的共鸣腔体共有5个,从上到下分别是:头腔共鸣、鼻咽腔共鸣、口腔共鸣、喉腔共鸣、胸腔共鸣。这些共鸣腔体是彼此贯通的,这5个共鸣腔体是共同配合协作的关系,还需要和气息、位置、语言共同配合呈现一首作品,那么在作品中也会对共鸣腔体有一些特殊运用。

以我音乐会的一些曲目为例,说明一下:《渔翁》这首作品对于胸腔和鼻咽腔更加注重利用;而京剧《梨花颂》则对于头腔共鸣使用更加重视;《永远的花样年华》这首作品前半部分,中声曲是以口腔、胸腔共鸣为主,而随着音区的提高,在后半段华彩乐段则更注重以头腔共鸣为主,部分地结合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歌唱共鸣腔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头腔共鸣、鼻烟腔共鸣、口腔共鸣、喉咽腔共鸣、胸腔共鸣。一首歌曲的完美呈现需要各共鸣腔相互配合,并根据歌曲的音区、音域和情绪变化稍有调整。侧重哪种共鸣腔体只是希望使用符合于歌曲的音色更好地服务于声乐作品,不是以个人喜好而定,而是歌唱者根据歌曲本身的需要、内涵和自己的理解而定的。

《一首桃花》这首作品就是以混合共鸣腔体为主,随着歌曲音区变化而略微调整。歌唱者既要表现出桃花的伫立风中、宁静柔美、顾盼吐艳的姿态,又要表现出林徽因的睿智聪慧、亭亭玉立、大家闺秀的气质和风采。

五、结语

本文对作品《一首桃花》创作特点和歌词的把握、气息的运用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对气息的运用、歌唱 “位置” 的把握、咬字吐字的对立统一、共鸣腔的合理运用进行阐述,表达了作者本人对《一首桃花》这首歌剧咏叹调的歌唱理解和演唱心得,展示了歌曲艺术表达的魅力,充分饱满,直击人心。

猜你喜欢

休止符腔体歌唱者
浅谈HVI维护中马克隆腔体的更换步骤
浅析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腔体一体化的研究
音止意不止,声断情不断
音止意不止 声断情不断
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情感体现与艺术处理
腔体深度对吸声系数的影响
浅谈民族唱法中共鸣腔体的运用
画说乐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