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瑶族银饰图案题材与文化内涵分析*

2021-07-23

大众文艺 2021年12期
关键词:粤北银饰瑶族

闫 黎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1483)

瑶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九黎”部落,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粤北的瑶族大致分为过山瑶、排瑶两种,主要分布在粤北的韶关、清远两个地区。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卓越多姿的瑶族文化,由于居住环境的山林阻隔,使艺术文化与传统手工技艺得到延续,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瑶族支系之一,具有极其丰富的研究价值。少数民族佩戴银饰已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与其迁徙的生活属性密不可分,又是彰显其经济地位的重要表现手段。瑶族人素来喜欢佩戴银首饰,且男女皆宜,有“无银不成饰”之说。每到瑶族的岁时节日或婚丧仪式等重大场合,瑶族人都会穿着绚丽多彩的民族盛装,佩戴琳琅满目的瑶族银饰来装扮自己。

一、粤北瑶族银饰图案题材特征

瑶族银饰图案古朴、内涵丰富,其题材内容常见于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瑶族祖先古老社会意识形态积淀的宗教图案。对于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万物的图腾崇拜,以及由图腾演化而来的祖先、英雄的崇敬。主要表现为太阳、火焰、祖先盘瓠、英雄法真像等。二是自然题材的图案。瑶族是一个饱受战乱的民族,但即便是经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的瑶族人民依然不减对于生活的热爱,自然题材图案在银饰与服装上随处可见。各种图案纹样的灵感多取材于飞禽走兽、山花野草、行云流水,各种大自然的奇异景象。或直接取材于动植物形象本身,或经过归纳、概括为抽象表现。三是象征寓意丰富的几何纹样。瑶族银饰上的几何纹饰复杂多变,有人形纹、日字纹、交叉纹、松树纹等,造型简单但排列有序,十分精美。瑶族人民赋予几何纹样不同的艺术内涵,不断丰富图案的表现形式。

1.宗教图案

在瑶族银饰宗教图案装饰中,关于图腾崇拜的运用是大量存在的题材之一。人物纹饰在其中所占的比重较为突出,常见的形象可分为:瑶族祖先盘王形象或以法真为代表的排瑶民族英雄形象,以及趋吉避凶、祈福平安的“凶神”形象。粤北排瑶银饰中经常出现的银魔寇,是一种外形类似于火焰的扇形银饰,一般是固定在女子头冠上的装饰,盛装的时候也会缝在衣服上。银魔寇中间会选用祖先盘瓠或瑶族英雄“法真”的人物图案,錾刻成半浮雕形式,造型威风凛凛、栩栩如生。银魔寇外沿有9个角,代表排瑶中比较大的几个村寨。四周左右对称紧密排列的点状物,呈放射状向图案中心聚拢,则代表着瑶族人民世代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信仰盘王。图案正中端坐盘王或法真形象,造型朴实,或双目圆睁或闭目养神,不怒自威。图案下方錾刻仙鹤、果实装饰,形态舒展,曲线流畅,动静结合,构图饱满。除了盘王与法真形象,银魔寇也有錾刻着瑶族盛大节日耍歌堂的情景,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瑶族男子盘发,头饰多用7尺红头巾层层缠绕包成磨盘状,盛装时顶部插入长长的雉尾、白鸡羽毛或者银树,有如宝剑。银树是瑶族当地村寨中有身份地位、有威望的男性头饰,外形似一株小型树木,树上雕刻有各种造型的花、鸟、虫、鱼等图案和彩线装饰,最顶端为盘瓠像,是男性威严和富有的象征,通常在盘王节等重大节日才会使用。粤北南岗、金坑、盘石等地区的男女老少脖子上通常都会佩戴银项圈,以实心银线打制,小的重约300克,大一点的重约700克。盛装时戴一把十二条,也有戴十条一说,名为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平平安安或十全十美之意,前后用红线捆绑起来,便于佩戴,平日里通常佩戴一条。项圈前端扁平呈叶状,上刻精致图腾图案,十二条项圈每一条的图腾都不尽相同,代表不同的祝福和含义。现代银项圈通常都采用统一图案,常见的有祖先、法真或“凶神”形象,以镇压恶鬼,趋吉避凶保佑平安。

地处粤北山区的瑶族人民服饰中有一重要的装饰图形——盘王印。相传盘王印的由来是瑶族祖先盘瓠的印章。连南瑶族博物馆大厅正中便摆放着一尊大型盘王印雕塑。主体呈正方形,造型模拟印章形式,盘王身处中心化身照耀臣民的太阳。广西南丹白裤瑶的盘王印外形方正,有回字形和井字形两种形态。广东乳源过山瑶的盘王印则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外轮廓,内填八角形花卉纹样。广东连南油岭排瑶地区的银饰、银鼓,以鼓为原型,錾刻盘王印纹饰,造型精美,工艺复杂。瑶族传说“密洛陀神话”,相传一位名叫密洛陀的女神造出了铜鼓,让人们安居乐业,勤劳生息。宋人洪迈《容斋四笔》记瑶人事说,瑶族在械斗过程中,常“震以金鼓”。这可能就是瑶族使用铜鼓的较早记载。直至今日,广西、广东、贵州地区的瑶族,都还流行击打铜鼓的习俗。排瑶银鼓约手掌大小,造型仿照铜鼓,主体呈正圆形,下垂若干银铃。耍歌堂时载歌载舞,银铃跳跃叮当作响,也为盛大的节日平添许多趣味。银鼓可以直接佩戴在胸前,也可作为头饰悬挂于女帽之上,造型精美,男女皆宜,是瑶族人民素来喜欢佩戴的银饰之一。鼓面中间雕刻盘王印,图案为适合纹样,由四个类似回形纹扇形环绕排列为一个圆。以盘王印为中心,向四周围绕五层大小不一的圆点层层扩散。寓意为各排瑶族的人民世世代代都团结在盘王中心,拥护盘王。

2.自然题材

瑶族祖先一路迁徙,途中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为瑶族人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艺术灵感,他们将自然界中的纹路加以提炼概括,并赋予它美好的寓意和象征。其中的植物纹样极为丰富,常见的有八角花纹、太阳花纹、松树纹等。粤北过山瑶主要聚集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他们的观念中,“花”的信仰与过山瑶的家族延续与传承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每个小孩子都是一朵花,新生儿生命的诞生亦是花绽放的过程。另一方面,“花”也隐喻了逝去人的生命重生的过程。由于这样的观念,这种“花”的元素也就会时常出现在日常服饰当中。八角花图案是当地人民最喜欢的花卉纹样之一,来源于瑶族民间“山神赐宝树”的传说。乳源过山瑶妇女婚庆时佩戴的金蓬铃,在瑶族银饰中算得上的较大的银器,工艺复杂,造型细腻,富丽堂皇,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金蓬铃呈半圆环形,有单层或多层之分,款式不尽相同。圆环上錾刻八角花纹样,有八片花瓣组成,围绕中心圆形花蕊,排列成二方连续图案,视觉冲击强烈。八角形图案又似太阳形象,是瑶族原始太阳崇拜的反映。下缀银片、流苏或银铃,琳琅满目,煞是好看。

传统的瑶族耳环为一个大圆环,款式大致可分为扇形、秤砣形、圆锥形三种,瑶族女性不分老幼都喜佩戴。传统的瑶族阿尔(妇女)耳环,大圈直径约6mm,主体造型似一把宝剑,剑柄在下,剑尖朝上。佩戴时剑柄朝正前方,代表尊敬和肃穆。又似丰收的谷垛,一个个漩涡圆圈好像饱满的谷穗或铜钱,是瑶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希望年年都能丰衣足食。另一种是寄望自己子孙绵长,百代不衰。可以看出当时的手工技艺还比较传统,焊接工艺并没有出现。用打孔的方法来与银丝捆绑的方法保证银饰品不松散,以增加银饰品的美观。

银发簪或银头钗,是瑶族妇女盘发后插在发髻上的装饰品。头部扁平,一股或两股。年代久远的发簪或头钗图案和花纹通常比较简单,随着银匠工艺与审美的提高,现代发簪上的图案多雕刻山川日月、花鸟虫草等,表达瑶族人民对神秘大自然的敬畏。甚至在与汉族的文化融合中,借鉴了汉族艺术中的龙凤或鸳鸯等吉祥题材图案,与本民族特色结合,创作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式图案。

3.几何纹样

几何纹样,即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由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单位组成,看似单一的几何图形经过艺术设计的手法解构重组,便蕴含着无穷的变化和图案魅力。银挂饰是瑶族服饰上的一种配饰,可装饰在头部、衣服等位置。按照《瑶族通史》,“瑶族源自九黎、三苗部落。根据瑶族传说记载,盘瓠因立有战功,封南京嵇稽山十宝殿封王。此后,迁徙进入南岭地区生活。经过迁徙后,瑶族祖先聚居在千家峒。”部分银片上的纹路据多位瑶族老人口述刻画的是以前瑶族祖先头顶祥云过九州的迁徙路线,圆点的规律排列代表瑶族祖先当年跋山涉水,历经万难才来到粤北定居的情景。

粤北瑶族发饰多种多样,除上述银发钗之外,银锥便是另一种银发饰,作用相当于汉族的发簪,纯银与铜条结合,可以增加纯银制品的硬度。在头上、帽子上、头冠上都可以加以装饰,主要作用是用来绾发或者固定头冠,男女皆可佩戴,佩戴数量根据盛装与常装变化。银锥形似一把合拢的伞,是银匠们仿照瑶族油伞制作而成的,锥形簪头上同样也是大小不一的圆点渐变排列。

二、粤北瑶族银饰的文化内涵

1.信仰崇拜

瑶族人民信仰万物皆有灵,对山川日月,自然神祇都怀有极其崇敬之情,在生活劳作中也希望能得到神明庇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基于这样的认知能力与信仰状况,瑶族人民的服装与银饰中到处都充斥着图腾崇拜的影子,各种以自然题材与宗教题材的图案纹饰,几乎都与信仰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过山瑶银胸挂上雕刻的太阳纹与龙纹、银胸佩牌中的麒麟造型;排瑶银花簪上雕刻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图案、银挂饰中的“太上老君”形象。它们的形态虽与汉族传统的日月、祥兽、神灵的形象不同,有着本民族鲜明的特点,但同样都是将美好的祈愿注入纹样当中,希望与这些图腾朝夕相伴中实现趋吉避凶、消灾除病的愿望,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统一。

2.文化传承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是一种强烈的信仰,也是宗族结合的精神支柱。粤北瑶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迁徙民族,服饰中的纹样图案更蕴含着对祖先的缅怀和对民族起源的纪念。由于瑶族也是一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所有关于本民族的历史文明与文化记忆,只能靠祖祖辈辈口传心授延续下去。瑶族先民为了让后世子孙坚守住这份文明,保持其文化的整体性和独特性,便将一些重要的图腾印记、大事纪要用形象化的手法设计成图案,缝制在衣服上,錾刻在银饰上,用这种方法保持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的稳定性和延展性。瑶族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便是纪念祖先盘瓠的盛会。每逢这天,无论身在何处的瑶民都会提前赶回家乡,汇聚一起载歌载舞欢度盘王节。瑶民对先人的缅怀和崇敬之情从随处可见的“盘王印”图案中便可见一斑。

3.审美体现

瑶族银饰造型独特,设计别致,图案中更是不乏蝴蝶、花卉、鱼虫等象征美好的景象,具有很高的审美观赏价值。每逢“耍歌堂”或新婚之时,瑶族男女老幼便会盛装打扮,男子“盘发为髻,红布缠头,头插雉翎”(清 傅恒 《皇清职贡图》题记),显得英武健美;女子则“衣尚刺绣,青帕蒙头,饰以簪珥”(清 傅恒 《皇清职贡图》题记),用五色绒线,草珠、白羽装饰,将家里所有银饰通通戴在身上,环佩叮当,争奇斗艳,把瑶族人独特的风格与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自古银便是价值贵重的金属之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民来说更是难得珍贵。银饰越丰富精美,越是象征着这家人的财富与地位,勤劳朴实的瑶族人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着美的标准。

4.生活向往

虽然经历过战乱与迁徙,但瑶族人民依然热爱生活,对幸福生活充满着向往。创造出的图案能带给人喜悦与美好的联想。有些图案因民间传说本身便具备着吉庆祥瑞的寓意,如出现在婚礼胸饰上的八角花纹既代表着瑶族人民对美满爱情,幸福生活的追求,也代表着生生不息、世代延续的生命观。有些图案是受汉文化或其他文化的撞击,不断汲取几种文化精髓融合之后的产物,如在服饰中出现较多的万字纹,在汉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如意,在瑶族图案中也代表着免灾除祸,保佑平安的寓意。同时,万字纹呈向四周发散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指引人们生活方向的太阳与光芒。

三、结语

粤北瑶族银饰图案造型古朴,品类多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之前由于居住环境山林的阻隔得以完整的保存其文化遗产,但也减缓了与现代审美的交流碰撞。深入研究与探索瑶族银饰的种类、图案、色彩、文化等方面内容,是传承与保护的一种表现手段,也能让绚烂的文化瑰宝更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对粤北瑶族银饰造型的创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民族图案纹样与现代产品的结合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粤北银饰瑶族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高浮雕银饰
银饰变黑如何恢复
粤北扶贫路上的青年
论粤北红军标语的特点与意义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漂亮的“银饰”
粤北采茶戏起源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