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限翻译批评标准与翻译能力的培养
2021-07-22陈伟济
摘 要:在反思批判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构主义翻译学,提出兼顾翻译评价主体原则和客体原则的底限翻译批评标准:符合知识的客观性、具备理解的合理性与解释的有效性和尊重原文文本的定向性。多元性的底限翻译批评标准不仅为翻译批评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而且有助于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翻译教学的关键,对提升翻译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翻译批评标准;批判性思维;建构主义;翻译能力;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8-0063-04
Abstract: Constructivist translatology,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reflection of structuralism and deconstructivism, puts forward a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set on the bottom line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both the subjective principle and the objectiv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The pluralistic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not only provide a practical operation path for translation criticism practice, but also help translators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lation ability and the key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ranslation ability.
Keywords: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critical thinking; constructivism; translation competence; translation teaching
翻译标准是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翻译标准不仅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遵循的原则,也是鉴赏、阐释和评论译本的尺度,因此,翻译标准也是翻译批评的标准。翻译批评是连接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桥梁,翻译批评标准对学习翻译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是学生对自己的或他人的译本进行合理评价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典型翻译实例讨论如何依据底限翻译批评标准进行翻译批评,并讨论底限翻译批评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建构主义翻译观与底限翻译批评标准
翻译批评标准是依据翻译理论提出来的,体现某种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原则。Newmark[1]认为,翻译是“整个文本或文本一部分的意义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Nida & Taber[2]认为,“翻译是用接受语再现与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在意义方面,其次在风格方面”。这种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的翻译研究认为文本是有确定意义的结构体,强调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所以“忠实”“等值”就成了批评标准。解构主义翻译观否证了文本具有确定意义,认为意义是译者通过原文文本与作者对话生成的,是视域融合的结果。但解构主义的意义生成理论过分强调了读者或译者的个体差异性,过于強调个体的“前理解结构”,忽略了个人前理解结构的社会性:人的知识的形成和认知能力的获得都是社会化的结果。建构主义翻译学强调翻译活动具有社会性特征,从而限制了意义对话生成的任意性。建构主义采用了行为理论的语言观,把言语活动看成是社会行为;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关注语言的构成性规律,也强调言语行为的协调性规则,认为前者是语言能力,后者是用语言进行交往的交际能力。人们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时,不仅要说出符合语法的句子,还要根据具体语境说出得体的话语,交际才能成功。建构主义翻译学引入了语境因素和主体性因素,弥补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封闭自足的弊端,同时避免了解构主义研究范式意义生成的任意性[3]。
“意义是翻译批评的核心问题”[4],意义观不同,翻译批评标准也就不一样。以“等值论”为代表的翻译批评标准的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观,认为文本是封闭自足的,坚持了客体原则而抛弃了主体原则,而过于强调意义对话生成的解构主义研究范式的批评标准,强调了主体原则无视客体原则。实际上,“在评价的过程中,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都是必备的条件,其最高原则应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在翻译评价活动中,主体原则与客体原则交互发挥作用,才能达成评价认识”[5]。建构主义翻译学提出的底限翻译标准体现了翻译评价主体原则和客体原则的平衡:(1)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2)理解的合理性与解释的有效性;(3)尊重原文文本的定向性[6]。(1)和(3)符合客体原则,(2)体现了主体原则。评价的最高原则是一种抽象的、理想化的标准,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而我们的翻译评价又只能是具体的、实际的。底限标准以满足主体与客体原则的最基本的要求为限,力争解决的就是这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底限翻译标准不强调译文应该达到怎样的高度,而是引导译者怎样进行翻译,这也与黄忠廉教授[7]的看法一致:“高度是译事的航标,低度才是译人手中的罗盘”。与传统“忠实”“等值”的一元性翻译标准相比,底限翻译标准具有多元性,允许不同阐释,承认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要求存在差异,符合现代翻译批评的发展趋势,即强调翻译文本类型与评价视角的关系[4]。
底限翻译批评标准为译者特别是翻译学习者提供进行翻译批评切实有效的操作路徑,有益于译者借助逻辑推理等批判思维进行翻译批评,进而不断改善译文,提高翻译能力。
二、底限翻译批评标准的实践价值
翻译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大量翻译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批判性反思是提高我们翻译认识的重要途径。底限翻译标准为我们进行翻译批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而批判性思维贯穿翻译批评实践的始终。
(一)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
一切文本都来自于生活世界,涉及现实世界的语言文本必须符合知识的客观性。译者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对话交流,两个视域的融合是以客观知识为基础的,因此,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是判断译文对错的首要条件。
例1. But nothing evokes melancholy like cities do. The countryside may have its Romantics——its Byrons and its Schillers, its Coleridges and its Shelleys——to identify the epic struggles of nature with the most magnificent dramas of the human soul. But the melancholics, concerned with neither high tragedy nor ecstatic delight but rather, to quote Burton, moods "dull, sad, sour, lumpish, ill-disposed, solitary," are urban writers.
乡村或有自己的浪漫派——它的拜伦,它的席勒,它的柯勒律治,它的雪莱们——以歌颂人类灵魂最伟大的诗篇,记述了与大自然史诗般的搏斗史。[8]
“记述了与大自然史诗般的搏斗史”违背了知识的客观性,我们知道,浪漫派的基本特征是歌颂自然而不是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比如雪莱的《西风颂》。由此,我们有理由质疑译者的理解是否正确。探求真相就要回到原文,查阅新牛津字典可知,identify someone/thing with并无“记述”之意,应为regard as having strong links with,即浪漫派诗人把自然的生生不息与人类灵魂的宏大戏剧相提并论。the epic struggles of nature应指自然界奋发向上的生命力,而不是什么“史诗般的搏斗史”。这可以从原文第八段中的there is a dynamic force-what the Romantic poets called Nature naturans——that suffuses the natural existence得到印证。
改译:乡间毕竟还有浪漫派诗人——乡村拜伦、乡村席勒、乡村柯勒律治和乡村雪莱们,他们以大自然史诗般的生命力象征人类灵魂的宏大戏剧。
(二)理解的合理性与解释的有效性
知识的客观性是理解和解释的基础。虽然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必定带着自身的“前理解”,但个体的前理解是一种社会化了的群体理解,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概念知识。因此,意义对话的生成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社会规范制约的,译者和作者以生活世界中的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对话达成共识,换句话说,译者的理解必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译文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接受度。无法解释、难以让人接受的译文很可能是误译。
例2. Thus, to sum up our discussion of the value of philosophy; Philosophy is to be studied, not for the sake of any definite answers to its questions since no definite answers can, as a rule, be known to be true, but rather for the sake of the questions themselves; because these questions enlarge our conception of what is possible, enrich our intellectual imagination and diminish the dogmatic assurance which closes the mind against speculation; but above all because, through the greatness of the universe which philosophy contemplates, the mind also is rendered great, and becomes capable of that union with the universe which constitutes its highest good.
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9]
“成其为至善的宇宙”是什么意思?译文晦涩难懂。这不是哲学本身抽象导致的难以理解,而是译者误解了原文。Its并非指universe,是指代philosophy,highest good也并不是“至善”,而是呼应上文的value of philosophy;定语从句关系代词which指代的不是前面的universe,而是指代前面整个分句。
改译:但最重要的是因为,通过哲学冥想宇宙的无限与伟大,人的思想也会变得伟大,能与宇宙和谐共存、天人合一,这是哲学的最高价值。
(三)尊重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虽然结构主义封闭自足的语言學观饱受批评,但结构主义在文本分析方面取得的成果应当吸收和利用。文本的定向功能可以看作是理想化的“忠实”翻译标准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满足学生作为价值主体的需要(译文应与原文相一致),也是底限翻译批评标准客观原则的体现。相较于“忠实”,文本的定向功能更具宽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底线标准的思路:在原文中是黑的,译文不能说成白的;原文描述的是过往,译文不可放眼成未来。
例3. The successful performer develops a style that is marked aggressively and gains some popularity, and it is this popularity that usually convinces the performer to continue performing in the same style, since that is what the public seems to want and to enjoy. But in time, the performer becomes bored singing the same songs in the same way year after year, or the painter becomes bored painting similar scenes or portraits, or the actor is tired of playing the same character repeatedly. The demand of the public holds the artist hostage to his or her own success, fame.
译文1: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歌星若年复一年唱着同样的歌,画家若一成不变画着同样的画,演员若一如既往重复着同一角色,恐怕连他自己都会厌烦。
译文2:但慢慢地,歌手为年复一年依老调唱老歌而感到腻烦,画家为天天画着相似的风景人物而感到厌烦,演员为反复扮演同样的角色而感到厌倦。
译文1既符合知识的客观性,也合理通顺,应当说是很不错的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容易为目的语读者接受。从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说,译文1优于译文2,但从文本的定向性层面分析,译文2更贴近原文,更能体现原文作者的意图。译文1用了“若”和“恐怕”,但原文描述的不是一种假设或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原文的谓语动词becomes/is是一般现在时,描述的并非假设的情形。从原文上句convinces the performer to continue performing in the same style可知表演者已然是有了自己的风格,而且后文也提到了表演者成了自己名气的人质,为了名气坚持了自己的风格。可见,原文作者是在批判表演者为了名利而被公众绑架的这种现实情况,不是描写一种假设的情形。
从上述译例分析可以看出,依据底限翻译批评标准进行翻译批评,并不意味着满足于低水准的翻译质量。恰恰相反,底限翻译批评标准不仅为翻译批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保证译文不至于出现违背客观事实和不符合逻辑等硬伤,而且不为翻译设限,不妨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译文在不同层面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三、底限翻译标准的批判性思维与翻译能力的培养
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的重要目标,翻译能力研究是翻译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关于翻译能力的构成,不同研究视角看法不尽相同。Neubert[10]认为,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本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PACTE[11]把转换能力等同于翻译能力的全部,认为翻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翻译知识能力、专业操作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要素。其中策略能力是翻译能力的核心,包括为翻译项目制定计划、选择翻译策略并对翻译行为进行调控和评价等。苗菊[12]把翻译能力分为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认为认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成分,在翻译活动中发挥了根本性作用,包括概念、推理、分析、类比、预测、联想、比较等。Kiraly[13]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念,主张学生协商合作,在真实的翻译项目中建构翻译知识和能力。他认为译者能力除双语能力外,还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反思能力、创造能力、权衡翻译情境的能力和合作能力。李瑞林[14]认为译者能力的核心是解决翻译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翻译教学的关键。可见,尽管对于翻译能力的核心要素各家看法并不一致,但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提升翻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且越来越受重视。早在1901年,杜威就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概念,强调提高学习主体反思能力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位学者从逻辑思维角度阐述翻译学,强调了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思维活动的研究”[15],提出翻译技巧的运用必须根据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16]。
翻译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意识地对文本做出质疑、反思、判断、推理和调整的个性品质,以及对文本的真实性、准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判断,从而对文本的取舍做出合理决策的过程”[17]。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对文本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判断评价能力、推理能力、建构论证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等。建构主义翻译学是在反思批判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弊端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建构主义翻译学中,“共识性真理观取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观的符合论真理和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存在论真理观”“行为论语言观取代结构主义语言观和本体论语言观”[3];反思是建构主义的重要理论方法,基于建构主义提出的底限翻译标准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批判性特征。从上述翻译批评实例也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贯穿了翻译过程的始终,底限翻译批评标准从知识的客观性、理解的合理性和文本的定向性三个维度考察译文,为翻译批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基于底限翻译批评标准进行的翻译批评既有赖于批判性思维的发挥,同时也锻炼和发展了译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依据底限翻译批评标准进行的翻译批评教学,是一种批判性翻译教学:不强调翻译技巧的运用和统一的标准译文,而是提供操作框架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强调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底限翻译批评标准不仅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促进翻译教学从注重翻译结果到关注翻译过程的转变。传统的翻译教学多以结果为导向,教师选定一篇原文作为翻译练习,学生立或小组讨论后给出译文,教师直接给出“标准译文”作为参考答案或分析学生译文后给出“标准译文”。在对译文进行错误分析为主的翻译批评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翻译思路和翻译策略可能与教师所采用的不同,学生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也可能难以在老师的讲解中得到解答。教师根据“忠实”标准对误译进行评判,对学生译文为何不忠实为何误译少有探讨,更难提供有效的操作框架帮助学生避免误译,强加给学生的标准译文不仅不能解答学生翻译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也无法为以后的翻译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基于底限翻译批评标准进行的翻译批评有助于改变这种教学模式,促使翻译课堂教学从以结果为导向转变为以过程为导向,注重翻译过程的描写与解释,体现过程教学法的精神。过程教学法突出译者的思维活动和操作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策略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向翻译的思维过程和决策过程。翻译教学的过程教学法“借鉴了关于翻译过程的理论研究,反映了翻译的实际过程和译者的主体作用,因此有利于发展翻译能力” [12]。
四、结束语
建构主义翻译学在反思批判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底限翻译批评标准,兼顾翻译评价主体原则和客体原则,符合规律性和目的性,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有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升翻译能力的关键因素。基于底限翻译标准的批判性翻译教学从三个方面呼应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倡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强调探究式学习和注重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对翻译教学改革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bout Transla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27.
[2]Nida, E. A. & Taber, C.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2.
[3]吕俊.何为建构主义翻译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35-39.
[4]廖七一.翻译的界定与翻译批评[J].中国外语,2020(6):77-82.
[5]吕俊.对翻译批评标准的价值学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1-6.
[6]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8.
[7]黄忠廉.“信达雅”与“达旨术”关系论[J].外语学刊,2013(6):80-84.
[8]周领顺,陈静.语义求真与语境务实[J].中国翻译,2018(5):116-119.
[9]罗素.哲学问题[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4.
[10]Neubert,A.Competence in language, in languages and in translation[A]. In C.Schffner & B. Adab(eds.).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0:3-18.
[11]PACTE.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by PACTE Group [M]. In Albir, A. H. (ed.).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16.
[12]苗菊.翻译能力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0.
[13]Kiraly, D. C. From instruction to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A passing fad or the promise of a paradigm shift in translator education? [A].In B. J. Baer, & G. S. Koby (eds.). Beyond the Ivory Tower: Rethinking Translation Pedagogy[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003.
[14]李瑞林.從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中国翻译,2011(1):46-51.
[15]方梦之.阎德胜与逻辑翻译理论[J].上海科技翻译,1998(1):30-31.
[16]莫梓.译者汉语逻辑能力对翻译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20(6):120-126.
[17]欧阳利锋.论译者的批判性思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8):50-5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非英语专业‘翻译工作坊复合式人才教学模式探索”(编号:2018(640))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陈伟济(1982-),男,汉族,广东汕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